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創意 (9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

 

 

 

 

 

    三十七道品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皆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依序修行,可得解脫道證涅槃。

    創作構圖上,在一片空谷幽靈的山坡上,伸出一隻佛手,佛手用兩指捏著一株嫩芽,在手的旁邊寫著“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字。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苦、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四正勤」:也稱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在三十七菩提分法即”三十七道品”中,其為四種正確修行方法的努力實踐,也就是精進策勵的意思,就是指以精進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斷除懈怠等障礙,這四種正確修行方法如下:

1.已生惡法恆令滅: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又謂五蓋等煩惱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

2.未生惡法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再生。

3.已生善法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又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

4.未生善法令出生:對未生之善使生,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得生。

其中五蓋即五毒貪、嗔、癡、慢、疑,是指:貪慾蓋、嗔恚蓋、睡眠蓋、悔蓋、疑蓋,五善根則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簡介「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或四如意分,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因此稱為三十七道品,「足」為「基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四如意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是有四種神妙的腳,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包括四類分述如下:

    一、欲如意足:是以希望所產生的意願之力,產生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為,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欲有三種性質:1.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的三性;發願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不善,這裡所講的欲如意足,當然是善心所。2.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是對所愛樂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勝、神妙的禪定。3.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之中,有昏沉、掉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修行,而「欲」的「意樂」就能幫助我們在習定時,排除其中的「懈怠」。例如《藥師經》有云:「正見、精進善調意樂。」《攝大乘論》則指出有六種意樂。《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則云:「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二、精進如意足:是以精進無間,欲為精進的一句,有了修行之願,才能努力精進修行,對所修之法,無間斷地專註一心,不斷增長而起的禪定力,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有了欲這樣的意願、意欲之後,必然要下定決心,開始精進地用方法,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用四正勤的態度,既已精進努力地修習四念處觀,亦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是以一心正念,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增長,守心攝心得勝定,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無漏心得禪定,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裡,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夠生起菩提道分了,這是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習定的能緣所緣心。 
  四、思惟如意足:是以心不馳散,由觀察思維佛教教義,而有所成就的禪定,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緣生起道分,雖然已經能夠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時,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來省視觀察了,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如理?正確不正確?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不如理不正確,就馬上改過,漸漸地、漸漸地,到最後,只有如理正確的狀況,這種狀況稱作「頂法」。在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升墮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總名為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沒有現行的機會。

    簡介「五根」: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五力」:又稱五學力,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類有五項,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力為力量之義,在佛教中,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佛陀說過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九力為: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力」釋義為「難可摧制」、「能破惡法」等,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將「力」釋義為「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在《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等[5]中定義了「五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如上座部《集異門論》:問信力云何?答: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力。問精進力云何?答:於己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是名精進力。問念力云何?答: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問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慮,是名定力。問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行聖諦,是名慧力。

    簡介「七覺支」:也稱七等覺支、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覺是指菩提智慧,“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裡,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在大乘經典中,稱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覺,Avga是“意思”或是“項目”,三十七道品裡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而在唐玄奘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支”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包括以下七類:

    1.念覺支:念,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於定與慧均等,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是非常用心地注意,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 ,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2.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取真實而捨虛妄,也就是依”四聖諦”法,如實簡擇而得道法無漏,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擇法覺支中的法,是指真實法或虛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與不善又分世間及出世間兩類,世間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惡,出世間的不善法是諸煩惱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脫法,此處是指對於出世間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辨識離開煩惱的虛妄法,而朝真實的解脫法努力,或者是離開不善法而朝著善法的方向走。

    3.精進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簡擇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斷(四正勤)為著力點,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4,喜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安住於真實的道法”四念處”及”四正勤”,而有喜悅,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5.輕安(除)覺支:又名除覺支,除煩腦得輕安,”即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去虛偽之法,增長諸真正善根,故名除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由觀慧、正念、正精進的喜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輕利安適,有了喜悅後,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定即禪定,謂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輕安的進一步是禪定,堅定心意行正道,七覺支裡的覺即為覺悟,”定覺支”表示心念常住,覺悟不迷,守之不動。

    7.捨覺支:又名護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遠離想)、無欲(想)、滅(想)之三界,化煩惱為菩提,”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捨覺分。”捨即是捨離,捨離念著的境界,昨天已過去了,即使有煩惱也過去了,即使很歡喜、很得意,也一樣過去了,我們應該要捨離念著這個念,喜、輕安、定,都是不同層次定樂的享受,禪定是非常好但如果貪著禪定的定樂,便是一種執著,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脫,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捨。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是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不同,以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涉及到慧根的問題,其後屬於持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同”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分述如下:

    一、正見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有漏正見、無漏正見,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苦:是了知四聖諦。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索答般那果(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

    二、正思維: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維、無恚思維、無害思維,其中思維可分為三種:邪思維、漏正思維、無漏正思惟,正思惟指正確思維,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出離,是指遠離貪業。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和諍論,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

    五、正命: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裡的心所。

    七、正念: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

    八、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

CCF20140703_00005.jpg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10463075_831056093573290_8156397829541560947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是說在修行這七個項目之後,而能夠開悟。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創作構圖上,有許多佈滿幾何圖形構成的太陽、星星、月亮、眼睛、人的臉等繽紛多變化的圖像,上面邊寫著“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的字樣。

    簡介「七覺支」:也稱七等覺支、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揭示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覺是指菩提智慧,“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裡,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在大乘經典中,稱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覺,Avga是“意思”或是“項目”,三十七道品裡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而在唐玄奘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支”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包括以下七類:

    1.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智慧,”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於定與慧均等,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是非常用心地注意,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 ,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2.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惡法取真實而捨虛妄,也就是依”四聖諦”法,如實簡擇而得道法無漏,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擇法覺支中的法,是指真實法或虛妄法,善法或不善法,善與不善又分世間及出世間兩類,世間的善法是五戒十善,不善法是五逆十惡,出世間的不善法是諸煩惱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脫法,此處是指對於出世間的善、不善法,如果能夠清楚地瞭解,辨識離開煩惱的虛妄法,而朝真實的解脫法努力,或者是離開不善法而朝著善法的方向走。

    3.精進覺支:精進勤奮學習正法而不懈怠,簡擇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斷(四正勤)為著力點,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4,喜覺支:得正法而產生的喜悅,安住於真實的道法”四念處”及”四正勤”,而有喜悅,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5.輕安(除)覺支:又名除覺支,除煩腦得輕安,”即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去虛偽之法,增長諸真正善根,故名除覺支。”,指身心感到輕快安穩,由觀慧、正念、正精進的喜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感受到身心的輕利安適,有了喜悅後,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也,定即禪定,謂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進入禪定而心不散亂,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輕安的進一步是禪定,堅定心意行正道,七覺支裡的覺即為覺悟,”定覺支”表示心念常住,覺悟不迷,守之不動。

    7.捨覺支:又名護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遠離想)、無欲(想)、滅(想)之三界,化煩惱為菩提,”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捨覺分。”捨即是捨離,捨離念著的境界,昨天已過去了,即使有煩惱也過去了,即使很歡喜、很得意,也一樣過去了,我們應該要捨離念著這個念,喜、輕安、定,都是不同層次定樂的享受,禪定是非常好但如果貪著禪定的定樂,便是一種執著,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脫,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捨。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三覺分屬”慧”,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三覺分屬”定”,念覺分兼屬”定、慧”,故摩訶止觀云:「修此七覺,即得入道是也。」,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以捨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於此七法,行者之心浮動時,用輕安(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之三覺支而攝之,若心沉沒時,則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

、定覺支、捨覺支”~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CCF20140702_00000.jpg   

七覺知”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七種得到覺悟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中第六科

10505359_825088787503354_2031198868315300577_n.jpg 

 

“七覺知”是佛教修行所具備的四種態度”三十七道品”之一

MjAxMDA1MTNfMDEuanBn.jpg 

1317880921-2538179672.jpg 

37_e.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切智忍~佛教”六忍”之一

 

 

 

  

 

   “忍”就是忍辱、忍耐、安忍之意,”智”是知之意,”一切智忍”是六忍之一,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為:(一)信忍 (二)法忍,(三)修忍 (四)正忍 (五)無垢忍 (六)一切智忍,菩薩於妙覺位時,在斷了一品無明之後,便證得一切智,能遍知一切中道之理,此時其心便安住於理上,永不再動搖,叫做一切智忍。

    創作構圖上,有一兔子正在一個桶子上,排泄自己體內的廢物,此時,牠的眼前突然出現一個牠最愛吃的胡蘿蔔,牠瞪大眼睛看著它,用理智忍住,絲毫不動搖,在牠旁邊寫著“一切智忍”的字樣。

    簡介「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之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簡介「一切智忍」:六忍之一,菩薩於妙覺位時,在斷了一品無明之後,便證得一切智,能遍知一切中道之理,此時心安住於理上,永不動搖,叫做“一切智忍”。

    簡介「六忍」: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即:(一)信忍:別教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故稱信忍。(二)法忍:別教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雖知一切法空無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忍證,故稱法忍。(三)修忍:別教菩薩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觀,知一切法事理融和,於中道中忍可忍證,故稱修忍。(四)正忍:別教菩薩於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無明之惑,於中道之理忍可忍證,故稱正忍。(五)無垢忍:別教菩薩於等覺位中斷除無明惑染,而於自性清淨心體忍可忍證,故稱無垢忍。(六)一切智忍:別教妙覺果佛,斷十二品無明惑盡,知一切中道之法,而於此法忍可忍證,故稱一切智忍,智,知之意。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切智忍~佛教”六忍”之一

CCF20140603_00003.jpg 

一切智忍~佛教”六忍”之一

CCF20140705_00005.jpg 

中國儒家孔子说:小不忍則亂大謀。荀子說: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

3407254593182556531.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長”~佛教修行所具備的四種態度”三十七道品”之一

 

 

 

 

 

   “四正勤”即”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長”,“四正勤”就是四種在修行時一定要具備的態度,如果不具備這四種態度,就容易懈怠,“四正勤”就是精進修習的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 之一,”三十七道品”是基本的佛法,是通達涅槃道路的三十七種資糧,《自誓三昧經》亦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三十七道品”共分七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要想完成三十七道品,必須從四念處開始,然後經過四正勤,依此類推,一段落一段落完成後,才能得解脫證涅槃。

    創作構圖上,一個穿著工作服的男子,一手拿著秤錘,另一隻收摸著樹葉,在一個醫療草藥用品店裡,旁邊有二個女子正在交易物品,牆壁上陳列著許多醫藥產品,在地上有二隻貓咪正在嬉戲,在他的旁邊寫著“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長”等字。

    簡介「四正勤」:也稱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在三十七菩提分法即”三十七道品”中,其為四種正確修行方法的努力實踐,也就是精進策勵的意思,就是指以精進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斷除懈怠等障礙,這四種正確修行方法如下:

1.已生惡法恆令滅: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又謂五蓋等煩惱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

2.未生惡法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再生。

3.已生善法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又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

4.未生善法令出生:對未生之善使生,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得生。

   其中五蓋五毒貪、嗔、癡、慢、疑,是指:貪慾蓋、嗔恚蓋、睡眠蓋、悔蓋、疑蓋,五善根則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分為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分為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分為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分為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是基本的佛法,”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分為:1.正見解(正見)2.正思惟3.正語言(正語)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正業)8.正禪定(正定)。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出生

、已生善法令增長”~佛教修行所具備的四種態度”三十七道品”之一

CCF20140601_00001.jpg 

四正勤”是佛教修行所具備的四種態度”三十七道品”之一

   10474453_829188677093365_232743314141065601_n.jpg

三十七道品”共分七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MjAxMDA1MTNfMDEuanB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慧”聞、思、修”~由佛法加持所啟發的加行慧

 

 

 

 

 

   “三慧”是指聞、思、修,聞慧是從聽聞佛法而得到的智慧,依見聞經教而生之智慧,思慧是依聞慧後的思惟,產生的心得,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修慧是思慧後將自己的心得,進而去實踐,修禪定而生之智慧,智慧一般可歸納為三種:1.「生得慧」、2.「加行慧」、3.「無漏慧」,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非佛教特有的慧力,加行慧與生得慧不同,它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且是依堅固信念,經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在清淨中產生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每個學佛者,都要經過聞、思、修的階段,才能獲得無漏的真智慧或稱現證三摩地,無漏慧才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但要證悟甚深法性,得無漏慧,不能離去生得慧,更不能忽視聞思修慧。

