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創意 (9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皈依「佛、法、僧」~佛教基本信仰教義

 

 

 

 

 

    三皈依是皈依三寶:佛寶、法寶和僧寶,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教義,是佛教的核心和基礎稱之為寶,皈依又作歸依,有救濟、救護之意,可救度一切眾生,使離苦得樂,三寶是佛教的核心,佛寶,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通過三皈依儀式,正式成為佛教徒,誓願終生信從三寶,直至未來解脫成

    在創作構圖上,有二個坐著的溫和優雅女子,俐落短髮的女子,側頭看著戴著帽子雙手放在椅背凝思的女子,左上方站著一位修行氣質的男子,向她們揮手,周圍佈滿了色彩繽紛的幾何圖案上頭寫著”三皈依:佛、法、僧”等字。

    簡介「三皈依」:即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修行學佛,要先受三皈依,也就是歸向、依靠「佛、法、僧」三寶,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不離正法,永離惡道,皈依三寶後,是正式的佛教徒,皈依又作歸依,皈是回頭之意,依是依靠,「佛、法、僧」是佛教徒依歸修行的標準,皈依三寶即:

    第一、皈依佛,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淨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當皈依十方一切菩薩僧、十方一切聲聞緣覺僧、十方一切清淨僧,修行的路上應當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教導,才不會走錯路,選擇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師父,親近師父的言行、思想。

    佛弟子皈依三寶,常發如是願: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進入佛門接受佛陀教育,皈依三寶,從內觀之有自性三寶;從外在上看有住持三寶,自性三寶:覺、正、淨,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住持三寶:佛像、經典、出家眾,則是提醒我們念念不忘自性三寶的形象代表。自性三寶即《六祖壇經》云: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分述如下:

    第一、自性佛寶:「佛」是智慧、覺悟之意,「皈依佛」即是從迷惑顛倒回頭、回歸,依靠自性覺,「覺而不迷」即是皈依佛。

    第二、自性法寶:「法」是正確的思想、見解,所謂「正而不邪」,依靠自性正知正見,稱為「皈依法」,「皈依佛」是總綱領,「皈依法」是從日常事相上,教導如何修學,遵守佛陀教誨。

    第三、自性僧寶:「僧」是清淨之意,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皈依僧」是從一切染污,自私自利、七情五欲等回過頭來,依自性清淨心。

    除自性三寶之外,尚有住持三寶(亦名常住三寶),如果世間沒有住持三寶,佛教則不能存於世間,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佛陀教育代代流傳下來,必須靠僧團,也就是出家眾,需靠制度、組織,如果沒有出家眾、沒有制度、沒有組織,也無法流傳後世。

    第一、住持佛寶:住持三寶中的「佛寶」就是佛像,供養佛像不是崇拜偶像,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有如紀念祖先、供養祖先牌位,具有不忘本、見賢思齊的意涵。

    第二、住持法寶:住持「法寶」即是指經典,住持三寶中,以法寶為最重要,供養佛菩薩的形像,能教我們見賢思齊,「法寶」是佛滅度後,三寶中的核心,修學依賴的標準是經典,經典是佛當年在世,講學的教材,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無一日間斷,整套教材的記錄非常豐富。

    第三、住持僧寶:皈依僧,住持的僧寶就是出家眾,佛滅度後,佛法需靠出家眾承傳,若無出家眾,則無人提醒「淨而不染」。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皈依「佛、法、僧」~佛教基本信仰教義

CCF20140520_00008.jpg 

三皈依「佛、法、僧」是佛教基本信仰教義

 

10491207_828063830539183_9165701896430355383_n.jpg 

佛教三寶是「佛、法、僧」,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

font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

 

 

 

 

 

    由所謂的”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之諸惑。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溫和優雅的女子,戴著淑女帽,雙手疊放在椅背上,神情溫柔而眼神堅定的在凝思著,她的左上方有一個區塊,是由星星、月亮、太陽幾何圖形組合在一起的米羅風格圖案,在她的身旁上寫著”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字。

    簡介「五根」: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分述如下: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五力」:又稱五學力,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類有五項,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力為力量之義,在佛教中,力是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佛陀說過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九力為: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還有與五學力相對的如來十力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力」釋義為「難可摧制」、「能破惡法」等,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將「力」釋義為「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在《雜阿含經·六七五經》等[5]中定義了「五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力,何等為五?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阿毘達磨中進行了細說,如上座部集異門論》:問信力云何?答:於如來所修植淨信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力。問精進力云何?答:於己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是名精進力。問念力云何?答: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問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慮,是名定力。問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行聖諦,是名慧力。

