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佛為一智一覺之意,學佛的目的在開智慧求解脫,而開智慧求解脫的關鍵在於去除煩惱,即二障,二障指煩惱障、所知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大》:「二障?理障諸生。」

    創作構圖上,有二個人身體相連背對著,其中一個豎起三根手指頂住一個占星學上的水星符號,另一人的眼前有個螺旋圖案,二人頭的中間有個羅馬數字二,他們相連的身體,寫著有西洋星座雙子座的英文字,在螺旋圖案上寫著“二障:「煩惱障、所知障」”等字。

    簡介「二障」:二障指煩惱障(事障)及所知障(理障),被視為佛法修行上的障礙,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1上說:「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分述如下:

一、煩惱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煩惱障是昏煩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

二、所知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所知障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又可稱為無始無明,所知的意思是”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就叫做所知的障礙,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正確的智慧一無所知,所知障是無法究竟斷除,所知障又可稱為無始無明,煩惱障是指對自我五蘊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而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執著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無法解脫,不能證阿羅漢果,不能入無餘涅槃,因對法界實相的無知,所以也會對自我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便會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無明」:是煩惱的別稱,又作無明支,為十二因緣之首,一切之根源,因對法界不如實知見,造作顛倒之行,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道理之精神狀態,即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其自相,指無智、愚昧之意,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之作用之一,稱之為,論無明大目犍連尊者《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上說:“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脩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裏。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無明。”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業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三界六道",如下表:

178.jp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二執」:又稱人法二執或生法二執,分別指「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人我執,即執著人有一個可以見聞覺知的實體,法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實體。一、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1.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2.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3.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中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為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二、法執:即執著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實體,法執分為”俱生法執”與”分別法執” 二種,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

    簡介「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CCF20140527_00001.jpg 

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是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5301_827764093902490_8254955769386660936_n.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上談到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CH37828.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三障即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為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迴向偈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者,煩惱障、惑障~迷惑,業障~造業,報障~受報,《涅槃經》云:「障,蔽也。謂諸眾生被此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云障也」,障為蒙蔽之義,凡夫迷惑,迷惑屬愚痴,愚痴則造業,造業則受報,凡夫因此三類煩惱,不得見性,正道即是自性,不見自性,故曰惑、業、報為三障,惑障即是煩惱障。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男子在河堤旁邊的蹋板上坐著托著腮在煩惱思考一些事情,在他旁邊則有一個孩童在比手畫腳的玩樂著,河中有一艘小船在漂泊著,伴隨著青山白雲燈塔小木屋,在煩惱的男子身旁寫著“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等字。

    簡介「三障」:障是蔽的意思,謂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三障包括:

    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煩惱障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何謂愚痴?雖聽經、讀經而不解其義,錯解其義,故能障道,由此而知,內具貪瞋痴之煩惱障,必造業,業即業行,行是行為,正造作時,名為事,造作完畢,名為業,業為行為之結果,行善則結善業,行為不善則結惡業。

    二、業障:業即業行,由貪瞋癡起身口意,造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名業障。業障有所謂”五逆十惡”的業,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惡中最重者,逆者,罪大惡極,極逆於常理之意,造作五逆罪為墮無間地獄亦稱阿鼻地獄的業因,命終將墮無間地獄,故亦稱五無間業或五不救罪,五逆罪為:1.殺母。2.殺父:父母生身,弒父母大違孝親尊師諸佛之教。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如提婆達多欲以大石殺害釋迦牟尼佛,以代之領導僧團的歷史事件。5.破和合僧:破壞修六和敬的修行眾的和諧無諍。

    十惡、十惡業道、十不善道是佛教裡所說的十種嚴重惡行,佛教認為行此十惡者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三惡道苦報的惡業,《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刀樹劍山,焦湯猛火。」《佛說未曾有經》記載:「起罪之由,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十惡為:1.殺生:謂殺害生命。2.偷盜:謂盜取財物。3.邪淫:謂淫穢不雅。4.妄語:謂虛假不實之語。5.綺語:謂花言巧語。6.惡口:謂罵人惱人之語。7.兩舌:謂離間兩方之語。8.貪慾:吝嗇貪財。9.嗔恚:怨恨暴怒。10.邪見:不講道理。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造惡業則得惡報,故三障最後為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凡有起心動念,則因果報應同時生起。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10292524_802174529794780_6974137329466482898_n.jpg