    創作構圖上,一隻裹著袈裟的貓熊,正在全神貫注的拿著毛筆,在本子上寫著牠的聞、思、修行心得”修行不需引經據典,生命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你能拋掉外物,進入當下片刻的能量,內在的體驗,自然就會與經典相應”,在牠的四周佈滿著的星光點點,在他的旁邊寫著“三慧:聞、思、修”等字。

    簡介「三慧」:指聞、思、修,聞慧是從聽聞佛法而得到的智慧,依見聞經教而生之智慧,思慧是依聞慧後的思惟,產生的心得,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修慧是思慧後將自己的心得,進而去實踐,修禪定而生之智慧,聞、思二慧為散智,而為但發修慧之緣,修慧為定智,有斷惑證理之用,在佛法中慧的別名,有許多如般若、觀、忍、見、智、方便、光、明、覺等、三十七道品中的正見、正思惟、擇法等,智慧可歸納為三種:1.「生得慧」、2.「加行慧」、3.「無漏慧」,這是常見的分類,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非佛教特有的慧力,加行慧與生得慧不同,它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且是依堅固信念,經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在清淨中產生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每個學佛者,都要經過聞、思、修的階段,才能獲得無漏的真智慧或稱現證三摩地,加行慧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三慧,聞慧是本著與生俱來的慧力,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於得到佛法較深的信解,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慧,所以應名為”聞所成慧”,思慧是以聞慧為基礎,而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於諸法的甚深法性,及因緣果報等事相,有更深湛的體認,這種由思惟所引生的慧解,名”思所成慧”,修慧即本著聞思所成智慧,對佛法所有的解悟,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無邊行相,三慧之中,聞慧是初步的,還是不離所聞的名言章句的尋思、理解,思慧漸進而為內心的,對聞慧所得的義解,加以深察、思考,修慧的特殊定義,是與定相應,不依文言章句而觀於法義,這聞思修慧,總名加行慧,因它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實證階段,聞思修加行慧,是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三位,無漏慧才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而欲得無漏慧,不能忽視聞、思、修三慧。

    簡介「慧」:也稱為智、智慧,音譯為般若,又譯作波若、鉢若、般羅若、波羅若、鉢腎穰、鉢囉枳穰等,意為智慧洞識,為三無漏學之一,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大地法,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度(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慧是一種高級的知覺能力,是一種分辨是非、於簡擇的能力,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具備慧的人,可依自己的觀察力,來選擇正確的道路,缺少智慧,即是愚癡無明,慧可分為世間慧與出世間慧二者,所謂出世間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要得到這種智慧,需要依的幫助,(闍那)與慧的定義接近,主要的差別在於,智的範圍較小,主要指出世間慧,而且有能抉擇、決斷之意,而慧的範圍較大,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在中國多指為智慧,《世說新語·文學》載:「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佛教認為,般若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同,「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因證得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而生起實相智慧,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為智慧,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大智度論》所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智慧可歸納為三種:1.「生得慧」、2.「加行慧」、3.「無漏慧」,這是常見的分類,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非佛教特有的慧力,加行慧與生得慧不同,它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且是依堅固信念,經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在清淨中產生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每個學佛者,都要經過聞、思、修的階段,才能獲得無漏的真智慧或稱現證三摩地。

    簡介「三學」:指”戒、定、慧”亦稱三無漏學,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防非止惡即為戒,戒能伏貪愛之心,息慮靜緣即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慧能伏愚癡,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進修行正確的三無漏學,才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慧”聞、思、修”~由佛法加持所啟發的加行慧

10374974_804235929588640_5701200132074170107_n.jpg   

三慧”聞、思、修”,是由佛法加持所啟發的加行慧

10509691_827764123902487_4254799605825459156_n.jpg   

佛教的”慧學”分的很細膩

 

imagesCA0C3B0W.jpg 

許多企業界的領導者,也將佛法融入他們的經營管理中

10461633_10152553441848933_1774393079421995878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佛法的四種基本定境,”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基本佛法四種定境,”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佛教修行禪定,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伏斷,根據《大智度論》卷十九云:「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懃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創作構圖上,在草叢的咖啡杯中冒出一位女子手拎著皮包,雙手摀著臉驚慌失措的張大嘴巴,前方有一對優雅的男女,不為所動的繼續跳著他們的舞,另外一邊有一位戴著帽子的男子,坐在沙發上自在的彈著吉他,旁邊還有一位舞者在舞動他的身軀,在他們中間寫著“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等字。

    簡介「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或四如意分,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三十七道品是修道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也可稱為七個階段或七個層次,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一共是三十七項,因此稱為三十七道品,「足」為「基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四如意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名為神足,又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是有四種神妙的腳,以定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包括四類分述如下:

    一、欲如意足:是以希望所產生的意願之力,產生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為,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欲有三種性質:1.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的三性;發願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不善,這裡所講的欲如意足,當然是善心所。2.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是對所愛樂的事物,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勝、神妙的禪定。3.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之中,有昏沉、掉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修行,而「欲」的「意樂」就能幫助我們在習定時,排除其中的「懈怠」。例如《藥師經》有云:「正見、精進善調意樂。」《攝大乘論》則指出有六種意樂。《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則云:「菩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二、精進如意足:是以精進無間,欲為精進的一句,有了修行之願,才能努力精進修行,對所修之法,無間斷地專註一心,不斷增長而起的禪定力,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有了欲這樣的意願、意欲之後,必然要下定決心,開始精進地用方法,這就要回到四正勤了,用四正勤的態度,既已精進努力地修習四念處觀,亦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是以一心正念,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增長,守心攝心得勝定,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無漏心得禪定,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裡,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夠生起菩提道分了,這是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習定的能緣所緣心。 
  四、思惟如意足:是以心不馳散,由觀察思維佛教教義,而有所成就的禪定,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緣生起道分,雖然已經能夠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在用方法時,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來省視觀察了,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如理?正確不正確?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不如理不正確,就馬上改過,漸漸地、漸漸地,到最後,只有如理正確的狀況,這種狀況稱作「頂法」。在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升墮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思惟省察,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總名為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沉、忿、覆)沒有現行的機會。 

    簡介「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1.正見解;2.正思惟;3.正語言;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8.正禪定。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佛法的四種基本定境,”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CCF20140601_00003.jpg 

四如意足是佛法的四種基本定境,”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10402381_829188693760030_794510421987386025_n.jpg
”三十七道品”是佛法基礎修行方法,分七個階段為: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images.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空”我空和法空”~佛教空門之主體與客體

 

 

 

 

 

    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二空”即我空和法空,人法二空在於說明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道理,所謂”人法二空”是指人空與法空兩者,”人空”是觀人為五蘊色、受、想、行、識之和合,因緣所生,破除我身之執著,”法空”是觀色心之諸法,為因緣所生法,破除執著於色心等法之實體性即法執,”人法二空”可說是闡述空的無自性觀之真諦,把主客的對立性消融於絕對的統一之中,以便顯現緣起性空之中道思想。

    創作構圖上,有兩位女子,一個高瘦,一個矮胖,身材高挑打扮時尚的女子,轉過身去,頂著高高豎立的髮型,一手插著腰,一手拎著條項圈,展現她背部美麗的曲線,另一位則是濃妝艷抹的從華麗的樓梯走下,在她們中間寫著“二空:我空、法空”等字。

    簡介「二空」:即我空和法空,我空又稱人空即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諸法緣起性空的真理,人法二空之內容在於說明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道理,所謂「人法二空」是指人空與法空兩者,人空是觀「人」為五蘊色、受、想、行、識之和合,因緣所生,破除我身之執著,法空是觀色心之諸法,為因緣所生法,破除執著於色心等法之實體性-法執,人法二空可說是闡述空(無自性)觀之真諦,把主客的對立性消融於絕對的統一之中,以便顯現緣起性空之中道思想。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中觀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為根本正見,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人法二空之內容在於說明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道理。中論:「因緣-即緣起-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十二門論:「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大智度論卷十八:「空門者:生空、法空。若說誰生死,當如是虛妄,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法空。」(釋初品中般若相義)卷二十又云:「觀諸法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法空者,諸法自相空。…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釋初品中三三昧等)從上文可知,空門有生空與法空兩種。生空就是人空或稱為我空,是從認識主體而言,法空是從外在客體觀言,又稱為我所。

    簡介「空性」:空或空性,是基本佛教術語,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而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 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如《雜阿含經》有《大空法經》和《第一義空經》,《中阿含經》有《小空經》、《大空經》和《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無」、「無眾生」、「無壽命」之基礎上,更有加上「無」,而合稱為第一最空之法,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無我無我所,不實來實去,是假名法、因緣法,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說十空對治薩迦耶見:內空,太空,內太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無始空),本性空(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第一義空),空空,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說空定有六空,巴利小部無礙解道》說二十五空以釋「世間是空」。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空:”我空和法空”~佛教空門之主體與客體

CCF20140528_00007.jpg 

二空:”我空和法空”,為佛教空門之主體與客體

 

CCF20140708_00001.jpg  

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緣起性空是佛教的世界觀

images.jpg 

10436158_819148641430702_1368239089332387628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自在菩薩」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西方極樂世界三聖」之一

 

 

 

 

 

    ”觀自在菩薩”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中國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灣民眾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佛祖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往,救濟離苦得樂,故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知名的大菩薩,故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譽。在中國民間,觀世音菩薩的女性形象非常顯著,常被尊稱為「觀音媽」,又因為觀世音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只是化現為菩薩濟世救人,故常尊稱為「觀音佛祖」,簡稱「佛祖」,台灣人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

    創作構圖上,一個頭戴帽子,身穿中國唐朝美麗寬鬆衣服的女子,胸前敞開露出肌膚,輕鬆自在的坐著一手搭在弓起的大腿上,另一手則是自然的垂放,表情自然放鬆,流露出菩薩低眉之態,身後是如行雲流水般的色彩繽紛流動著的線條,還有幾個泡影在她的頭上騰起,在她的旁寫著“觀自在菩薩”的字樣。

    簡介「觀自在菩薩」:又稱為觀世音菩薩、光世音菩薩,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思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早期的佛經中,多直接自梵語「Avalokiteśvara」音譯為「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竺法護和尚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們則譯為「觀自在菩薩」,「Avalokita」為「觀」,「iśvara」為「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故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今日的《般若心經》,傳統上以為,因唐太宗李世民本名當中有個「世」字,為了避諱,故當時將「觀世音菩薩」改稱為「觀音菩薩」,但其實「觀音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娑伐羅」(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可意譯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另一種出自《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以聽音方法契入法性,證得耳根圓通,修成正果,觀世音菩薩在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Chenrezigwangchug),也是「觀自在」之意,與玄奘法師等譯師們譯意相同,因為藏文「觀自在」總共有五個藏語的音節,所以藏文書面、口語通常略稱「Chenrezig(「觀」、「眼視」)」三個音節,而省略了「wangchug(「自在」)」兩個音節,觀世音菩薩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他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薩,《悲華經》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他出家之後,即號「觀世音」;在久遠的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他將候補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據《悲華經》卷二記載,觀世音本名不眴,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因為其在寶藏佛前發願:「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而在其他經典上說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中,早已究竟成佛,名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他的弟子,由於他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因祂以救苦救難為己任,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

    觀世音菩薩它形象是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其它則與別的菩薩像沒有顯著差別。在中國,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並於七世紀中葉傳入朝鮮日本宋朝以前,佛教觀世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此後道、佛二教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觀音,宋朝之後佛教人士稱道教的慈航真人與觀世音菩薩乃同一神明而出現,按中國宋代仕女形象而塑造的「魚籃觀音」、「白衣觀音」等,並逐漸成為主流,在佛教以外,觀世音菩薩在道教和民間的香火也十分興盛,道教稱之為「觀音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民間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兒童,協助孕婦順利生產,因此又常尊稱祂為「送子觀音」,在一貫道中稱為「南海古佛」,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中國民間信仰的觀世音菩薩像,常有善財尊者、龍女尊者,兩神祇服侍在菩薩左右兩旁。善財尊者是佛弟子,經過五十三參之後,終於悟道。龍女尊者則是娑竭羅龍王之女,已於法華會上成佛,又示現為童女身,與善才一同,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脅侍。