    簡介「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譯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來看,它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覺證道之法和最後付囑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為七種:

(一)四念住:1.身念住,觀身不凈;2.受念住,觀受是苦;3.心念住,觀心無常;4.法念住,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1.欲神足,欲得見道;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1.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2.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3.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4.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5.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1.正見解;2.正思惟;3.正語言;4.正行為(正業);5.正職業(正命);6.正精進;7.正意念;8.正禪定。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

CCF20140601_00000.jpg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斷除一切煩惱的所因、所依、所住之法

 

10525723_829188680426698_4020388584687488540_n.jpg    

三十七菩提分法”即”三十七道品”,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

21054374-share-1_x.jpg 20120605-4.jpg

菩提道~1.GIF  7cari.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陀解決人生問題所發的誓願

 

 

 

 

 

    佛教”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苦、集、滅、道”的因應之道,佛陀在菩提樹下靜思冥想,證悟”苦、集、滅、道”,認為人生是苦,人的六根與外界的六塵,皆是苦的來源,這些虛幻的感官讓人執著,產生痛苦,”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的證悟,宇宙緣起的真理,在初轉法輪時佛陀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解脫之道的緣起,佛陀證悟的”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 ,展開佛法的義理層次,經世間實踐發展成為”四弘願”即苦諦因眾生多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集諦,因苦由業集,發”煩惱無盡誓願斷”;道諦,令眾生向道發”法門無量誓願學”;滅諦使眾生證果,發”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外,深受世人敬仰的地藏王菩薩,以其屢發弘願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女子手持火炬,目光堅毅炯炯有神,赤裸的雙腳被一條厚重的鎖鏈綑綁住,她騰空躍起,試圖掙脫加諸在她身上的鎖鏈,肩膀上還有一隻老鷹棲息陪伴著,在她的身軀上寫著”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字。

    簡介「四弘願」:”四聖諦” ”苦、集、滅、道”是佛法解釋宇宙人生的現象,”四弘願”是要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四弘願”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起的弘願,智者大師曾在《摩訶止觀》卷一說:四聖諦的意義發展,就成為四弘誓願,修習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就要實踐菩薩道,要以四弘誓願來闡揚四聖諦的真義,”四弘願”分述如下: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陀針對世間眾生各種各樣的痛苦,因被貪瞋癡心所障蔽,為名利財色費心奮鬥,這些都是煩惱因,招來苦果,一切都是都是我執眾生有生、老、病、死種種苦,世界就像苦海一樣,眾生在苦海當中沉浮,故佛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來救度眾生離苦海,是依”四聖諦”中的”苦諦”而發。