三障” 煩惱障、業障、報障” 為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10502422_827764127235820_6235090365079362605_n.jpg  

佛教迴向文云:「願消三障諸煩惱」

20120821-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佛教的基本觀點,認為輪迴是苦,世間的幸福只是短暫的,幸福實際上只是暫時沒有感覺到的痛苦,是相對的幸福,非絕對的幸福,在這些幸福中有許多的不幸,就生命的整體而言,多數的生命都是苦的,所以佛陀認為用應該用痛苦來形容輪迴,佛教的“六道輪迴”是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輪迴”又分三善道:天、人、阿修羅,和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等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眾生輪迴的路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佛教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輪迴,就是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裡不斷重生,造善得善報,如天、人二道,造惡業得苦報,在輪迴裡沒有真正快樂與解脫,只有跳脫出“六道輪迴”之苦才得寂靜涅槃。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女子閉著眼睛站立著,雙手包住自己膨脹透明的上半身,透明的身體裡,有著各種類型的人、動物、花朵等,女子透明的的下半身,被兩隻蜥蝪左右挾住,裡面有人、天使、蝴蝶、樹木、蘋果等,背後佈滿了星星的夜空一輪明月升起,女子的身旁寫著“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等字。

    簡介佛教的「輪迴觀」:是再將印度教的輪迴三道,擴展為六道四生,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當下所存在的狀態稱為今生,前一個輪迴的生命體成為前世,下一個稱為來世或來生。以佛教而論,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三界五趣之中,或稱在六道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即“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在佛教看來,眾生輾轉輪迴的主因有3,第一是與無常相違的常執,第二是與痛苦相反的樂執,第三是與無我相抵觸的我執,有了這三種執著,就會造作善惡之業,造善業就流轉於人天等善趣,造惡業,就投生於地獄等惡趣,始終無法超越輪迴而獲得解脫,脫離輪迴獲取解脫的原因,不在於外,來自於自身,自身不是指自己的身體,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過推翻三種執著,才能解決精神的束縛,如果不斷除或者毀壞這三種執著,就永世不得解脫。

    簡介印度教的「輪迴觀」:印度教的輪迴起於梵書時代,成熟於《奧義書》,是流轉之意。奧義書認為,輪迴包攝三道,即天道、祖道、獸道。輪迴是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婆羅門教認為四大種姓及賤民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

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CCF20140520_00007.jpg 

 

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10429376_827800987232134_8274185954297023256_n.jpg

 

六道輪迴是佛教的宇宙觀 

o0365045311485605980.jpg 

0.jpg   

描述”三界六道”的唐卡

Bhavachakra.jpg 

佛教的"三界六道"表:

178.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

 

 

 

 

 

 

    唐朝玄奘大師譯《心經》中提到”五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陀以”五蘊”分析宇宙人生的本質,世間因緣生滅,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世親論師依據佛陀的教法,建立法相唯識學體系而著《大乘五蘊論》,後經安慧論師擴充,並加註釋而成《大乘廣五蘊論》,將每一個名相的性質及功能,都做了精確的定義和解說,宛如一本佛法名相小辭典,能快速掌握修行的關鍵詞,也是了解唯識義理的必讀論著,而”五蘊”有所謂的聚合說,是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一部分,而此說是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緣起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意思是由彼此關涉而生起,或現象界的生命與世間彼此關涉所由之道,即現象界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相關對待而生起存在的。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人眼睛瞪著,嘴巴張著,頭上戴著小帽,插著羽毛和頂著一個碟子,臉部和上半身佈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和景觀,非常的紛亂無章黑鴉鴉的一片,他的身旁寫著“五蘊:色、受、想、行、識”等字。

    簡介「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大乘五蘊論》:《大乘五蘊論》一卷,印度世親造,唐代玄奘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小乘佛教以蘊、處、界等三科分類諸法,本書著重於闡明大乘五蘊法,並兼說大乘十二處、十八界等法,屬法相宗瑜伽十支論之一,小乘薩婆多部將諸法分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蘊總攝其中七十二有為法,對此,大乘則分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為法總攝於五蘊,即: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受蘊有受心所;想蘊有想心所;行蘊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應行法等六十七法;識蘊攝阿賴耶等八識,大乘經典中,以本論對五蘊法之說明最為簡要,安慧有大乘廣五蘊論(日照譯),即廣此論而作,〔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八、卷九、佛家名相通釋(熊十力)〕大乘光等筆受,又名《五蘊論》、《依名釋義論》、《粗釋體義論》,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書依大乘瑜伽行派的教說,簡要闡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為法相宗的重要入門書之一。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