    觀世音菩薩也被當做送子觀音,許多不孕婦女,皆向觀音菩薩求禱,希望能有子嗣,廟宇也以觀音菩薩懷抱幼童作為造像,是為送子觀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祈求觀音大士,「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善男信女至誠皆有感應。觀世音菩薩又有「千手千眼」觀世的形象,因其發願救苦救難一切眾生”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提到了觀世音菩薩何以具有「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觀世音菩薩信仰在七世紀也傳入西藏,在藏傳佛教中「Chenrezigwangchug」,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其化身,馬頭明王是他忿怒相,根據《度母本源記》所載,觀世音菩薩見眾生難以救度,不禁左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化為綠度母,右眼流下了一滴眼淚,則化為白度母,綠度母與白度母均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又根據阿底峽尊者發現的書《柱間史》,當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將雪域的眾生都交給觀世音菩薩教化,觀世音菩薩有一名獼猴弟子受了戒,在雪域西藏修行時,遇上一名作雌猴打扮的羅剎女子以自殺逼婚,結果在觀世音菩薩的祝福下成婚(還賜他五穀種子),是為藏族人的祖先,西藏國王松贊干布亦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說他一出生則有三十二種相好,頭上更有一尊阿彌陀佛像,他所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則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則為白度母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節日,此三大節日為誕辰、得道、出家,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簡介「西方三聖」:又叫「阿彌陀三尊」,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薩,即教主阿彌陀佛,和他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造像上,三者皆在蓮座上,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於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三者塑像或畫像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觀想之佛菩薩身相即為此三尊之身相。

    阿彌陀佛,梵語 Amitabha,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又義甘露(密教稱爲甘露王)。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衆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爲阿彌陀佛,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大勢至是梵文Mahasthamaprapta 的音譯,音譯「摩訶那缽」簡稱「大勢」、「勢至」,也有稱「得大勢」的,大勢至是佛教傳說中的一位大菩薩,據前引【悲華經】卷二稱,刪提嵐世界的吳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後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尼摩太子成了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幾乎沒有單獨供奉,一般都與觀音菩薩一起隨侍在阿彌陀佛的身邊,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寶瓶為標誌,而觀世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是以一小化佛(阿彌陀佛)為標誌。

    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文 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此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之意,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大勢至菩薩則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並不如觀世音菩薩,但在日本受到廣泛崇拜。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自在菩薩」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西方極樂世界三聖」之一

10274254_798567850155448_2028724482042997160_n.jpg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

10559662_831149650230601_3209524963030566408_n.jp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

心經3_~1.JPG  imagesCA3ZHGN2.jpg 

觀自在菩薩的形象

iges.jpg 

  10306624_792130977465802_9128048795612330999_n.jpg 

觀自在菩薩為「西方極樂世界三聖」之一

未命名.png  imagesCAUU078V.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摩西打死一個埃及人,逃往米甸地,米甸祭司把他的女兒給摩西為妻

 

 

 

 

   “摩西把埃及人打死,逃往米甸地,米甸祭司把他的女兒給摩西為妻”,是我第20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故事的內容是《出埃及記》第2章:摩西誕生三個月後,被埃及法老的女兒收養,後來,摩西長大去到他以色列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在打希伯來人,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裡,第二天他出去,見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懼怕被人知道了打死一個埃及人的事,法老聽見這事,要殺摩西,摩西逃往米甸地,米甸的祭司流珥有七個女兒,她們來井邊打水餵飲她們父親的群羊,摩西幫助她們,餵飲群羊,她們後來來到父親那裡跟他說有一個埃及人救了她們,並且幫她們打水餵飲了群羊,米甸的祭司流珥對女兒們說去請他來吃飯,後來摩西和他人同住,米甸的祭司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穿著祭司服裝的男子,身後跟了6個女孩,祭司面帶笑容伸出友善的手,朝向他前方手持牧羊人棒的埃及裝扮健壯的男子,在陽光下的牧羊人男子腳下有二隻綿羊圍繞著,祭司羊人男子中間站了一個打扮可愛的女孩,可愛的女孩張開雙臂歡迎著他們,另外一個場景,有一個孔武有力的男子赤裸上半身,下面穿著有以色列國旗圖案的短布裙衫,雙手握住一個大鎚子,正奮力地要往前方倒臥在地的一個埃及人頭上敲下,那位倒在地上的人,舉起雙手,表情哀戚,哀號著,他的身旁有個埃及金字塔。

摘錄《聖經·出埃及記》第2章,2:11~25”摩西逃往米甸”。

摩西逃往米甸

2:11 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
2:12 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裡。
2:13 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
2:14 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2:15 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2:16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她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群羊。
2:17 有牧羊的人來,把她們趕走了,摩西卻起來幫助她們,又飲了她們的群羊。
2:18 她們來到父親流珥那裡;他說:「今日你們為何來得這麼快呢?」
2:19 她們說:「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並且為我們打水飲了群羊。」
2:20 他對女兒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你們為甚麼撇下他呢?你們去請他來吃飯。」
2:21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
2:22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2:23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上帝。
2:24 上帝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2:25 上帝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簡介《出埃及記》:《出埃及記》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記》傳統上認為是摩西在曠野完成的第二本書,因此在一些《聖經》譯本如德文《聖經》中,它也簡稱作摩西二書(2. Mose),《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本經書,傳統學者認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這本書提及摩西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奉耶和華之命執筆作記錄,據聖經學者韋斯科特(Westcott)和霍特(Hort)研究,耶穌及新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記的經文逾100次,例如耶穌曾經説:「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摩西在西奈曠野執筆寫成出埃及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一年之後,文中所記載的時間與主要人物,包含一段共長145年的時期,從約瑟於公元前1657年逝世至供敬拜耶和華之用的帳幕建立起來為止,主要人物:約瑟與亞西納、摩西與西坡拉、葉特羅、米利暗、亞倫。《出埃及記》大綱被壓迫者在埃及的生活(1章)、拯救者的預備(2-4章)、耶和華懲罰壓迫選民的法老 (5-11章)、逾越節與出埃及(12-14章)、曠野的旅程(15-18章)、在西奈立約(19-24章)、有關崇拜及會幕的指示(25-31章)、盟約的破壞與重定(32-35章)、建造會幕 (35-40章)。耶和華為了拯救名下的百姓脫離埃及人的苦待而施行異能和神跡,他將以色列人組織為自己的子民,作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以及以色列成為一個神治國的早期歷史這一切都是《出埃及記》這本《聖經》的主題,(《出埃及記》19:6)。

    簡介摩西: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等書中所記載的公元前13世紀時猶太人的民族領袖,史學界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傳承,摩西五經便是由其所著,按照出埃及記的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在經歷40多年的艱難跋涉,他在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去世了,在摩西的帶領下,希伯來人擺脫了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猶太十誡,並成為歷史上首個尊奉單一神宗教的民族,摩西是紀元前十三世紀的猶太人先知,《出埃及記》前五本書的執筆者,帶領在埃及過著奴隸生活的以色列人,到達神所預備的流著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約旦河與死海的西岸一帶),神藉著摩西寫下《十誡》給他的子民遵守,並建造會幕,教導他的子民敬拜他。

    摩西的家庭背景本來過著游牧的生活,由於鬧飢荒,祖宗雅各就帶著家人移居埃及,幾十年來,以色列人過著安樂的日子,跟埃及人互不相干,可惜好景不常,史書記載說:「那時有一個……新王興起,治理埃及。他對自己的人民說:『你們看,以色列人又多又強,勝過我們了。來,我們要用巧計對付他們,免得他們多起來。』」埃及人想出用苛暴的手段奴役以色列人,又命希伯來的接生婦殺掉所有男嬰,控制他們的人口。但接生婦勇抗王命,以色列人繼續增多。法老於是敕令:「凡初生的男孩,你們都要扔進尼羅河里。」那時,以色列有一對夫婦,暗蘭和約基別不怕王命,妻子約基別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在上帝眼中極美,他們寧願冒險把兒子匿藏,也不肯交出來給法老處死,三個月後,孩子再也藏不住了,摩西的父母把嬰孩放進一個用紙莎草做的箱子里,讓箱子浮在尼羅河上,法老的女兒很快就發現蘆葦叢中的箱子,她打開箱子,看到了孩子,見男孩正在哭,她說:『這是個希伯來人的孩子。』,埃及公主決定收養這個嬰兒,後來摩西貴為王室成員,根據《聖經》記載摩西的姐姐米利暗聰明機智,安排了摩西的生母約基別來乳養他,約基別敬畏上帝,所以把真相告訴了摩西,在古代,孩子的哺乳期通常長達幾年,所以約基別有充分時間教導摩西認識「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這個良好的基礎日後證明對摩西大有幫助,因為他做了法老女兒的兒子之後,就學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聖經》上說摩西說話做事都大有能力。

    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他就殺那埃及人,摩西懼怕法老追殺逃往米甸地居住,在米甸四十年的牧畜生涯,把他磨鍊成謙和的人,雖然摩西自覺力有不逮,但上帝深信他是領導以色列的最佳人選,摩西離開米甸後,就入宮晉見法老,要求他釋放上帝的子民,由於法老心裡剛硬,上帝就降下十場災難,震撼埃及,此前的災禍降臨,法老都無動於衷,即使害怕,也未答應讓摩西帶同以色列人離去,但災禍離去後,法老又反悔,終於在第十場災難重擊之下,埃及的一切頭生的,包括人及家畜全都死去,法老悲痛欲絕,終於容許以色列人離去,可是法老後來卻後悔放走以色列人,於是聽說以色列人在曠野迷路時,就從後追趕,要把以色列人捉回來,傳說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到紅海,向海伸出手杖,紅海便分開一條道路,摩西便帶領以色列民行走這條路逃離埃及人的追捕,當埃及人入水時,耶和華就把紅海的海水回復,使埃及人被淹死於紅海中,。

    簡介以色列國旗:以色列國旗的基本圖案是猶太教祈禱者的裹頭巾(塔利特),上飾有藍色大衛之盾,大衛星(Star of David)又稱六芒星、大衛之星、所羅門封印、猶太星等,或稱六角星,是猶太教和猶太文化的標誌,以色列建國後將大衛星放在以色列國旗上,因此大衛星也成為了以色列的象徵,大衛星的形狀是一顆六角星,今天在猶太文化尤其在神秘學中它被使用,在占星術中大衛星也是一個重要的符號,大衛星是猶太傳說和卡巴拉學派最重要的符號,在大多數禮拜堂正門上都有一顆大衛星,在歐洲近兩百年來大衛星,經常被用來放在猶太墓碑上,它已成為猶太人的標誌。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摩西打死一個埃及人,逃往米甸地,米甸祭司把他的女兒給摩西為妻

CCF20140620_00002.jpg 

摩西打死一個埃及人,逃往米甸地

未命名.png 

《聖經·出埃及記》

未命名.png 

摩西

640px-Rembrandt_-_Moses_with_the_Ten_Commandments_-_Google_Art_Project.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埃及新王虐待以色列人,接生婆存留摩西,被埃及公主所收養

 

 

 

 

 

   “埃及新王虐待以色列人,接生婆存留摩西,被埃及公主所收養”,是我第19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故事的內容是《出埃及記》第1~2章:移居埃及的以色列人約瑟死亡後,有一位新王興起統治埃及,他既不認識約瑟,也不認識耶和華,他目睹以色列人生養衆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於是便採取高壓手段,強迫他們作苦工,下令把所有新生的以色列男嬰殺掉,就在這種情勢下,有一個屬於利未支派的以色列人生了一個男嬰,當他三個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把他放在一個蒲草箱內,把箱子擱在尼羅河蘆荻中,後來法老的女兒發現了他,憐愛這個孩子,把他收養了,孩子的親母成了他的奶娘,他得以在以色列人的家裏成長,後來他被送回法老的宮中,法老的女兒給他起名叫摩西,是拉出之意,即從水裏救出。

    在創作構圖上,在金字塔前高大威武的埃及新王,表情嚴厲殘暴的用一隻腳踐踏一個以色列人的頭,被迫害的以色列人男子,趴在有以色列人藍色大衛之星的國旗上,旁邊則是有一個埃及人,手拿著鞭子嚴厲地督促二個背著重物的以色列苦力,另外一個場景是在河邊的蘆荻中,漂浮著一個蒲草箱子,箱子裡有一個希伯來人男孩子,埃及法老的女兒和她的婢女在河邊看見箱子就叫婢女把箱子接過來,後來這個希伯來男孩,做法老王的女兒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摩西之意是”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

    摘錄《聖經·出埃及記》第1~2章,1:1~22”埃及新王虐待以色列人”、2:1~10”收生者敬畏上帝竟存留男子”。

1:1 以色列的眾子,各帶家眷,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
1:2 有流便、西緬、利未、猶大、
1:3 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
1:4 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
1:5 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
1:6 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1:7 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