佛陀出家之後,開始行苦行,最後盤坐在菩提樹下發願「若不證得正覺,誓不起此座」,經七七四十九天,佛陀夜睹星辰而悟道,從此開始了度化眾生的生涯,佛陀為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在成道後先度化五比丘等人,後又遊走諸方,度化各方眾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眾生在佛陀的教化下悟道。此外,地藏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曾發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和「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觀世音菩薩則以「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的隨緣示現來度化眾生,凡是眾生有苦難,觀音菩薩都會尋聲救苦,有求必應來度化眾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凡夫在生活中起心動念都在不停地造業,行為造成身業,言語造成口業,思緒造成意業,有善業、惡業、非善非惡業,造業就有果報,因造業要在六道中輪迴流轉,產生種種煩惱和痛苦,而眾生的煩惱主要是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就會造作各種惡業,惡業要受報,還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修行最終目的是斷除一切煩惱,要斷除煩惱首先就要認清煩惱的本質,煩惱不是外來的而是心的妄動,是自性被迷惑,若能做到一念不生,就可消滅虛妄不實的思想,我們心中有種種煩惱,集就是一種煩惱,是集合我們過去善業和惡業所造成,因為有煩惱就要斷煩惱,所以發”煩惱無盡誓願斷”,在佛教中斷除煩惱有各種方法,如用六波羅蜜和勤修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癡等種種煩惱,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斷煩惱的,發”煩惱無盡誓願斷”大願,就能把煩惱伏下去,因有願力,心念就會產生力量,沒有發大願,煩惱一來就沒有力量,就被煩惱給吞沒,所以願力要廣大。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陀住世之時,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這些不同的法門,一方面能夠讓眾生斷除煩惱,另一方面是讓眾生在斷除煩惱的同時能夠成就佛道,以便將來更好地度化眾生,中國佛教在從印度傳入之後,根據中國的國情和文化民俗習慣的不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宗派,在不同的朝代,根據眾生的不同需求,分別建立了淨土宗、三論宗、律宗、唯識宗和禪宗等不同的宗派,僅就禪宗而言,禪宗在惠能之後,分別形成了「一花開五葉」的繁盛局面,而這些不同的禪宗派別,則是根據眾生的根性的不同而權巧施設,對於每一佛教法門,特別是適應自己根性的佛教法門,應當認真去學習,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法門,都是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施設,想斷煩惱,要想度眾生,要有一些方法,眾生內心有這麼多煩惱,必須要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大願,發了”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大願,無形中心量也會日益廣大,法門是無量無邊的,但這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心中本來就有的,要想學好無邊的佛法,最好的途徑就是觀照自己的清淨自性,見證到自己的自性,向自己心中修學,我們學習這麼多的法門,不僅為了自身成就,主要對每個法門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度化眾生,所以要求學佛者”法門無量誓願學”是為了更好地自利利他。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大乘佛教一切修行的最終目的是證得無上佛道,佛道是至高無上的,必須立下大誓願,切實奉行,精進不懈地修行大法,才能有所成就,從佛教觀點來看,眾生與佛無二無別,眾生即是佛,佛也是眾生,所不同的是,眾生的自性被迷,而佛則是已經覺悟的眾生,眾生要想成就佛道,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之境,就需要見自本性,眾生欲成佛是要達到滅諦,所以應當根據滅諦來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滅就是寂滅、涅槃,寂滅,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能禪悅為食,而寂滅涅槃就是禪悅為食當中最高的一種禪悅,佛道有深有淺,在小乘來講,聲聞四果是佛道;緣覺,也是佛道;菩薩,三賢十地,也是佛道;而最高的佛道,就是佛,所以稱之為「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這就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就是指我們這心念,不管是大乘、小乘,都是指我們當下的心念,達到不生不滅,煩惱不生,本性不滅,就淨土宗來說,”佛道無上誓願成”則是要求學佛者通過念佛修行,來達到往生西方,在親近諸佛菩薩,聆聽佛菩薩說法之後,進一步修持,則能成就佛果,成就佛果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享樂,而是要「不違安養入娑婆」,以便「善巧方便度眾生」,這才是成就佛道之後的目標。

    ”四弘願”是一切菩薩的總願,在佛教經典裡談論到的有:
(一)《六祖壇經》:1.眾生無邊誓願度,意謂菩薩誓願救度一切眾生。2.煩惱無盡誓願斷,意謂菩薩誓願斷除一切煩惱。3.法門無量誓願學,意謂菩薩誓願學知一切佛法。4.佛道無上誓願成,意謂菩薩誓願證得最高菩提。
(二)《道行般若經》:「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洹者悉皆當令般泥洹。」(《道行般若經卷八‧守行品》)
(三)《法華經》:「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雖然文簡,而意義嚴謹,實有所一致也。
(四)《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謂四弘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瓔珞經》卷上)。
(五)《陀羅尼雜集》:1.心如大地,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大地,長養眾生道芽善種。2.心如橋船,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橋船,運渡眾生達於彼岸。3.心如大海,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大海,涵育眾生,同得真源。4.身如虛空,這是說菩薩的誓願,身如虛空,包容萬物,與諸眾生平等無二,同證法性。(《陀羅尼雜集》卷三)
(六)《摩訶止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摩訶止觀》卷十下)《六祖壇經》為「法門無量誓願學」,《摩訶止觀》為「法門無量誓願知」,兩者只有一字之差,可能只是諸師的用字不同而已。
(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儀》:「眾生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法門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無上菩提誓願成。」成為五句又稱五大願。。
(八)日本天台宗:「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菩提誓願證。」。

    簡介「四聖諦」:又稱四真諦、四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四聖諦”的內容是要斷集、除苦,要修道、入滅,從而到達人生的解脫之境,從”四聖諦”延伸而開展”四弘願”、”六度行門”,提供人生解脫的方便法門,”四聖諦”是佛陀之基本教義,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義,梵語 satya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漢語「諦」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之意,佛教各支派都是要依據”四諦”, ”四諦”有兩重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迴。