CCF20140520_00003.jpg 

 

五蘊「色、受、想、行、識」

 

10464219_827801033898796_1151470215239776764_n.jpg       

 

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和精神的五種因素

p14.gif 

五蘊1_~1.JPG 

《大乘五蘊論》一卷,印度世親造,唐代玄奘譯

161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所謂”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佛教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八正道”以正見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然後才屬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擺在行為之前防禍從口出,跟大乘”六度”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能控制意念就可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可使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為用,相輔相成。

    創作構圖上,有一位身著修行衣服的女子愉悅輕盈地展開雙手赤裸的雙腳向前踏著八個階梯的石頭前行,四周圍都是斑斕多彩的雲朵,她的上方寫著八正道,身旁寫著“「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字。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不同,以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涉及到慧根的問題,其後屬於持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同”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分述如下:

一、正見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有漏正見、無漏正見,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苦:是了知四聖諦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索答般那果(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

二、正思維: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維、無恚思維、無害思維,其中思維可分為三種:邪思維、漏正思維、無漏正思惟,正思惟指正確思維,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出離,是指遠離貪業。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和諍論,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

五、正命: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裡的心所。

七、正念: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

八、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苦、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毘缽舍那(Vipassana)簡稱內觀,釋迦牟尼佛傳下來,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 (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傳給 (1)鐵吉老師 (Saya Thetgyi,烏鐵 U Thet)(2)烏巴慶老師 (Sayagyi U Ba Khin)(3)S.N.葛印卡 (S.N Goenka): 葛印卡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在台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經由直接的經驗去認識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 (S.N Goenka)造訪台灣,開始在台舉辦內觀課程,葛印卡 (S.N Goenka)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經商致富,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並於同年八月開始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六度”為六種法門,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和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六度”法門是針對眾生諸多煩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六度”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對治”貪慳”,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利、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貪求是眾生的病根,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其後眾生的病惡業、瞋恚、愚痴,也都離不開貪慳,在佛教上將眾生的煩惱歸納分析為一百零八類,所謂的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為六個根本煩惱,再濃縮歸納就是所謂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對治人心的慳貪,”六度”分為:

一、布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佈施有三種,除了財布施,還包括佛法的布施,和信心給予的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分述如下:1.財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2.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有人就教,盡心盡力把所知的都教出去,不吝法,吝法,是慳貪心沒有斷。3.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修財物布施,所得福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修財布施而來。法布施得的福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過去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福報。反之,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佛菩薩能做到布施,因深知世界無所有、不可得、諸法皆空,眾生不布施,因執世界是真有,故貪得無厭、患得患失,只知為自己,不願為眾生。學佛法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不是求財富,法布施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才算是”六度”。

二、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忍辱分為三大類:1.「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要能忍,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莫非前定,佛教是講因果業報的,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有因,忍受當做還債,一筆債還了,就沒了,菩薩知道債是一定要還,躲不過的

2.「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財物缺乏是過去沒有修財布施的果報,樣樣缺乏,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得財富,如今享受是應該的。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命運,就去修因,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3.「修法」:修學佛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古人跟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師友具足互相切磋,在老師指導下才能成就,有耐心、有忍辱心,就會成就。忍辱的功德有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循序漸進,才能成就,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三、精進: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精進分為三類:1.「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多是自己懈怠放逸。2.「攝善」精進:精進法的內涵,是要向一切善法努力追求,不向惡法趨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3.「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所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使世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成就圓滿,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要想方法對治。

四、持戒: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持戒對治惡業,除惡業用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戒律,歸納為三大類:1.「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2.「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仍要遵守,也算是持戒。3.「益眾」戒:對於自己沒有好處,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戒律並非是為了約束人,而是教導如何得到自由,把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五、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的”瞋恨”,禪定對治散亂,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放不下不能得定,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不能得定,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準備,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昇起,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此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般若對治愚痴,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就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1.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2.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3.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愚痴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了,成了佛連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有能力教化,沒有障礙。

    簡介「三學」:指”戒、定、慧”亦稱三無漏學,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防非止惡即為戒,戒能伏貪愛之心,息慮靜緣即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慧能伏愚癡,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進修行正確的三無漏學,才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CCF20140519_00002.jpg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10518656_827801067232126_4534332064438487308_n.jpg 