埃及新王虐待以色列人
1:8 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
1:9 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
1:10 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甚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
1:11 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
1:12 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
1:13 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1:14 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收生者敬畏上帝竟存留男子
1:15 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她們說:
1:16 「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
1:17 但是收生婆敬畏上帝,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1:18 埃及王召了收生婆來,說:「你們為甚麼做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1:19 收生婆對法老說:「因為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人不同;希伯來婦人本是健壯的(原文是活潑的),收生婆還沒有到,她們已經生產了。」
1:20 上帝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1:21 收生婆因為敬畏上帝,上帝便叫她們成立家室。
1:22 法老吩咐他的眾民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裡;一切的女孩,你們要存留她的性命。」

摩西生,藏匿了三個月
2:1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
2:2 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
2:3 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裡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
2:4 孩子的姊姊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2:5 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
2:6 她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2:7 孩子的姊姊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
2:8 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
2:9 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2:10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

    簡介《出埃及記》:《出埃及記》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記》傳統上認為是摩西在曠野完成的第二本書,因此在一些《聖經》譯本如德文《聖經》中,它也簡稱作摩西二書(2. Mose),《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本經書,傳統學者認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這本書提及摩西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奉耶和華之命執筆作記錄,據聖經學者韋斯科特(Westcott)和霍特(Hort)研究,耶穌新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記的經文逾100次,例如耶穌曾經説:「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摩西在西奈曠野執筆寫成出埃及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一年之後,文中所記載的時間與主要人物,包含一段共長145年的時期,從約瑟於公元前1657年逝世至供敬拜耶和華之用的帳幕建立起來為止,主要人物:約瑟亞西納摩西西坡拉葉特羅米利暗亞倫。《出埃及記》大綱被壓迫者在埃及的生活(1章)、拯救者的預備(2-4章)、耶和華懲罰壓迫選民的法老 (5-11章)、逾越節與出埃及(12-14章)、曠野的旅程(15-18章)、在西奈立約(19-24章)、有關崇拜及會幕的指示(25-31章)、盟約的破壞與重定(32-35章)、建造會幕 (35-40章)。耶和華為了拯救名下的百姓脫離埃及人的苦待而施行異能和神跡,他將以色列人組織為自己的子民,作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以及以色列成為一個神治國的早期歷史這一切都是《出埃及記》這本《聖經》的主題,(《出埃及記》19:6)。

    簡介摩西: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等書中所記載的公元前13世紀猶太人的民族領袖,史學界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傳承,摩西五經便是由其所著,按照出埃及記的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在經歷40多年的艱難跋涉,他在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去世了,在摩西的帶領下,希伯來人擺脫了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猶太十誡,並成為歷史上首個尊奉單一神宗教的民族,摩西是紀元前十三世紀的猶太人先知,《出埃及記》前五本書的執筆者,帶領在埃及過著奴隸生活的以色列人,到達神所預備的流著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約旦河與死海的西岸一帶),神藉著摩西寫下《十誡》給他的子民遵守,並建造會幕,教導他的子民敬拜他。

    摩西的家庭背景本來過著游牧的生活,由於鬧飢荒,祖宗雅各就帶著家人移居埃及,幾十年來,以色列人過著安樂的日子,跟埃及人互不相干,可惜好景不常,史書記載說:「那時有一個……新王興起,治理埃及。他對自己的人民說:『你們看,以色列人又多又強,勝過我們了。來,我們要用巧計對付他們,免得他們多起來。』」埃及人想出用苛暴的手段奴役以色列人,又命希伯來的接生婦殺掉所有男嬰,控制他們的人口。但接生婦勇抗王命,以色列人繼續增多。法老於是敕令:「凡初生的男孩,你們都要扔進尼羅河里。」那時,以色列有一對夫婦,暗蘭和約基別不怕王命,妻子約基別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在上帝眼中極美,他們寧願冒險把兒子匿藏,也不肯交出來給法老處死,三個月後,孩子再也藏不住了,摩西的父母把嬰孩放進一個用紙莎草做的箱子里,讓箱子浮在尼羅河上,法老的女兒很快就發現蘆葦叢中的箱子,她打開箱子,看到了孩子,見男孩正在哭,她說:『這是個希伯來人的孩子。』,埃及公主決定收養這個嬰兒,後來摩西貴為王室成員,根據《聖經》記載摩西的姐姐米利暗聰明機智,安排了摩西的生母約基別來乳養他,約基別敬畏上帝,所以把真相告訴了摩西,在古代,孩子的哺乳期通常長達幾年,所以約基別有充分時間教導摩西認識「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這個良好的基礎日後證明對摩西大有幫助,因為他做了法老女兒的兒子之後,就學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聖經》上說摩西說話做事都大有能力。

    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他就殺那埃及人,摩西懼怕法老追殺逃往米甸地居住,在米甸四十年的牧畜生涯,把他磨鍊成謙和的人,雖然摩西自覺力有不逮,但上帝深信他是領導以色列的最佳人選,摩西離開米甸後,就入宮晉見法老,要求他釋放上帝的子民,由於法老心裡剛硬,上帝就降下十場災難,震撼埃及,此前的災禍降臨,法老都無動於衷,即使害怕,也未答應讓摩西帶同以色列人離去,但災禍離去後,法老又反悔,終於在第十場災難重擊之下,埃及的一切頭生的,包括人及家畜全都死去,法老悲痛欲絕,終於容許以色列人離去,可是法老後來卻後悔放走以色列人,於是聽說以色列人在曠野迷路時,就從後追趕,要把以色列人捉回來,傳說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到紅海,向海伸出手杖,紅海便分開一條道路,摩西便帶領以色列民行走這條路逃離埃及人的追捕,當埃及人入水時,耶和華就把紅海的海水回復,使埃及人被淹死於紅海中,。

    簡介以色列國旗:以色列國旗的基本圖案猶太教祈禱者的裹頭巾(塔利特),上飾有藍色大衛之盾,大衛星(Star of David)又稱六芒星、大衛之星、所羅門封印、猶太星等,或稱六角星,是猶太教猶太文化的標誌,以色列建國後將大衛星放在以色列國旗上,因此大衛星也成為了以色列的象徵,大衛星的形狀是一顆六角星,今天在猶太文化尤其在神秘學中它被使用,在占星術中大衛星也是一個重要的符號,大衛星是猶太傳說和卡巴拉學派最重要的符號,在大多數禮拜堂正門上都有一顆大衛星,在歐洲近兩百年來大衛星,經常被用來放在猶太墓碑上,它已成為猶太人的標誌。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埃及新王虐待以色列人,接生婆存留摩西,被埃及公主所收養

CCF20140620_00001.jpg 

摩西誕生摩西,被埃及公主所收養

imagesCA20CN63.jpg 

《聖經·出埃及記》

未命名.png 

s4621229.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所謂”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佛法,乘是指道、船、車有運載之意,”五乘”是運載眾生到善處的五種法門,佛陀依眾生根基不同,為教化眾生,將佛法分為五種,依此五種法門,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佛教把達到一定的果味叫“乘”,五乘佛法是根據修行的五大類根性建立的五層台階,標示著修行所能達到的五種果位,其中,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根據修行者所處境界的不同,可分為世間法和出世法,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出世法,是放棄了世間所有因緣,追求超脫生死境界之法,是佛教通過自修而修他,通過自度而度他,通過自利而利他的展現。

    創作構圖上,在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頭戴帽子身穿袍子的男子,一手提著燈籠另一手拄著拐杖,站在一棟陰森的古老城堡前面,城堡旁邊有棵枯木枯木下方有個埃及之眼,埃及之眼旁有隻矯健的貓在行走,天空上有許多蝙蝠在飛來飛去,在陰森的古老城堡旁寫著“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字。

    簡介「五乘」:乘是道、船、車,運載之義,指運載眾生到善處的五種法門,此處喻諸佛教法猶如舟、車,可運載眾生至所期之果地,有下列數說法︰1.《盂蘭盆經疏》所說的五乘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盂蘭盆經疏》卷上雲(大正39·506b)︰”五乘者,乘以運載為名,五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 此五力有大小,載有遠近。(1)人乘,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道,其猶小艇,才過溪澗。 (2) 天乘,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猶如小船,越小江河。(3)聲聞乘,謂四諦法門。(4)緣覺乘,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 ,皆如大船,越大江河。(5)菩薩乘,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如乘舶過海。” 2.《楞伽經》卷二所舉的五乘︰即天乘、梵乘、聲聞乘、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楞伽經義疏》卷五云(卍續26·231下)︰”天乘者,十善法也。 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 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 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 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觀等諸法。”。3.《華嚴五教章》卷一所說的五乘︰即一乘、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小乘。《大藏法數》卷二十八謂,以一乘實相之法為乘,到達涅槃彼岸,此謂一乘;以六度萬行為乘,出離三界,此謂菩薩乘;以十二因緣為乘,超出三界,此謂緣覺乘;以四諦為乘,超越三界,此謂聲聞乘;以五戒、十善為乘,出離四趣,此謂小乘(即人天乘)。 4.《稱讚大乘功德經》指聲聞乘、獨覺乘、無上乘、種種乘、人天乘︰《稱讚大乘功德經》雲(大正17·911b)︰”諸佛世尊無別作意,為有情類說五乘法,由本願力依法界身,於一切時,從諸毛孔任運流出無量法光,以一妙音等澍法雨於一眾會無量有情,昔來信樂聲聞乘者,聞佛為說聲聞乘法。昔來信樂獨覺乘者,聞佛為說獨覺乘法。昔來信樂無上乘者,聞佛為說無上乘法。昔來信樂種種乘者,聞佛為說種種乘法。昔來信樂人天乘者,聞佛為說人天乘法。”五乘佛法,分述如下:

  1.人乘:人乘主要修習三皈依和五戒十善,心思昏昧的人就讓他學人乘,人乘以三皈五戒為乘,得以出離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歸投依靠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生死苦惱,遠離怖畏,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天乘:天乘能夠達到少欲知足的境界,在充滿誘惑的人世間保持淡定從容,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過四洲而達天界,十善是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道,同時修持禪定學,即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

  3.聲聞乘:聲聞部主要遵循佛教經典,據經斷見思惑,可以修行到羅漢果,聲聞乘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聲聞乘,是遵循佛陀聲聞之教。
  4.緣覺乘:在聲聞乘的基礎上,自己悟道,通過見思習來提高自己的認識,證到辟支佛,證辟支佛即獨覺,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世間一切法皆為緣起,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的,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      5.菩薩乘:就是可以自行化他,證成佛果,能夠推行六度萬行,普度大乘,菩薩乘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涅槃彼岸,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最上乘佛法。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出世法,是放棄了世間所有因緣而追求超脫生死境界之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而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簡而言之,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間來,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聲聞乘就是乘著四諦的教法而證得阿羅漢果,緣覺乘就是乘著十二因緣的教法而證得辟支佛果,菩薩乘就是乘著六度的教法而證得至高無上之佛果。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CCF20140528_00002.jpg 

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陀教化眾生的五種法門

CCF20140708_00002.jpg   

乘是指道、船、車,運載之意,”五乘”是

運載眾生從此岸度至彼岸的五種法門。

未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加行「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荼羅、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必修的法

 

 

 

 

 

 

   “五加行”是藏傳佛教自我修練入門的步驟,只有完成了”五加行”才可以正式開始學習藏傳佛教的內容,練習”五加行”有其前提,就是已經皈依佛教,皈依被看作進門,藏傳佛教是佛教的分支中,唯一宣言可以即身成就的分支,而學習一切即身成就的解脫方法,有一個前提,就是先完成“五加行”,由此可見“五加行”在藏傳佛教當中的重要地位。

   “五加行”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出離心、菩提心,出離心生起後,就會生起想要找個其他的去處,輪迴不是我們的依處,解脫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五加行”修法分為”外四加行”也叫”共同前行”和”五內加行” ,也叫”不共內加行”兩部分,其中”外四加行”包括: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五內加行”包括: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垛,供曼荼羅(獻曼達),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在”四外加行”與”五內加行”中間還有”解脫利益”和”依止上師”兩個修法,這些就是“五加行”修法中的內容,“五加行”中“加行”的意思就是對於密宗正行而言,在修這些正行修法前要修前行,也就是“五加行”,也有的教派稱為”四加行”,名稱不一,所修的內容基本相同,對於一個密宗修行人來說,“五加行”是必須修的法,在漢傳佛教雖然沒有“五加行”的修法,但“五加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出離心、菩提心、積資淨障,也是修每個法門都需要具備的條件。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伸出一隻手,張開他的五個手指,眼睛盯著伸直的四個手指認真察看著,有五條水紋將他環繞住,在他的四個手指上頭,寫著“五加行: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荼羅、上師相應法”等字。