    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一、苦諦: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 ,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為生離死別之苦,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

    二、集諦: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三、滅諦: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四、道諦: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 ,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簡介「三轉法輪」: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有三階段的說法,在鹿野苑是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講述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對此,有兩種說法:1.在《轉法輪經》中,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稱為三轉法輪,又稱三轉四諦,或三轉十二行相。2.在《解深密經》中,將釋迦牟尼說法,分為三個階段:初轉法輪,轉阿含經等四諦法輪;二轉法輪,轉般若經等一切法空法輪,為不了義經;三轉法輪,為如來藏了義經法輪。

    第一次轉法輪,是佛陀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又稱阿含期,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無常而斷我見與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主要講外加行所修的內容,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小乘的四聖諦,並沒有強調空性。

    第二次轉法輪階段佛陀講了般若,又稱般若期。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經中講到空性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姓,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即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二轉法輪的時候,佛陀雖然也會提到無常、痛苦,但卻不是十分強調,第二轉法輪的核心就是空性。

    第三次轉法輪佛陀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階段主要的代表經典為方廣唯識諸經,如《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等。即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言語無法表達的,這就是“如來藏” ,到了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空性不是最主要的,光明如來藏才是。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陀解決人生問題所發的誓願

CCF20140528_00001.jpg 

四弘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是佛陀解決人生問題所發的誓願

1551535_828063987205834_7708363687688736272_n.jpg 

地藏王菩薩曾發弘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2014012754594265.jpg imagesCAKOK6E6.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色身”實色身、化色身”~佛的二種色身

 

 

 

 

 

    二色身是指佛的二種色身,即實色身和化色身,實色身就是佛的報身,化色身就是佛的應身,所謂色身是佛教一種術語,一般叫做身體,是父精母血及四大種的地水火風所構成,具有鼻目嘴等五官及兩手兩腳之四肢,圓顱方頂,有形質人的軀殼,謂之色身,身即聚集之義,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創作構圖上,有二個女子身著紅色與綠色不同顏色的衣服,站在一個桌子擺滿色彩繽紛的6個瓶子前面,手上各拿起一個板子,板子裡有文字的解說,桌面上面還有2個點燃的蠟燭,在二個女子的上頭各寫著她們的英文名字,在桌子的前方寫著“二色身:實色身、化色身”等字。

    簡介「二色身」:即實色身和化色身,實色身就是佛的報身,化色身就是佛的應身,所謂色身是佛教一種術語,一般叫做身體,是父精母血及四大種的地水火風所構成,具有鼻目嘴等五官及兩手兩腳之四肢,圓顱方頂,有形質人的軀殼,謂之色身,身即聚集之義,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佛的二色身分述如下:

    一、實色身:就是佛的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二、化色身:就是佛的應身,又稱應化身、化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三身」: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三身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教,在印度教中信仰濕婆神的這一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後亦延用此三身的名相來為弟子解說佛法,破斥印度教、婆羅門教的三身說法不如實,佛的三身分述如下:

    一、法身:佛所證得無量功德,此法身不生不滅,無相無不相,為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諸佛及眾生各個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法身原義為真正的身體,又稱自性身,三身之一,指佛所證驗的超越的真理,遍及整個法界,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物質,沒有形象,也不會有形體或形狀,也是不可眼見的,法身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也沒有任何世間覺受感應的,即沒有意識及前五識的六塵覺受,法身是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本來清淨的,但含藏七轉識染污種子,是無形無相,肉眼不可見,因依事顯理故慧眼能見,能得以親證,《宗鏡錄》卷40:「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

    二、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三、應化身:又稱應化法身、化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色身”實色身、化色身”~佛的二種色身

CCF20140603_00000.jpg 

二色身”實色身、化色身”~佛的二種色身

10402381_829188710426695_3277749393192874849_n.jpg 

佛的二種色身:實色身即報身、化色身即應身,是佛的三身之二

app.jpg 

WU9Vu0DY_ogT7t_hGsBxgQ.jpg 

10308195_784445121567721_8690346947412245371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真法界~唯一真實佛的法界

 

 

 

 

 

