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一月三身”是以一個月亮的月體、月光、月影,來比喻佛的法、報、應三身,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觀音自在的坐在美麗的荷葉湖水中央,祂的身上散發出放射狀的光芒,身旁擺著一杯茶花瓶燭台,在紅花綠葉的樹梢旁,有一輪輕柔的彎月倒映在祂的身上,在祂的旁邊寫著“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的字樣。

    簡介一月三身: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

(一)月體:比喻法身,蓋法身為常住之理,不遷不變,能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在天,其影含于眾水。

(二)月光:比喻報身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一切明瞭而無差謬。

(三)月影:比喻應身應身系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隱。

    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蓋法身者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生出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無有隱形。應身為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則不通。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不現。雖然。此三者,原是一體,惟從用而立名耳。

    簡介「三身」: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三身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教,在印度教中信仰濕婆神的這一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後亦延用此三身的名相來為弟子解說佛法,破斥印度教、婆羅門教的三身說法不如實,佛的三身分述如下:

    一、法身:佛所證得無量功德,此法身不生不滅,無相無不相,為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諸佛及眾生各個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法身原義為真正的身體,又稱自性身,三身之一,指佛所證驗的超越的真理,遍及整個法界,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物質,沒有形象,也不會有形體或形狀,也是不可眼見的,法身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也沒有任何世間覺受感應的,即沒有意識及前五識的六塵覺受,法身是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本來清淨的,但含藏七轉識染污種子,是無形無相,肉眼不可見,因依事顯理故慧眼能見,能得以親證,《宗鏡錄》卷40:「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

    二、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三、應化身:又稱應化法身、化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
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月三身”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CCF20140718_00017.jpg 

一月三身” 月亮之月體、月光、月影”喻佛之法、報、應三身

CCF20140718_00054.jpg 

佛之法、報、應三身

120818202627121.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ng2019 的頭像
    fang2019

    芳的畫廊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