    簡介「五加行」:即「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荼羅、上師相應法」五加行中“加行” ,就是對於密宗正行而言,正行修法就是修無我,可分為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修法,在修這些正行修法前要修前行,也就是五加行,也有的教派稱為四加行,名稱不一,所修的內容基本相同,對於一個密宗修行人來說,五加行是必須修的法,在漢傳佛教雖然沒有五加行的修法,但五加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出離心、菩提心、積資淨障,也是修每個法門都需要具備的條件,當我們的心相續還不夠成熟,各種煩惱罪障都沒有清除,福慧資糧都不夠,這時去修大圓滿等正行法,自然不會有成果的,因此,修正行前,一定要先將心相續修練到適合修正行的條件才行,五加行的修持就是為達到調節心相續,使之適宜修正行的目的,調節要經過次第首先是要轉變心念,一般世間人都是把時間精力投入在追求健康、財富、地位等等上面,沒有出離心,任何的貪戀都象鉤子一樣把我們鉤在輪迴中不得解脫,因此,首先要轉變這顆貪欲心,生起出離心,要想解脫輪迴,首先要有出離心,放下貪欲心,出離心就生起,放不下貪欲心出離心就沒辦法生起,它們兩個不可能同時存在,就象黑天與白天不能同時存在一樣。五加行中五內加行的內容:

    第一、皈依:就是皈依三寶,依靠三寶之意,在藏文來說,皈依就是”趨向請求救護”之意,需要皈依乃因六道輪迴就像是痛苦的大海,痛苦是無量無邊的,六道的流轉也是無窮無盡的,因此,應想辦法從輪迴的大海中超脫,尋求救護的對象,應該是本身已經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痛苦與束縛,並且具有救拔眾生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能力,弘願與慈悲,沒有人我親疏的分別,才是值得皈依的對象,唯一具有能力可以的對象,只有佛陀,佛陀所說能夠解脫痛苦的方法就是正法,持守並且延續教法之人,即是所謂的三寶,解脫唯一只有依靠三寶,皈依是一切修法的基礎,皈依了以後,所做的一切斷惡行善,聞思修行,才能真正成為菩提之因,五加行的第一個不共同內加行修法就是歸依,走上解脫成佛之路。
  第二、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應先生起悲心,悲心從能夠了解其他眾生的痛苦,進一步能夠體會其他眾生的痛苦,甚至能夠感受到,設身處地的明白其他眾生的痛苦,產生極為想要幫助對方脫離痛苦的意願,然後在此基礎上,希望不僅是消除其他眾生的痛苦,更希望能夠根本消除其他眾生的痛苦,要達成此目地,必須成佛,決心修持菩薩道,以利眾生,就是所謂的發菩提心。在佛教看來,每一個眾生無一不做過我們的母親,而且是無數次的做過自己的母親,當我們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不會只想自己從輪迴苦海中解脫,會想要讓所有的如母親的眾生都能解脫,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就是通過五加行中的菩提心的修法生起的,發菩提心具有兩方面特質:一為以眾生為對象,體會眾生的痛苦,而生起菩提心;另一方面是為了拔除眾生痛苦之故,志求佛果而生起菩提心,有此追求之後,當授菩提心戒,受完菩提心戒後,應當守持菩提心戒,菩提心的共通學處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願菩提心之學處為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第三、金剛薩埵:菩提心修好後,還要修金剛薩埵百字明修法,消除罪業,自無始以來,我們造了很多罪業,要想生起證悟無我的智慧,必須要先將這些罪業透過懺悔清除乾淨,眾生本具有佛性的,但罪業把佛性的智慧給遮障住了,通過五加行中金剛薩埵百字明修法來清淨這些罪業,淨除罪障的方法,可分為共通與不共兩種,共通的淨除罪障方法,像是頂禮、繞行寺廟或佛塔、向三寶陳述罪過,並且懺悔所做,或者向上師、善知識發露懺悔、唸誦經典等,不共的淨除罪障方法,在密乘中主要是為金剛薩埵觀誦,金剛薩埵是具有能夠消除一切眾生罪業,任何人觀修金剛薩埵的形象,唸誦其咒語,都能夠得到金剛薩埵的願力加持,在自己的頂上觀想有一朵蓮花,花上有月輪,月輪墊上安住金剛薩埵,金剛薩埵的心間有極為圓滿的月輪,月輪的中央有「吽」字,「吽」字的周圍環繞百字明的咒幔,觀修金剛薩埵的形象時,應當了知金剛薩埵之身如水月一般,沒有實體,卻內外明淨,猶如水晶,是光蘊之身;不可觀想為如同繪畫、雕塑的形象,亦非為血肉之軀。然後在這樣的觀想狀態中,唸誦百字明咒,在唸誦百字明咒時,也要觀想金剛薩埵身中的百字明咒幔旋轉,專注在如是的觀想中做唸誦,在思惟方面,也要保持著後悔前世今生所做的一切罪業,並且悔過今生至今所做的過錯,為了淨除罪障,祈請金剛薩埵賜予加持與成就。
一般而言,懺悔應當具足四力。四力中的第一項就是依止力,上述觀修金剛薩埵就是極為殊勝的依止力;四力懺悔的第二項就是拔除力,也就是如上所說看待自己過去所造的罪業,如同服食毒藥一樣,以強烈的後悔之念來懺除罪孽;觀修本尊心間的咒幔,並且唸誦百字明咒,即是四力懺悔的第三項,也就是所謂的對治力;四力懺悔的第四項就是誓不再犯力,也就是內心承諾立誓不再重犯過去所造的罪業。懺悔時應具足四力而作懺悔。四力懺悔不只是應用在密乘懺罪的法門中,顯宗經部的懺罪法門也必須具足四力而懺悔,像是對於佛像、佛塔或是如同金剛座的偉大聖地,作為對象來進行懺悔,是為依止力;頂禮、繞行塔廟等等,是為對治力;對於無論是記得或忘失的罪業,心生後悔,是為拔除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誓不再犯,是為永不再犯力。罪業本身沒有任何的優點,唯一的好處是罪業可以懺除,因此,我們應了解自己的罪業和過患,如是真切懺悔。別解脫戒、菩提心戒、密乘戒的違犯,各有不同的懺悔還淨之儀規和方法,應依照個別律儀所說而懺悔還淨。然而能夠淨除上述三種律儀的違犯罪業之殊勝法門,即是此中所說金剛薩埵的觀誦儀軌。
  第四、供曼荼羅: 五不共加行之四是供曼荼羅,清淨完罪業就需要資糧,資糧不足也不具備因緣證悟,就象要去一個地方,沒帶夠食物,半路就倒了,到不了目的地,要生起證悟空性的智慧也需要圓滿資糧,五加行中曼查羅的修法,就能達到積累資糧的目的,不論是世間法或出世法,福德都極為重要,有福德的話,世間法或出世法都能夠成就,沒有福德即使勤苦的去求取,也不能成功,因此,福德資糧十分重要,福德是由善行而來,佛教中,善行包括虔敬供養三寶,對下慈悲布施眾生等善行,上述所說是屬於共通性的積聚福德資糧,佛教的顯宗和密乘都有各種不同積聚福德資糧的法門,而供曼荼羅法門,主要是以自己澄淨的心意,發自肺腑,運用觀想,納取三千大千數目之世界,每一世界以須彌山與四大部洲為主的一切器世間與情世間之美好供養上師、三寶,以澄淨的心意納取三千大千世界,要以整體的宇宙觀奉獻世界、宇宙中的一切美好,曼荼羅可使用任一材質的曼荼羅盤,無論是任何材質所擺設的堆聚,都只是我們獻曼達時的觀想代表,對於這些材料器具,都要整潔、美觀,在擺設堆聚時就要以佛教的宇宙觀,廣大的奉獻宇宙一切美好,而一般所說的宇宙觀範圍只在於佛教所說的南瞻部洲之內,獻曼荼羅的方式分別有三十七供與三身曼荼羅等等的不同,三十七供主要是在曼荼羅盤上擺設三十七個堆聚,必要時使用代表鐵圍山的鐵圈來實地進行,以供獻三十七個堆聚為整體的曼荼羅計數為一次,如果累積遍數成千上萬,視為三十七供,三身曼荼羅分為化身曼荼羅、報身曼荼羅及法身曼荼羅,一般來說,三十七供曼荼羅是口誦一個世間的結構與妙好,範圍從單獨一個世界到三千大千世界皆可觀想圍供。但是在化身曼荼羅時,必須特別觀想所供養的範圍含攝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供養,如同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化身佛,是在曼荼羅盤上擺設須彌山、四大部洲、日及月為表徵的七個堆聚,稱為化身曼荼羅,報身曼荼羅是以觀想緣取毘盧遮那佛為主的不可思議且超越思量的五方佛淨土,然後在曼荼羅盤上擺設五個堆聚作為表徵而奉獻,法身的境界超越形象、顏色、方位、範圍、高低、大小等等,所以在獻法身曼荼羅時,只在曼荼羅盤表面擺設一個堆聚作為表徵,內心思惟這就是向法身佛作供獻,稱之為法身曼荼羅。在奉獻上述所說三身曼荼羅時,首先,左手持曼荼羅盤,內心觀想以三千大千世界作為供養,然後在曼荼羅盤表面擺設七個堆聚;接著供獻報身曼荼羅時,內心觀想五方佛淨土作為供養,在曼荼羅盤上擺設五個堆聚;供獻法身曼荼羅時,內心觀想法身境界作為供養,在曼荼羅盤表面擺設一個堆聚。最後思惟作為供獻之故,向前方傾倒,完成三身曼荼羅一遍,如是累積遍數。

    第五、上師相應法: 五不共加行之五是上師相應法,以上這些因緣都具足後,修密法還有金剛上師的加持,密法的修持中,沒有上師的加持是沒有辦法證悟的,五加行中第五個加行就是上師瑜珈的修法,通過這個修法就能得到上師的加持,如果從人身難得一直到曼荼羅的修法都修圓滿了,修上師瑜珈就可能開悟的,在修到上師瑜珈中間剛好往生了,修得好的人,可以往生到蓮師的刹土,在那裡可以得到密法的灌頂傳承繼續修密法,很快就能成就,上師相應法是密咒金剛乘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正法妙道的功德,都是依於弟子對於上師的虔信,以及上師對於弟子的悲心攝受,才能產生如是功德。因此,如何依止上師,觀修上師,祈請上師是很重要的,諸佛菩薩雖然存在,但是我們沒有能力親自見到,無法產生關聯,所以必須要有一位代表諸佛菩薩的上師給予指引,這樣的上師,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諸佛菩薩示現成為具有人身的代表,如果身為弟子的人可以完全虔信依止自己的上師,上師也能夠如是悲憫攝受這位弟子,也就是藉由依止上師,使上師的功德在自己心緒中產生,所謂依止上師,為寄望上師,所謂依止,因為寄望所以虔誠依止,具德的上師都是發心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的,因弟子對上師心存虔誠信心的緣故,上師較為能夠利益救拔對親近的弟子,過去不論是印度、西藏、漢地的一切密咒金剛乘的成就者,都是依於上師得到加持而成就,所以應當明白密咒金剛乘的修持上,師徒的關係不可隨便地正式成立,務必謹慎,一旦正式成立上師與弟子的師徒關係後,就要如理如法的依止遵循,也就是一旦正式依止後,一旦自己依止了「具足三恩根本上師」之後,就應當恭敬承事,與上師保持良好的互動,在與上師和諧一心之上,密乘的法門修持也包括有以上師作為心意相應練習的對象,這樣的方式稱為上師相應法。