 

 

 

八正道屬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助道品為: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八正道

MjAxMDA1MTNfMDEuanBn.jpg 

dharma-68-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學「戒、定、慧」~對治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戒、定、慧” 是佛教對治眾生的”貪、瞋、痴”的所謂三毒,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證得智慧解脫煩惱、達到寂靜涅槃,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創作構圖上,有一隻美麗的駱駝脖子上繫著個鈴鐺,駱駝上面站了隻張大口露出尖銳牙齒的獅子,獅子上頭又出現一位吹著笛子美麗有智慧的女子,吹著笛子女子與獅子、駱駝三者高疊成一條直線,上方角落的太陽露出微旬的曙光,一旁寫著“三學:戒、定、慧”等字。

    簡介「三學」:指”戒、定、慧”亦稱三無漏學,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防非止惡即為,戒能伏貪愛之心,息慮靜緣即為,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能伏愚癡,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進修行正確的三無漏學,才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語言擺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學「戒、定、慧」~對治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CCF20140520_00000.jpg 

三學「戒、定、慧」 

  10532346_827801023898797_1056355320341107996_n.jpg 

三學”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

未命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教修行時需具備的四種態度

 

 

 

 

 

    在佛教認為,一般人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因為有這四種顛倒,所以有煩惱,因為有煩惱,才無法得解脫,為了要除煩惱得解脫,必須要有智慧,修了四念處後,知道身體是不淨的,就不會那麼執著,知道所接受的是苦,就不會那麼貪戀,知道心是無常的,就不會把自己所追求的當成是永遠的,知道一切的法、一切的現象都是無我的,就不會那麼在乎臧否得失,如果能用四念處觀,將四種顛倒轉變過來,就能開智慧,得解脫涅槃,所以佛教提出在修行時需具備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態度加以對治。

    創作構圖上,有一張閉目低眉的臉,從寧靜的夜晚湖水中浮現,一輪皎潔的明月進入到這張臉的眉心之中,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形成美麗的光影,有一朵美麗的蓮花靜坐在湖水之中,湖面上寫著“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字。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無常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
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

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擇法精進輕安

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毘缽舍那(Vipassana)簡稱內觀,釋迦牟尼佛傳下來,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 (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傳給 (1)鐵吉老師 (Saya Thetgyi,烏鐵 U Thet)(2)烏巴慶老師 (Sayagyi U Ba Khin)(3)S.N.葛印卡 (S.N Goenka): 葛印卡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在台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經由直接的經驗去認識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 (S.N Goenka)造訪台灣,開始在台舉辦內觀課程,葛印卡 (S.N Goenka)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經商致富,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並於同年八月開始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簡介「觀心法門」:觀心法門本意是觀照心念,此法門可分為四大類即分析、靜慮、覺照、頓觀:

一、分析:分析自己的起心動念,哪些是正念?哪些是邪念?並分析邪念生起的緣由,念是心的反映,有什麼樣的念,就有什麼樣的心,可以說念是心的指標,分析心念非常必要。

二、靜慮:調身、調息、正意靜思佛理,以求開解融通,於自性中體悟佛理,學佛明理離不了靜慮,讀經隨文入觀,也屬於靜慮,是基於某種特定境界、特定內涵的靜慮。

三、覺照:不用頭腦分析,只是觀照著念頭,念頭一動,馬上照亮,念起即覺,覺即是定,定就是專注,能讓心專注於覺,所謂的觀心無相,憨山大師《觀心銘》中說:「觀心無相,光明皎潔。」心性本是清淨無染的,當一切妄想現形時,就立即掃除,回歸到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

四、頓觀:觀心法門最直接的修法,是直接觀照那個能觀的本身,而不是心念法塵,如同是在以眼觀眼,即眼睛自看眼睛本身,這屬於頓修法門,稱之為頓觀,直接不迂迴,是參禪法門。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佛教修行時需具備的四種態度

10276997_801176199894613_6180295184409707296_n.jpg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10363399_828063747205858_5530050323058191449_n.jpg

四念處”是小乘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

融意設~1.JPG 

印度裔的葛印卡學習內觀十四年,一九九五年曾造訪台灣

hqdefault.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廣大利他的心

 

 

 

 

 

