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所謂”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佛法,乘是指道、船、車有運載之意,”五乘”是運載眾生到善處的五種法門,佛陀依眾生根基不同,為教化眾生,將佛法分為五種,依此五種法門,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佛教把達到一定的果味叫“乘”,五乘佛法是根據修行的五大類根性建立的五層台階,標示著修行所能達到的五種果位,其中,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根據修行者所處境界的不同,可分為世間法和出世法,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出世法,是放棄了世間所有因緣,追求超脫生死境界之法,是佛教通過自修而修他,通過自度而度他,通過自利而利他的展現。

    創作構圖上,在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頭戴帽子身穿袍子的男子,一手提著燈籠另一手拄著拐杖,站在一棟陰森的古老城堡前面,城堡旁邊有棵枯木枯木下方有個埃及之眼,埃及之眼旁有隻矯健的貓在行走,天空上有許多蝙蝠在飛來飛去,在陰森的古老城堡旁寫著“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字。

    簡介「五乘」:乘是道、船、車,運載之義,指運載眾生到善處的五種法門,此處喻諸佛教法猶如舟、車,可運載眾生至所期之果地,有下列數說法︰1.《盂蘭盆經疏》所說的五乘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盂蘭盆經疏》卷上雲(大正39·506b)︰”五乘者,乘以運載為名,五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 此五力有大小,載有遠近。(1)人乘,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道,其猶小艇,才過溪澗。 (2) 天乘,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猶如小船,越小江河。(3)聲聞乘,謂四諦法門。(4)緣覺乘,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 ,皆如大船,越大江河。(5)菩薩乘,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舶過海。” 2.《楞伽經》卷二所舉的五乘︰即天乘、梵乘、聲聞乘、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楞伽經義疏》卷五云(卍續26·231下)︰”天乘者,十善法也。 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 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 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 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觀等諸法。”。3.《華嚴五教章》卷一所說的五乘︰即一乘、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小乘。《大藏法數》卷二十八謂,以一乘實相之法為乘,到達涅槃彼岸,此謂一乘;以六度萬行為乘,出離三界,此謂菩薩乘;以十二因緣為乘,超出三界,此謂緣覺乘;以四諦為乘,超越三界,此謂聲聞乘;以五戒、十善為乘,出離四趣,此謂小乘(即人天乘)。 4.《稱讚大乘功德經》指聲聞乘、獨覺乘、無上乘、種種乘、人天乘︰《稱讚大乘功德經》雲(大正17·911b)︰”諸佛世尊無別作意,為有情類說五乘法,由本願力依法界身,於一切時,從諸毛孔任運流出無量法光,以一妙音等澍法雨於一眾會無量有情,昔來信樂聲聞乘者,聞佛為說聲聞乘法。昔來信樂獨覺乘者,聞佛為說獨覺乘法。昔來信樂無上乘者,聞佛為說無上乘法。昔來信樂種種乘者,聞佛為說種種乘法。昔來信樂人天乘者,聞佛為說人天乘法。”五乘佛法,分述如下:

  1.人乘:人乘主要修習三皈依和五戒十善,心思昏昧的人就讓他學人乘,人乘以三皈五戒為乘,得以出離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歸投依靠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生死苦惱,遠離怖畏,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天乘:天乘能夠達到少欲知足的境界,在充滿誘惑的人世間保持淡定從容,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過四洲而達天界,十善是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道,同時修持禪定學,即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

  3.聲聞乘:聲聞部主要遵循佛教經典,據經斷見思惑,可以修行到羅漢果,聲聞乘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聲聞乘,是遵循佛陀聲聞之教。
  4.緣覺乘:在聲聞乘的基礎上,自己悟道,通過見思習來提高自己的認識,證到辟支佛,證辟支佛即獨覺,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世間一切法皆為緣起,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的,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      5.菩薩乘:就是可以自行化他,證成佛果,能夠推行六度萬行,普度大乘,菩薩乘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涅槃彼岸,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最上乘佛法。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出世法,是放棄了世間所有因緣而追求超脫生死境界之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而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簡而言之,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間來,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聲聞乘就是乘著四諦的教法而證得阿羅漢果,緣覺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緣的教法而證得辟支佛果,菩薩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證得至高無上之佛果。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CCF20140528_00002.jpg 

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CCF20140708_00002.jpg   

乘是指道、船、車,運載之意,”五乘”是

運載眾生從此岸度至彼岸的五種法門。

未名.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