  以上這些就是五加行的全部修法了,五加行的修法全部修行圓滿,修無我空性智慧的因緣就基本具足了,到時修大圓滿,大手印或者禪宗等等修法就能很容易修起來了。

  簡介「四不共加行」:是指「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上師相應法」,四不共加行簡稱「四加行」,是金剛乘一切大法的基礎,是必備的基本功,「加行」就是將進入佛法之流,轉凡心向道的先前準備,「四加行」分為「四共加行」與「四不共加行」,進入不共加行之前,必須先修四共加行:「人身難得」、「諸法無常」(生命無常)、「因果業力」(因果不虛)、「輪迴過患」(輪迴是苦)--此乃三乘共有,即小乘、大乘、金剛乘共同奉行的教理,四共加行旨在改變顛倒的想法、糾正扭曲的認知,進而堅固學佛的信心,不共加行依序為「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以及「上師相應法」,這是藏傳金剛乘要求弟子做的特殊基本功,皈依發心,淨除罪障,累積資糧,增益信心,從法王、仁波切、出家男女眾到在家居士,依傳統是實修一切密乘大法前必備的基礎,藏傳四大教派,都有各自傳承的「四不共加行」,項目、精神都相同,但儀軌和觀想內容則有別。

    簡介「三乘四共加行」:是”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這是佛家對生命本質的四種知見,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分述如下:

  一、人身難得:輪迴乃根據業力因果,生而為人並不表示來世繼續為人,人身之難得,寂天菩薩說:「人身珍貴難得,色身似法舟,可渡生死苦海,若未用在見道上,一旦失去想再獲得就不容易了。」雖然眾生皆具成佛覺性,但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成就佛果,人身之可貴在於此乃成佛之基,善加珍惜精進,可解脫輪迴,若用來追求名利物慾,則無珍貴可言。

  二、生命無常:生命是一種現象,它必隨因緣聚散而生滅,因此無常非永恆,眾生輪迴亦然,各種條件因緣聚合,便投胎受生,只要有生必定有死,萬物成住壞空皆非永恆,無常如影隨形,既然已是必然不可免的事實,則如何超越無常,體察一切現象背後的究竟真理,進而了悟諸法實相,達到心之永恆境界,正是學佛的目的。

  三、輪迴是苦:輪迴皆苦,除了地獄道、畜牲道,生而為人,眾苦不勝枚舉,生的苦,帶業受生,此生的禍福窮通,與宿業因果息息相關,生是迷惑,輪迴的開始,更是滅亡的因,老的苦,雞皮鶴髮,臉皮枯皺,身體各部機能退化,每過一天,就接近死亡一步,病的苦,病痛折磨,死的苦,被迫與所愛至親骨肉分離,經歷無數次生死輪迴,受制於隔陰之迷,人們都忘記死亡經驗,無法轉為智慧,還有求不得苦,夢寐以求的,總是落空,即使求得又豈可免去患失之苦,男歡女愛,天倫親情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即所謂冤家路窄,惡緣交迫之下,飽受嫉妒,瞋恨的煎熬,還有七情六慾熾盛的苦,明知如夢幻泡影,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唯有了解空性、超越輪迴,才是永恆的究竟大樂。

  四、因果不虛:行為的結果稱為業,可分善業、惡業、無記業(非善非惡),惡業略分十種,身業有三:殺、盜、邪淫;語業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業有三:貪、瞋、邪見。就殺生而言,一切眾生均為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或眷屬,就因果業報而言,殺人罪業之深,足墮地獄,刻意殺害一隻螞蟻,也將墮為蟻身五百世,除了殺害眾生色身外,貽誤眾生法身慧命,則是更嚴重的殺生。就偷盜而言,指竊取他人財物,而在金剛乘最應戒慎的偷盜便是盜法,未經上師傳法而修,未得上師允許自行翻閱法本,未經上師允許而妄自傳法,此罪業果報十分嚴重。就邪淫而言,在家居士不得與配偶外之異性有染,亦不應非時,非地,非處行淫,亦不應縱慾過度,情欲是欲望能量的展現,可透過修持,轉化為智慧。就妄語而言,未證果而妄言已證,是為大妄語,其他如謊言欺騙等,亦屬妄語。就兩舌而言,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就惡口而言,以惡毒之言傷人,毀謗佛法僧三寶,尤其嚴重。就綺語而言,講不合禮的話取悅人,譬如黃色笑話,最大的綺語就是不尊敬三寶的話。就貪欲而言,眾生因無明,不瞭解空性,而執著「我」這主體,與萬物客體皆為實有,為滿足無始來的貪欲習氣故造惡業,貪欲人皆有之,但切莫習以為常。就瞋恨而言,憤怒往往與嫉妒相生,與慈悲相違,且具傷害性,行菩薩道者應戒除此過。就愚癡邪見而言,對佛法抱持錯誤認知,或與佛法有所抵觸,與真理相違背的見解,都稱為邪見。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加行「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荼羅、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必修的法

CCF20140522_00001.jpg 

五加行「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供曼荼羅、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必修的法

 

CCF20140708_00003.jpg 

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的特色之一

images.jpg imagesCAHYL4TN.jpg

藏傳佛教非常重視學習的次第步驟

imagesCASSTYRS.jpg 

藏傳佛教舉行的大型法會

20140105_N58A4828ok_s.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乘四共加行「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佛教對生命本質的四種見解

  

 

 

 

 


  所謂"三乘四共加行"是指「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這是佛家對生命本質的四種知見,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加行”,就是以自利利他的心,不斷增加"身口意"善行,這是進入佛法修持之前,轉凡心向解脫道的準備工作,另外還有所謂的"四不共加行",是指「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上師相應法」,這是藏傳金剛乘要求弟子做的特殊基本功,皈依發心,淨除罪障,累積資糧,增益信心,從法王、仁波切、出家男女眾,到在家居士,是修一切密乘大法前必備的基礎,然而修持"四不共加行"之前,必先觀修"四加共行"。
  創作構圖上,有一堵牆中間有個鐵欄杆的小門連接著,一個小孩雙打抓住上了鎖的鐵欄杆門,期盼著望向牆外明媚的太陽與飛鳥,小孩站立的牆內是一片草叢樹林間,在樹旁寫著“三乘四共加行: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等字。

    簡介「三乘四共加行」:是”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這是佛家對生命本質的四種知見,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分述如下:

  一、人身難得:輪迴乃根據業力因果,生而為人並不表示來世繼續為人,人身之難得,寂天菩薩說:「人身珍貴難得,色身似法舟,可渡生死苦海,若未用在見道上,一旦失去想再獲得就不容易了。」雖然眾生皆具成佛覺性,但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成就佛果,人身之可貴在於此乃成佛之基,善加珍惜精進,可解脫輪迴,若用來追求名利物慾,則無珍貴可言。

  二、生命無常:生命是一種現象,它必隨因緣聚散而生滅,因此無常非永恆,眾生輪迴亦然,各種條件因緣聚合,便投胎受生,只要有生必定有死,萬物成住壞空皆非永恆,無常如影隨形,既然已是必然不可免的事實,則如何超越無常,體察一切現象背後的究竟真理,進而了悟諸法實相,達到心之永恆境界,正是學佛的目的。

  三、輪迴是苦:輪迴皆苦,除了地獄道、畜牲道,生而為人,眾苦不勝枚舉,生的苦,帶業受生,此生的禍福窮通,與宿業因果息息相關,生是迷惑,輪迴的開始,更是滅亡的因,老的苦,雞皮鶴髮,臉皮枯皺,身體各部機能退化,每過一天,就接近死亡一步,病的苦,病痛折磨,死的苦,被迫與所愛至親骨肉分離,經歷無數次生死輪迴,受制於隔陰之迷,人們都忘記死亡經驗,無法轉為智慧,還有求不得苦,夢寐以求的,總是落空,即使求得又豈可免去患失之苦,男歡女愛,天倫親情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即所謂冤家路窄,惡緣交迫之下,飽受嫉妒,瞋恨的煎熬,還有七情六慾熾盛的苦,明知如夢幻泡影,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唯有了解空性、超越輪迴,才是永恆的究竟大樂。

  四、因果不虛:行為的結果稱為業,可分善業、惡業、無記業(非善非惡),惡業略分十種,身業有三:殺、盜、邪淫;語業有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業有三:貪、瞋、邪見。就殺生而言,一切眾生均為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或眷屬,就因果業報而言,殺人罪業之深,足墮地獄,刻意殺害一隻螞蟻,也將墮為蟻身五百世,除了殺害眾生色身外,貽誤眾生法身慧命,則是更嚴重的殺生。就偷盜而言,指竊取他人財物,而在金剛乘最應戒慎的偷盜便是盜法,未經上師傳法而修,未得上師允許自行翻閱法本,未經上師允許而妄自傳法,此罪業果報十分嚴重。就邪淫而言,在家居士不得與配偶外之異性有染,亦不應非時,非地,非處行淫,亦不應縱慾過度,情欲是欲望能量的展現,可透過修持,轉化為智慧。就妄語而言,未證果而妄言已證,是為大妄語,其他如謊言欺騙等,亦屬妄語。就兩舌而言,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就惡口而言,以惡毒之言傷人,毀謗佛法僧三寶,尤其嚴重。就綺語而言,講不合禮的話取悅人,譬如黃色笑話,最大的綺語就是不尊敬三寶的話。就貪欲而言,眾生因無明,不瞭解空性,而執著「我」這主體,與萬物客體皆為實有,為滿足無始來的貪欲習氣故造惡業,貪欲人皆有之,但切莫習以為常。就瞋恨而言,憤怒往往與嫉妒相生,與慈悲相違,且具傷害性,行菩薩道者應戒除此過。就愚癡邪見而言,對佛法抱持錯誤認知,或與佛法有所抵觸,與真理相違背的見解,都稱為邪見。
  簡介「四不共加行」:是指「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上師相應法」,四不共加行簡稱「四加行」,是金剛乘一切大法的基礎,是必備的基本功,「加行」就是將進入佛法之流,轉凡心向道的先前準備,「四加行」分為「四共加行」與「四不共加行」,進入不共加行之前,必須先修四共加行:「人身難得」、「諸法無常」(生命無常)、「因果業力」(因果不虛)、「輪迴過患」(輪迴是苦)--此乃三乘共有,即小乘、大乘、金剛乘共同奉行的教理,四共加行旨在改變顛倒的想法、糾正扭曲的認知,進而堅固學佛的信心,不共加行依序為「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獻曼達」以及「上師相應法」,這是藏傳金剛乘要求弟子做的特殊基本功,皈依發心,淨除罪障,累積資糧,增益信心,從法王、仁波切、出家男女眾到在家居士,依傳統是實修一切密乘大法前必備的基礎,藏傳四大教派,都有各自傳承的「四不共加行」,項目、精神都相同,但儀軌和觀想內容則有別。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乘四共加行「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

~是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佛教對生命本質的四種見解

CCF20140522_00000.jpg 

三乘四共加行「人身難得、生命無常、輪迴是苦、因果不虛」是小乘、大乘、金剛乘

三乘佛法共同的基礎,佛教對生命本質的四種見解

CCF20140708_00000.jpg 

 

「四加行」分為「四共加行」與「四不共加行」,

進入不共加行之前,必須先修四共加行

    j1087-1.jpg  135148~1.JPG

人身難得,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成就佛果

images.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修行者最根本的戒律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陀以此教導弟子,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不只出家眾,連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也應該遵守,受戒的目的,是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高尚完美的品德,並且為其他眾生帶來快樂和幸福,皈依三寶後,便應該受持五戒,五戒的內容是: 1.不殺生,即不害眾生的生命,眾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眾生的慈悲心,親自殺生固然不可,即使是間接的也不可。2.不偷盜,自己不應得的東西,不論是一針一線,都不可以任意拿取,不偷盜的範圍應推廣到不能欺騙顧客,不能隱瞞賦稅,不能拾遺不報,不能協助劫盜等。3.不邪淫,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徒,可以有正式的配偶,過正常的夫婦生活,除此之外,都算是邪淫,凡是助長或助成邪淫發生的地方如妓館娼寮,都一律嚴禁進入。4.不妄語,所說的話要誠實,有根據,否則是犯戒,因此欺騙別人,如沒有聽到的說聽到,沒有看到的說看到,任意顛倒是非,都犯妄語戒。5.不飲酒,酒精會使人精神和意志迷亂,所以佛陀不許弟子飲酒,有防範過失的作用,一個平時操行嚴謹的人,只要醉酒也會失態,做出不當的行為,所以不但不許自飲,亦不許勸他人飲酒,更不許做有關的買賣。上述的五戒,前四戒叫做「根本戒」,第五戒有防範的作用,故稱為「護戒」。

    創作構圖上,在遼闊的天空中,一個女子戴著一個降落傘,身上被五條繩子綑綁牽制著,站立在一片大樹葉上,在那一片大樹葉旁寫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字。

