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所謂的七常住果,即是證得佛位,不生不滅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種名稱即:(一)菩提,謂知覺亦即智果。(二)涅槃,謂寂滅亦即斷果。(三)真如,謂離偽妄而無遷改。(四)佛性,謂照察不變。(五)菴摩羅識,菴摩羅譯為無垢,乃離障之所顯,即為白淨無垢識。(六)空如來藏,與妄染不相應,含藏無量功德。(七)大圓鏡智,能現身土,離倒圓成,周鑒萬有。他們名稱雖有七個,但其體為一,清淨圓滿,堅固凝然,如金剛常住而不壞。

    創作構圖上,在七常住果四個大字的旁邊,有七個人從左邊開始,由高至矮順序排下,第一個頭頂上寫著菩提,第二個頭頂上寫著涅槃,第三個頭頂上寫著真如,第四個頭頂上寫著佛性,第五個頭頂上寫著菴摩羅識,第六個頭頂上寫著空如來藏,第七個頭上頂著個發光的彩油瓶子,瓶子的上面寫著大圓境智。

    簡介「常住」:沒有生滅變遷之意。《楞嚴經》說常住之法有七種,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識、大圓境智。

    簡介「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楞嚴經》有七種常住果之相說,分述如下:
    一、菩提:覺道之意,是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是覺悟、道之意,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覺悟智慧釋迦牟尼佛因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遵從佛陀的教誨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梵文:bodhiv
ksa),「菩提」(梵文:bodhi)意為「覺悟」。
    二、涅槃:滅度之意,是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又稱般涅槃、波利暱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的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也都無法實證什麼是涅槃,後因佛陀降生示現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們才漸漸有人實證涅槃,也就是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時取證無餘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際,當有佛教的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進入涅槃或圓寂了,而涅槃也經常被一般人認為是死亡的同義語,涅槃為古印度語之音譯,在巴厘文中,
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梵文有出離、解脫、無臭、無煩惱等等意義,從字根來說,都帶有遠離煩惱狀態的意義在,在各古印度宗教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印度教哲學裏,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即是中陰階段以後,投生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天神,如欲擺脫三界世間的輪迴,唯有實證涅槃,中文舊譯作滅度,滅是滅一念無明的見、思二惑,及無始無明的塵沙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大乘佛教釋義為本際、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兩邊的中道體性意義,玄奘將涅槃意譯為圓寂

    三、真如:離妄日真,不異日如,是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又稱為如實、如如,在早期譯經中曾譯為本無,一般被解釋為的真實本質用來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現」、「如是呈現的狀況」,是事物之所以為此而不為彼的那個性質,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經常自稱如來佛教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真情實意,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佛教中,真如被用來表示諸的真實相貌,因為各宗派在教義上,對「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詮釋,因此真實」、「實相」、「實際」、「實性」、「法性」、「法身」、「法界」都經常被當成真如的同義詞,來代換使用,依各宗派宗義,真如也被等同於一些特定術語,中觀學派將真如等同於「空性」,如來藏學派將真如等同於「佛性」、「真性」、「如來藏」等,「真如」的最早理論詳述見於《解深密經》,有七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

    四、佛性:覺悟之本能或謂覺性,是諸佛所證真覺湛明之性,無染無淨,離過絕非,故名佛性,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為如來藏學派的學說之一,傳入中國後,成為涅槃宗中心教義,也影響到漢傳佛教各宗教,如地論宗天臺宗禪宗等,成為漢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義。佛性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成為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東晉法顯首次譯出六卷本《佛說大般泥洹經》,將這個觀念介紹入中國,提到佛性的內涵有《涅槃經》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獅子吼三昧」,大乘佛教的二轉、三轉法輪經典即敘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時的佛性一詞同如來藏義,成佛之性為禪宗所弘傳,依於如來藏法性而說:「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但眾生因迷妄的深淺,而有賢愚、明昧的不同,佛性也被等同於覺性、自性本性真如實相如來藏、圓覺等,佛性為大乘佛教有宗的核心思想,亦為中國禪宗弘揚人人皆有成佛之性常用的名相。
    五、庵摩羅識:清淨之意,或謂如白之淨,無有垢染,此識即諸佛清淨本源心體,湛若太虛,纖塵不立,非生死之所拘,非涅槃之能寂故,阿摩羅識為清淨識、無垢識,主要出自真諦三藏譯經中的《決定藏論》、《三無性論》、《十八空論》與《轉識論》,

阿摩羅識最早出自真諦三藏所譯經典中,習學真諦所譯經論的攝論宗以此建立九識學說,菩提流支所傳地論宗相洲北道派也立有九識學說,勒那摩提所傳地論宗相洲南道派玄奘所傳法相宗,認為只有八識,反對另立第九識。

    六、空如来藏:含攝萬法而無所積聚,是諸佛所證清淨法身之體,以煩惱蕩盡,無明照了,應用無窮故,是如來藏空與不空自性之一,如來藏雖然含藏了各個有情無量世以來薰染的一切煩惱種子,但如來藏從無始劫以來本具清淨性,不與煩惱種子相應,也不受煩惱薰染,也就無有關聯於一切障礙解脫之煩惱種子,如來藏離見聞覺知,於六塵中無分別性,沒有意識心所具有的了別、分析、推理、研判、記憶等功能,就如同脫離了一切煩惱種子,如來藏雖然收藏、供應有情眾生七識一切煩惱的種子,但一切煩惱卻都與祂無關,因此相異於一切煩惱障,此即是空如來藏,亦即是如來藏兩種空性的智慧之一,祂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如來藏既是空,也是不空,因為具足空與不空,所以才能成為無餘涅槃的本際,才能成為究竟成佛的所依,也才能成為一切不淨的三界有情萬法的所依,因此說祂才是真正的空。

    七、大圆镜智:洞照萬法,無所不知,是諸佛所得本有圓明覺照之智,應物無跡,不動如如之果相也,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大圓鏡者,其智體清淨,離有漏雜染之法,自眾生善惡之業報,顯現萬德之境界,如大圓鏡故名大圓鏡智。《心地觀經二》曰:「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唯識論十》曰:「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密教五智之一,密教於顯教之四智,加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配於五大五佛五方等,大圓鏡智,東方也,地大也,阿閦如來也,菩提心也,《菩提心論》曰:「東方阿閦佛由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
簡介《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據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已不存在,對於它的真偽,長期存有爭議,多數漢傳佛教信徒皆認同它是佛陀所說,而部份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

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CCF20140603_00002.jpg 

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10410460_827801097232123_2852085293436420066_n.jpg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的作品

1-131211132HI18.jpg 

七常住果中的大圓境智也是密教五智之一

20144142156331462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ng2019 的頭像
    fang2019

    芳的畫廊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