    佛教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四種廣大利他的心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捨四種心,或入慈、悲、喜、捨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所謂慈,是友愛之心悲是同情他人的受苦喜是喜悅他人之享有幸福捨是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親之,釋迦牟尼佛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以無量來形容四梵住,在觀想中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身上。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穿著鮮艷,留著鬍子與長髮的老人,神情慈祥愉悅,悠閒地坐在樹旁,一隻手握住鈔票,另一隻手要將手中的鈔票給出去,並且還讓一隻鳥兒在他光禿禿的頭上棲息著,在樹旁寫著“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等字。

    簡介「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釋迦牟尼佛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保持著慈、悲、喜、捨四種心境,實踐這四種心態,稱為四梵行,源於印度教後為佛教所吸取,佛教修行者需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四無量觀,修行四梵住時,以慈心觀為入門,也可以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四梵住最初起源於古印度教,他們相信保持這四種心態,將可投生梵天,與大梵天同住,四無量心對應四禪定的境界是慈無量心,對應於初禪,悲無量心,對應於二禪,喜無量心,對應於三禪,至四禪時,則應採取捨無量心,四無量心分述如下:

  • ,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慈無量心在修自他平等,與眾生安樂的無量心
  • ,又稱拔苦,希望幫助眾生解脫痛苦,救拔眾生苦惱的無量心
  • 喜,又稱禪悅,希望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是一種平靜而快樂的心態,不嫉妒眾生享有安樂之無量心
  • 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斷我見、我所、我執,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平等利益之無量心

   簡介「慈悲、智慧」與「菩提心」:慈悲與智慧是菩提心應具備的條件,菩提心即成佛之心,《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要為利益眾生不入涅槃。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而發菩提心者,應具備三種心:1.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2.大願心:廣修善行。3.大悲心:救眾生苦。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廣大利他的心

CCF20140528_00003.jpg 

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10489886_827370330608533_8770066933926548368_n.jpg   

大陸慈誠羅珠堪布2014訪台弘法~你可以更慈悲

20144142129527481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所謂「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是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欲念色欲,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為三界,又稱為苦界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由下而上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六種,“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屬於天道,稱為“六道” ,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應出離三界,解脫生死輪迴而努力。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裸體的人,向下俯視著大海,雙手雙腳搭在兩個高聳的懸崖峭壁之間,天空上有二隻飛鳥,兩邊的懸崖峭壁,是由三層紅色和寶藍色顏色相間,在右旁的懸崖峭壁上寫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字。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10306551_799426036736296_8523343488322259172_n.jpg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10501635_827370280608538_2983926059419966653_n.jpg 

 

佛教的"三界六道"表:

178.jpg 

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e88dcbe43049342e7ed21fa1721.jpg 

道教"本體虛空,超出三界"圖

命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在佛教認為,眾生煩惱的根源,如成唯識論所說:「由執我法,二障具生。」我執生煩惱障法執生所知障因世界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聚合而產生見聞覺知,眾生卻執著有一個主宰的人~我,所以一切煩惱障從這個我執而生起。而法執是因為不明白五蘊是由因緣而生,如幻如化,空無自性,執著於法有實性,是一切之所知障,從法執而生。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裝扮小丑的人,雙腳張開,站在一個由大象鼻子頂著的蹺蹺板上,兩手伸展,頭往上揚起,表演著平衡的馬戲團遊戲,吸引觀眾的目光娛樂觀眾,小丑一旁寫著“二執:我執法執”等字。

    簡介「二執」:又稱人法二執或生法二執,分別指「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人我執,即執著人有一個可以見聞覺知的實體,法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實體。

一、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1.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2.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3.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中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為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

二、法執:即執著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實體,法執分為”俱生法執”與”分別法執” 二種,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

    簡介「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的分類法是從這三方面來觀察世界,旨在斷除我執,在佛教阿毗達磨中,,又譯為陰、入、界,合稱三科,為佛教對一切諸法的分類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分述如下:一、五蘊: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物質。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的作用。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的作用。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的本體。二、十二處: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為六種感官及其相對的客觀對象。三、十八界: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玄奘法師譯《心經》經文,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相關的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簡介「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分述如下: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CCF20140528_00006.jpg 

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10463962_827764153902484_2072297195192210846_n.jpg 

 

佛教二執我執法執」表

1640.jpg 

對治執著的法門

築夢法~1.JPG 

772114176_m.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