    簡介「五戒」:佛陀菩提樹下悟道後,即開始教導五戒,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不殺傷生命,不偷盜是不盜取別人的財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婦以外的淫事,不妄語是不說欺誑騙人的話,不飲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類及毒品,佛陀以此教導弟子,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不只出家眾,連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也應該遵守,五戒的內容為:
  一、不殺生戒:即不害眾生的生命,眾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眾生的慈悲心,親自殺生不可,即使是間接的也不可,所謂間接殺生,範圍很廣心存殺害的動機,發明或裝置殺害的器械,教唆別人進行殺害,甚至令到別人不想生存等等,都包括在內,不殺生有五個條件構成違犯離殺生戒:
對像是有生命者;知道是有生命者;存有殺意;致力去殺;對象被殺死。

    二、不偷盜戒:自己不應得的東西,不論是一針一線,一分一角,都不可以任意拿取,不偷盜戒的範圍應推廣到不能欺騙顧客,不能隱瞞賦稅,不能拾遺不報,不能協助劫盜等等,不偷盜有五個條件構成違犯離不與取戒:有主之物;明知是有主之物;存有盜心;以各種方法取;該物被取離原處。  

    三、不邪淫戒: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徒,可以有正式的配偶,過正常的夫婦生活,除此之外,都算是邪淫,構成違犯不邪淫戒的四種條件:行淫的對象,其中包括男人與二十種女人行不淨法(其中包括母親守護女、父親守護女、父母親守護女、兄弟守護女、姐妹守護女、親戚守護女、家系守護女、法守護女、有丈夫守護女、買得婦、樂住婦、雇住婦、衣物住婦、水得婦、鐶得婦、婢取婦、執作婦、俘虜婦、暫住婦、罰護女)和女人與十二種男人中的一種男人行不淨法(其中包括母親守護男、父親守護男、父母親守護男、兄弟守護男、姐妹守護男、親戚守護男、家系守護男、法守護男、有妻子守護男、兩種已婚的男人、罰護男);清醒地覺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種女(男)人行不淨法;以種種方法行不淨法;如果男人與女人的口、生殖道或肛門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如果女人與男人的口、男根和肛門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一般而言,「邪淫」是超過社會善良習俗之外的性關係,此一戒律依據時空背景不同會有部分的偏移,是不允許強姦、嫖妓、性氾濫、重婚、外遇等情事,此外,凡是助長或助成邪淫發生的地方如妓館娼寮,都一律嚴禁進入。
    四、不妄語戒:所說的話要誠實,有根據否則是犯戒,欺騙別人,如沒有聽到的說聽到,沒有看到的說看到,任意顛倒是非,都犯妄語戒,所謂妄語包括說謊、顛倒是非、是說成不是、不是說成是、誇大、兩舌、搬弄是非、對某人如此說對另一人又那般說、惡口、罵人、毀謗中傷人、綺語、有動機、有私心地說好話、或說無用的廢話、不妄言。妄語也分三種程度: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運用傳教的方式來說謊、得利等於利用他人的惻隱之心,是最大的罪過,稱為大妄語,而一般生活中因利害關係而說謊則為小妄語,至於方便妄語的程度最輕,即是一般所謂的善意的謊言,為他人著想而說的謊,如醫生顧及絕症病人的接受性而選擇隱瞞真實病情。
  五、不飲酒戒:酒精會使人精神和意志迷亂,所以佛陀不許弟子飲酒,有防範過失的作用,一個平時操行嚴謹的人,只要醉酒也會大失常態,做出不正當的行為,所以不但不許自飲,亦不許勸他人飲酒,更不許做有關的買賣。
  上述的五戒,前四戒叫做「根本戒」,第五戒有防範的作用,故稱為「護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不飲酒」~佛教修行者最根本的戒律

10307366_799426026736297_6660929907099249688_n.jpg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佛教修行者最根本的戒律

10374068_828063927205840_1168752303879592561_n.jpg 

五戒與十善

未命名.png 

佛教非常重視戒律

imagesCACDFYC9.jpg  imagesCACKG7A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佛陀對人覺知世界做的分析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來自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這些都是人與物媒介的根本,稱爲六根,從六根接觸的物稱爲六塵,眼根所見的顔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嘗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是法,稱爲六塵,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産生判別與記憶稱爲六識,六根是六識用來接觸六塵的工具,色聲香味觸法,最早出現在《雜阿含經》中,是佛陀對人的覺知世界所做的分析,又稱塵境,前五樣是透過人的五種感官而來的,分別是眼(觀色-物質現象)、耳(聽聲)、鼻(香臭)、舌(味覺)、身(冷熱軟硬等觸覺),而法塵則由意根(腦子)來互動,由於眾生緣感之六塵六識無法分割,一合和相,因此建立起菩薩的六度萬行,為圓滿解脫法。

    創作構圖上,在雨中,有一對男女站立在一片大荷葉上,面對面閉著眼嘴巴相互接近將要觸碰,在上頭的荷葉上冒出一隻大兔子的頭,瞪大雙眼看著他們二個人,在二旁分別寫著“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等字。

    簡介「六識」: 的分類法之一,為六種感官認知的功能,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與六根六塵合稱為十八界,唯識學派則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稱為八識,《雜阿含經》將識蘊分為六者,即六識,部派佛教,如說一切有部等,多以六識立說,大乘經典中,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只列出六識,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清辨等中觀論師只立六識,現代佛教研究者,如印順等人,認為八識學說為大乘佛教後期才被提出。

    簡介「六塵」:眼睛所看到的景色稱為色塵、耳朵所聽到的音聲稱為聲塵、鼻子嗅到的香味臭味等稱為香塵、舌頭接觸到的酸甜苦辣味等稱為味塵、身體所接觸到的軟硬冷熱觸覺等稱為觸塵,及末那識所接觸到的覺受譬如漂亮或醜惡等稱為法塵,「塵」就是塵垢,具有染污的涵意,六塵有內六塵、外六塵之分,吾人之眼、耳、鼻、舌等六根相應於六塵而升起六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譬如「喜愛這、不喜歡那」等,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大賊。

    簡介「六根」:包括六個感官器官),為二十二根之一,有些佛教部派認為沒有實體,不立為,去除意根,將其餘眼、耳、鼻、舌、身五者,合稱五根,色聲香味觸法,最早出現在雜阿含經中,是佛陀對人覺知世界所做的分析,又稱塵境,前五樣是透過人的五種感官而來的,分別是眼觀色-物質現象、耳聽聲、鼻香臭、舌味覺、身冷熱軟硬等觸覺,法塵則由意根腦子來互動,法塵即為前五種感官與前五種塵境,互動後產生五種經驗,識在腦子整合後,所產生的三際現在、過去、未來,認知意識或稱為第六識,因各人長久以來經驗習性認知業識的不同,同一情境每人個個感受不同,循業所見聞覺知不同,各人於業識中順逆感受各不相同,順時沾沾自喜,逆時怨天尤人,苦樂不定,煩惱四起,影響自己也影響別人,解脫必須於順逆流轉中不生煩惱,才是真解脫。

    簡介「十二處」:六根六塵合稱為十二處,處是出生之義,即由六根六塵出生六識,處又譯為入,入處,意為感覺的感官基礎、媒介和對象等佛教術語,緣生心所法的一切境可分為所依六內處和所緣六外處,合稱十二處,《大毘婆沙論》記載「處」有十二種含義:“問何故名處。處是何義。答生門義是處義、生路義、藏義、倉義、經義、殺處義、田義、池義、流義、海義、白義、淨義是處義。應知此中生門義是處義者。如城邑中出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如是所依及所緣內。出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生路義是處義者。如道路中通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如是所依及所緣內。通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藏義是處義者。如庫藏中有金銀等寶物積集。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心、心所諸法積集。倉義是處義者。如篅倉中有稻麥等諸穀積集。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心、心所諸法積集。經義是處義者。如織經上編布諸緯。如是所依及所緣上。遍布種種心、心所法。殺處義是處義者。如戰場中斷百千頭令墮於地。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無量種心、心所法。為無常滅之所滅壞。田義是處義者。如在田中有無量種苗稼生長。如是所依及所緣內。生長種種心、心所法。池義是處義者。如有問言。水從何池出。何處道不通。何處攝世間。苦樂等皆盡。世尊告曰。眼耳鼻舌身。意及諸餘處。此攝名及色。能令無有餘。水從此池出。此處道不通。此處攝世間。苦樂等皆盡。流義是處義者。如有問言。諸處將流泄。以何能制防。若從彼已流。誰復能偃塞。世尊告曰。諸處將流泄。正念能制防。若從彼已流。淨慧能偃塞。海義是處義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有情類以眼為海。現前諸色是彼濤波。於色濤波自製抑者。能度眼海。得免洄澓邏剎裟等種種嶮難。乃至意法廣說亦爾。白義是處義者。謂眼等處麁顯明了。淨義是處義者。謂眼等處貞實澄潔。是謂生門乃至淨義。”

    六內處即六根,六外處也叫六塵,六內處包括:,六外處:,《大毘婆沙論》稱:十二處是以自性而立,六內處是所依,六外處是所緣,《雜阿含經·三一九經》定義了一切境就是十二處: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大毘婆沙論》據此經文宣稱:一切法性都攝入在十二處中,而施設的四諦五蘊十八界名色等差別法門,但有文而無義,唯十二處教最上勝妙。

    簡介「十八界」:佛教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分成三大類別:六根六塵六識,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最為佛教論師所重視。《雜阿含經》定義了十八界:“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緣種種觸生種種,緣種種受生種種。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十八界分為六根界、六塵界和六識界:

    六根界:能見之根,名為眼界。能聞之根,名為耳界。能嗅之根,名為鼻界。能嘗味之根,名為舌界。能覺觸之根,名為身界。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

    六塵界:眼所見一切色境,名為色界。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鼻所嗅一切香氣,名為香界。 舌所嘗一切諸味,名為味界。觸即觸著,身所覺冷煖細滑等觸,名為觸界。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

    六識界(六轉識):識依眼根而能見色,名眼識界。識依耳根能聞諸聲,名耳識界。識依鼻根能嗅諸香,名鼻識界。識依舌根能嘗諸味,名舌識界。識依身根能覺諸觸,名身識界。識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名意識界。

    十八界的體性:1.其中的六根中前五根,再加上六塵代表的是代表了物質層面的色法。2.其中的六識,再加上六根中的最後一個意根則是代表了精神層面的心法。3.代表世間的十八界法,六根、六塵、六識皆是因緣和合、生住異滅,因緣而生、因緣而滅,都是無常、苦、空、無我,非真實的法。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佛陀對人覺知世界做的分析

CCF20140520_00006.jpg 

六識、六塵是佛陀對人覺知世界做的分析

CCF20140708_00004.jpg   

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佛教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分成三大類別

imagesCABO7N47.jpg     

六根六塵的關係

imagesCAESVQH6.jpg imagesCANDE1XX.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饒益諸有情~利益眾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利益眾生,”饒益”就是使人受利之意,”有情”就是眾生之意,南朝宋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广演慈悲,饶益众生。”《敦煌变文汇录·譬喻经变文》:“恨你在生之日,悭贪疾垢,日夜只是算人,无一念饶益之心,只是万般损害。”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你为饶益众生,舍得将自己作践。”南朝宋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廣演慈悲,饒益眾生。”有情或有情眾生,譯為薩埵、薩多波,舊譯為眾生或稱為含識,即一切有感情、有見聞覺知之生命,相對於有情,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稱為非情或無情,由於有情眾生的差別不同,由無數不同的業,就形成無數不同種類的眾生。

    創作構圖上,在一個溫暖舒適的屋子裡之意,有二個女子相互慰藉的擁抱在一起,中間還有一隻可愛的貓咪探出頭來,屋外有美麗的彩虹,和太陽映照著,窗邊坐著一隻貓咪看著窗外美麗的彩虹,在一片明亮的窗戶旁邊,冒出一位頭戴高帽,手上握住一根大火柴棒,腳踏著一葉扁舟,面帶笑容的男孩,而在那二位相擁的女子站立的地毯上寫著“饒益諸有情”的字樣。