    「一真法界」是華嚴宗的主要教義,認為一真法界是唯一真實佛的法界,「一真法界」之說,來自於他們的「法界緣起」及「四法界」教義,法界緣起依佛教思想的發展,緣起說可有四種,分別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及「法界緣起」。依佛教思想的發展,「法界緣起」是華嚴宗所主張,認為法界乃一大緣起,宇宙萬法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所以亦稱為「無盡緣起」,《華嚴經》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創作構圖上,有一間坐落在寂靜祥和的鄉間屋宇,被樹林圍繞,從天空放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讓屋子頓時呈現出神秘聖潔的氛圍,通向屋子的階梯上有個盆栽,屋子大門旁邊擺了一尊盤腿而坐的佛像,在高大樹木的上方寫著“一真法界~唯一真實佛的法界”等字。

    簡介「一真法界」:又稱一心法界、獨一法界、一真無礙法界,是佛教華嚴宗所用極理之稱,唯識論九曰:「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華嚴大疏曰:「往復無際,動靜一言,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迴出者,其唯法界歟。」,大疏鈔一曰:「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是唯一真實佛的法界,一即無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交徹融攝,故稱法界,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故稱一真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指唯一無二,絕對平等之真如理體,即天台宗所稱之諸法實相,大乘起信論所說之真如門。所謂的四聖六凡十法界就是從「一真法界」變現出來的,一真法界本來是無念的,一念妄動,產生分別,執著,就變現出十法界來了,十法界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四聖: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六凡: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 共十法界,这十个法界的实相就是一真法界。這十個法界的實相就是一真法界。

    簡介「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尊《 華嚴經 》為最高經典,並從《華嚴經》的思想,發展出法界緣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圓融的學說,發揮事事無礙的理論,從盛唐立宗,至武宗滅佛後,逐漸衰微,以唐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儼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儼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 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或稱為賢首宗,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或稱為賢首宗。道璇律師日本天平八年,齎《 華嚴宗章疏 》入日本,新羅審祥往大唐,從賢首學華嚴,後至日本,住於大安寺。大 道璇律師日本 天平八年,齎《 華嚴宗章疏 》入日本,新羅審祥往大唐,從賢首學華嚴,後至日本,住於大安寺。日本始有華嚴宗。日本始有華嚴宗。十宗略說華嚴為經中之王,秘於龍宮,龍樹菩薩乘神通力誦出略本,流傳人間。十宗略說華嚴為經中之王,秘於龍宮,龍樹菩薩乘神通力誦出略本,流傳人間。

    簡介「法界緣起」:華嚴宗的主要教理有「法界緣起」及「四法界」,法界緣起依佛教思想的發展,緣起說可有四種,分別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及「法界緣起」。依佛教思想的發展,「法界緣起」是華嚴教所主張,認為法界乃一大緣起,宇宙萬法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所以亦稱為「無盡緣起」,緣起說有四種,分別是「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及「法界緣起」: 「業感緣起」是小乘教所主張的,小乘教認為眾生由惑而作 ,由業而生苦果,由苦果再起惑做業,輪迴不斷,所以眾生身心世界皆由業力所起。 1.「業感緣起」是小乘教所主張的,小乘教認為眾生由惑而作 ,由業而生苦果,由苦果再起惑做業,輪迴不斷,所以眾生身心世界皆由業力所起。 「賴耶緣起」是大乘始教所主張的,他們認為每一有情都有「阿賴耶識」,即一種深細難知的心識,它含藏能生起萬法的無量種子,一切皆由這些種子遇緣而顯現出來。2.「賴耶緣起」是大乘始教所主張的,他們認為每一有情都有「阿賴耶識」,即一種深細難知的心識,它含藏能生起萬法的無量種子,一切皆由這些種子遇緣而顯現出來。「真如緣起」是大乘終教所主張的,他們認為「真如」隨緣而生萬法,所以森羅萬像即是真如。3.「真如緣起」是大乘終教所主張的,他們認為「真如」隨緣而生萬法,所以森羅萬像即是真如。「法界緣起」是華嚴教所主張的。4.「法界緣起」是華嚴教所主張的。 他們認為法界乃一大緣起,宇宙萬法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所以亦稱為「無盡緣起」。他們認為法界乃一大緣起,宇宙萬法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所以亦稱為「無盡緣起」。

