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指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十二緣起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主要講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欲界的人或者其他胎生有情,經過前世、現世、後世的三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眾生來的時候是怎麼來的,走的時候是怎麼走的,而無明是指對佛法的無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為,識是指死後,由於過去的行為,導致投生的心識,名色是指處在母胎中的身、心(識除外),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官和認識對象,觸是指感官對現象的接觸,受是指接觸後產生的感受,愛是指感官接觸後生起的欲望,取是指執著,有是指導致輪迴的行為,十二緣起之間的關係像環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緣於生,生緣於有,有緣於取,取緣於愛,愛緣於受,受緣於觸,觸緣於六處,六處緣於名色,名色緣於識,識緣於行,行緣於無明,後者決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煩惱也滅除。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手上拿著一個指揮棒,正指著一個西方猶太教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模型,他的腳下有一大本展開的書籍,文字裡上頭有大大的11與12二個球體字樣,接續著卡巴拉生命之樹10個球體,書與生命之樹的模型之間還有個點燃的燭台,猶太教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模型旁邊寫著“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字。

    簡介「十二因緣」: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佛教基礎理論之一,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而不能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 無明緣行。2. 行緣識。3. 識緣名色。4. 名色緣六處。5. 六處緣觸。6. 觸緣受。7. 受緣愛。8. 愛緣取。9. 取緣有。10. 有緣生。11. 生緣老死。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及其註釋繼承了《大毘婆沙論》所確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的”十二因緣”如下:

1.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2.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13]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6.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7.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8.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10.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11.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12.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大乘佛教劃分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聲聞乘龍樹大智度論》記載:“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為業;餘七分,名為體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渴愛因緣求,是名取。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三界六道",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業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

    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六道如下表:

178.jpg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10350998_799401056738794_6047929168917158724_n.jpg 

十二因緣是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10537325_828063677205865_874847236125122679_n.jpg   

 

十二因緣是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images.jpg 

288_2.jpg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

5.jpg 

佛教的基本教義

48de891dab543c93b1d2cf563e9e6881_m.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