    簡介「饒益諸有情」:”饒益”就是使人受利之意,”有情”就是眾生之意,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利益眾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考慮的是利他,修學大乘佛法的人,自從發了菩提心以後,唯一的工作,就是直接或間接地饒益有情,大乘佛法一再強調自輕他重,只要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都應該瞭解並修持這個修法,菩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完全不考慮自己,因為菩薩已經真實地證悟了空性,所以不會有太大的痛苦,即便有也不會退轉,學習大乘佛法的積極性永遠也不會受到損壞,只要對眾生有利,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是真正的利他心,沒有絲毫的自私動機,否則就不叫大乘佛法,符合大乘佛法的所有言行舉止,都應從純粹的利他心出發,無論通過哪種表達方式,只要有自私心的成分,就不能稱為大乘佛法,就菩薩而言,已經證悟了無我空性,對他來說,名利、錢財等等都是可有可無的過眼雲煙,即使在名利、地位、身體等任何方面受到損害,菩薩也根本不會像凡夫那樣受到很嚴重的傷害,不會妨礙他利益眾生的事業。饒益眾生的方法各式各樣,大概可以歸納為”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多”,《入行論》中講得非常透徹,在”六度”裡面,包含了很多利益眾生的方法,佛經上說”六度”當中的每一度,都分為三種,佈施也不例外,有法佈施、財佈施、無畏佈施三種,其中的法佈施、無畏佈施,又可以分為很多種,這些都是饒益眾生的方法。而想真正具足”六波羅蜜多”,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發菩提心。第二個,是要證悟空性,做任何事,都應在證悟空性的前提下進行。第三個,是要有迴向,迴向的意思是把善根送給眾生,在藏文裡迴向和贈送同意語。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饒益諸有情~利益眾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

CCF20140515_00001.jpg

饒益諸有情,利益眾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

CCF20140708_00005.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教修道者所依止的四種正法

 

 

 

 

 

    佛法三藏十二部浩瀚如煙,八萬四千法門多似恒沙,當以法四依為根據,藉此入道,”四依法”為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之意為正法有二:一為世俗正法,系指文字三藏,事相上的大藏經,一為勝義正法,指證得無漏真理,應以教法、真理為憑,眾生難免主觀我見,若不契合佛說,則當捨棄之;依義不依語,意為語言文字為傳達義理之工具,在詮釋真理,不可捨本逐末,依表相文字,斷章取義;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意為在三藏中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前者指中道實相之諦理,後者乃為弘法而權巧之方便宣說,當依了義經方能究竟解脫;依智不依識意,為智者是真實圓滿之般若智慧,識者乃迷惑妄心攀緣塵境所生之虛幻認知及覺受,當以般若為依憑,不應以人間情識為指歸,方可得證究竟涅盤。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伸出一隻手,張開他的五個手指,眼睛盯著伸直的四個手指認真察看著,在他的四個手指上頭,寫著“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等字。

   簡介「四依法」:又稱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法與四不依法,四依指四種依止之項目,依即是依止,依憑之義,在大乘經典皆有論談四依法如:維摩詰經、涅槃經、方等經、大智度論等,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種正法,分述如下:

    一、依法不依人:又作隨法不隨人,歸於法而不取於人,修道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若其人雖為凡夫或外道,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方可信受奉行,若其人雖現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自當捨離而不可以之為依止,法是性德、圓滿的,佛滅度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記錄下來寫成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教科書,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

    二、依義不依語:又作隨義不隨字,取義不取語,謂修道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義是佛講的意思,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要依義,意思要對,佛在經上說了很多名詞,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佛說這麼多的名詞是要破執著,教大家不要執著名相,不要執著言相。

    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就是方便的、權假的,又作隨了義經不隨不了義經,歸於要經不迷惑,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修道者當以明示中道實相義之決定了義經為依,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了義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了生死出三界,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法門不能超越三界的,這個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迴,這叫了義的法門。

    四、依智不依識:又作隨智不隨識,歸慧不取所識,修道者當以真智慧為依,不可以人間情識為依,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是輪迴,依理智才能超越,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被情感所左右。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教修道者所依止的四種正法

10007396_798572470154986_7563092335534911429_n.jpg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為佛教修道者所依止的四種正法

 

  66165_827801073898792_7459818937949420843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宗六祖慧能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五祖弘忍傳衣缽給慧能定為傳人的誦偈

 

 

 

 

 

 

    禪宗又稱佛心宗,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也受中觀學派的影響,不重視本身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和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又稱作”機鋒”,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頭戴高帽身穿修行道袍衣服的男子,抬頭看著一大片樹葉落下他伸出手來想要接住它,而他凝望的上方寫著“禪宗六祖慧能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等字。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慧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慧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慧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記載慧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最早六祖慧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其中心主張是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以定慧為本」,「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佛性本有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簡介慧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贊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關於六祖的法號,歷來誌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據說六祖天生聰穎,聽法即悟,惟不識字,但據六祖門人法海曾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慧能父親名盧行瑫,早逝,母李氏,自幼以賣柴為生,《六祖壇經》中,慧能自述其籍貫范陽(今北京河北保定涿州一帶), 其父為范陽盧氏,後貶於嶺南,故慧能為范陽盧氏後裔,但是五祖弘忍曾稱他為「獦獠」(未開化的蠻人),慧能也自稱「語音不正」,慧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一次慧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便萌生學習法之念,他去黃梅山拜謁五祖弘忍,由此開始了學佛生涯,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煉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慧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後,招慧能登堂入室為其宣講《金剛經》,並傳衣缽,定為傳人,慧能歸嶺南後,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槃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

    印宗聞之竦然若驚。知慧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並為之剃度,儀鳳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慧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慧能到曹溪寶林寺(今廣東韶關南華寺),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影響華南諸宗派,人稱「南宗」,在此傳法長達37年之久,當時,六祖慧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在華北勢力頗盛,號稱「北宗」。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唐中宗即遣內侍薛簡曹溪召其入京,慧能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並命改稱寶林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額,並以慧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唐玄宗開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慧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圓寂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唐憲宗諡號大鑒禪師,慧能圓寂後,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真身塑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六祖殿中。禪宗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故亦稱為楞伽宗,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金剛》等經為典據,到了慧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其目的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慧能圓寂後,其弟子們將其經歷和言論錄整理成《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慧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死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慧能禪法的南北二宗,慧能禪法的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慧能禪法的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慧能禪法在北宗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但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南宗門下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 一花開五葉應該指的是達摩、慧可、道信、僧璨、弘忍、慧能,在中國日本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宗六祖慧能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五祖弘忍傳衣缽給慧能定為傳人的誦偈

10403235_798934313452135_5907985734127401979_n.jpg 

禪宗六祖慧能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0527581_828063673872532_6315389796245184563_n.jpg   

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

10399989_826283934050506_1928574942236214959_n.jpg  10320481_826283950717171_1242218328211252589_n.jpg

禪宗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禪宗實際上的創始人

20110106164627616.jpg 

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慧能的言論思想集

unnamed.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指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十二緣起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主要講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欲界的人或者其他胎生有情,經過前世、現世、後世的三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眾生來的時候是怎麼來的,走的時候是怎麼走的,而無明是指對佛法的無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為,識是指死後,由於過去的行為,導致投生的心識,名色是指處在母胎中的身、心(識除外),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官和認識對象,觸是指感官對現象的接觸,受是指接觸後產生的感受,愛是指感官接觸後生起的欲望,取是指執著,有是指導致輪迴的行為,十二緣起之間的關係像環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緣於生,生緣於有,有緣於取,取緣於愛,愛緣於受,受緣於觸,觸緣於六處,六處緣於名色,名色緣於識,識緣於行,行緣於無明,後者決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煩惱也滅除。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手上拿著一個指揮棒,正指著一個西方猶太教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模型,他的腳下有一大本展開的書籍,文字裡上頭有大大的11與12二個球體字樣,接續著卡巴拉生命之樹10個球體,書與生命之樹的模型之間還有個點燃的燭台,猶太教卡巴拉生命之樹的模型旁邊寫著“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字。

    簡介「十二因緣」: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佛教基礎理論之一,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而不能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 無明緣行。2. 行緣識。3. 識緣名色。4. 名色緣六處。5. 六處緣觸。6. 觸緣受。7. 受緣愛。8. 愛緣取。9. 取緣有。10. 有緣生。11. 生緣老死。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及其註釋繼承了《大毘婆沙論》所確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的”十二因緣”如下:

1.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2.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13]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6.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7.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8.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10.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11.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12.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大乘佛教劃分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聲聞乘龍樹大智度論》記載:“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為業;餘七分,名為體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渴愛因緣求,是名取。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三界六道",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業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

    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六道如下表:

178.jpg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10350998_799401056738794_6047929168917158724_n.jpg 

十二因緣是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10537325_828063677205865_874847236125122679_n.jpg   

 

十二因緣是佛教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

images.jpg 

288_2.jpg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

5.jpg 

佛教的基本教義

48de891dab543c93b1d2cf563e9e6881_m.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業「身、口、意」~眾生一切行為造作的顯現

 

 

 

 

    眾生一切行為的造作,都是藉由身口意三業顯現出來,不斷地輪迴流轉,也離不開身口意業的造作,佛教的”業”是道德因果規律,輪迴是其必然結果,佛教的業與輪迴互為因互為果,業報學說以因緣果報的因果論為代表,”業”、 ”業報”只限於闡述某種心智現象,並非指業所衍生的具體事物,那是”緣”而非”業”,業即是行為,依不同的業力,有情眾生出生高低、貴賤、苦樂等,”業”分身、口、意三種,而業的流轉,不是一種思想,不是一種哲學,不是佛門特有的專利,業的流轉是一種行為法則,只要流轉三界的有情,不論學不學佛,相不相信因果輪迴,都無法避開業的流轉法則。

    在創作構圖上,在月明星稀的沙灘上,有一隻螃蟹在海灘上橫行遊玩著,牠一隻螯鉗著線繩,連接著月亮,另一隻螯鉗著線繩,連接著一個美麗的氣球,三個彼此牽連在一起在氣球的旁邊寫著”三業:身、口、意”等字。

    簡介「業」:梵文是Karma,譯為「羯磨」,指行為、造作,當評斷是否有違犯戒行時,依事件的因、緣、結果各種條件來辨別是否犯戒,不是單憑最後的結果,佛教的”業”是道德因果規律,輪迴是其必然結果,佛教的業與輪迴相互關聯,它們是互為因互為果,業報學說以論述因緣果報的因果論為代表,”業”、 ”業報”只限於闡述某種心智現象,並非指業所衍生的具體事物,那是”緣”而非”業”,業即是行為,依不同的業力,有情眾生出生高低、貴賤、苦樂等,依”業”世界轉,依”業”眾生住,依”業”有情縛,如輻附車輪,依”業”得榮譽,依”業”被束縛,依”業”而毀損,依”業”而為虐,曉知業生諸種果,何言世間本無業,”業”分身、口、意三種。就”業”而言表示依著動機、造作行為、承受結果,前後因果關係的聯結,在過程中具有不斷生住異滅、遷流變化的前後次第承接現象,最首要的就是動機,動機稱為意業,有了動機,如果沒有後面的行為,就不會產生結果,後面的行為就是語業和身業。而業的流轉,不是一種思想,不是一種哲學,更不是佛門特有的專利,業的流轉是一種行為法則,只要流轉三界的有情,不論學不學佛,相不相信因果輪迴,都無法避開業的流轉法則,在造業的當下,就有果報的呈現了,在貪的時就會因為貪行,有著許多身口意的繫縛事產生,在瞋的時心中就會有一股憤憤難消的不平之氣,在自燒著自身的健康,主要是對法的無知無明障,也就是對於名聞利養的虛妄無知。

    簡介「三業」:即身業、口業、意業,業(梵文:karma),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業力是因果報應的元素,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有情眾生輪迴六趣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影響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而三界一切法的現行,一切行為的造作,都是藉由身口意業顯發出來,三世不斷地輪迴流轉,也離不開身口意業的造作,”三業”分述如下:

一、身業:即身之所作,如殺生、偷盜、邪淫、酗酒等事是。

二、口業:即口之所語,如惡口、兩舌、綺語、妄語等之言語是。

三、意業:即意之所思,如貪、瞋、痴等動念是。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業「身、口、意」~眾生一切行為造作的顯現10380891_803629069649326_5796905778424805726_n.jpg 

三業:身、口、意,眾生一切行為造作的顯現

1911982_828063897205843_1750020623464485994_n.jpg    

業力是因果輪迴的元素,是個人過去、現在行為的結果集合,

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

  DJAP47-A90052NV9000_534e3d646b22f.gifimagesCA3TX7JJ.jpg

業karma,是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

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

3-Idiots-Movies-Download-and-Watch.jpg  s3405706.jpg

  imagesCAVJ6E3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