    簡介「十法界」:又名十界或十界為果,佛教將眾生生活的環境分為十種,分別是指:菩薩緣覺聲聞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前四者稱為四聖,後六者稱為六凡,合稱為四聖六凡或六凡四聖,「十法界」是從「一真法界」變現出來的,一真法界本來是無念的,一念妄動,產生分別,執著,就變現出十法界來了,十法界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包括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若不按佛法去修行,將永遠在六道輪迴中,十法界中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在於能否解脫三界的生死輪迴的煩惱,證得涅槃,四聖六凡的十法界,分述如下:

四聖~

四聖佛界:佛界:以諸佛三覺之法則,而在諸佛萬行具足之境界。

菩薩界:以菩薩自覺覺他之法則,而在菩薩二行成就之境界。

緣覺界(辟支佛):以緣覺觀因緣之法則,而在緣覺悟真空之境界。

聲聞界(阿羅漢):以聲聞修四諦之法則,而在聲聞證真空之境界。

六凡~

天界:以天上善禪定之法則,而在天樂勝身勝之境界。

人界:以人中善之法則,而在人苦樂夾雜之境界。

修羅界:以修羅下善好鬥之法則,而在修羅戰鬥之境界。

畜生界:以畜生下惡之法則,而在畜生舌啖之境界。

餓鬼界:以餓鬼中惡之法則,而在餓鬼飢餓之境界。

地獄界:以地獄上惡之法則,而在地獄極苦之境界。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一真法界~唯一真實佛的法界

CCF20140603_00006.jpg 

一真法界~唯一真實佛的法界

  10484991_827800977232135_6610752579623338641_n.jpg 

華嚴宗是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尊《 華嚴經 》為此派最高的經典

imagesCACXYMHW.jpg  imagesCAZJLOG9.jpg 

十法界”是佛教將眾生分為十種:菩薩

緣覺聲聞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imagesCAEZTCLR.jpg 

華嚴宗的始祖為唐杜順和尚

imagesCAARGZVR.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所具有的三種身

 

 

 

 

 

    大乘佛教理論中具有的三種身所謂的三身即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眾生的「報身」,「報」就是果報,是過去種的因,現在的果,每個人的報身皆不相同,眼、耳、鼻、舌、身、意、四肢、五官、美醜、高矮、胖瘦,男相、女相、在家相、出家相…等,都不一樣,這就是報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以太陽做比喻的話,陽光屬於法身,太陽的本身就是報身,陽光照射萬物所產生的影子,就是化身,法身是無始無終、沒有生滅,「報身」是有始無終,屬生滅法,「化身」是有始有終,亦屬生滅幻化,雖有法、報、化三身之別,仍是以法身為本,不離一念心,三身原為一體。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身手矯健的女子,騰空躍起,頭上頂著個有太極圖案的大蘋果,蘋果的上方,又站了一頭彩繪的水牛,水牛的頭昂起迎向太陽,太陽的另一邊是美麗多采多姿的黑夜,在月亮高掛在天空上,月光下有燈火通明的城市高樓大廈,明媚的太陽光下寫著“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等字。

    簡介「三身」: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三身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教,在印度教中信仰濕婆神的這一派,相信濕婆神擁有變化的能力,認為濕婆神的本體即是法身,是構成這個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為大自在天他變化出各種相貌,出現在任何一個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後亦延用此三身的名相來為弟子解說佛法,破斥印度教、婆羅門教的三身說法不如實,佛的三身分述如下:

    一、法身:佛所證得無量功德,此法身不生不滅,無相無不相,為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諸佛及眾生各個皆有的法體,法身實即真如實相涅槃的異稱,法身原義為真正的身體,又稱自性身,三身之一,指佛所證驗的超越的真理,遍及整個界,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物質,沒有形象,也不會有形體或形狀,也是不可眼見的,法身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也沒有任何世間覺受感應的,即沒有意識及前五識的六塵覺受,法身是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本來清淨的,但含藏七轉識染污種子,是無形無相,肉眼不可見,因依事顯理故慧眼能見,能得以親證,《宗鏡錄》卷40:「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

    二、報身:又稱受用身,佛三身之一,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是地上菩薩所見身,住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修行而獲得佛果位之身,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了佛果顯示了佛智慧的佛身,盧舍那佛是報身佛。

    三、應化身:又稱應化法身、化身、應身,是「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攝法而應現世間的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是名應身。”應身具有多種含義,二身之一,「真身」的對稱,三身之一,(一)法身報身之對稱,和「變化身」等同。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所具有的三種身

CCF20140528_00000.jpg 

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所具有的三種身

10406698_827800973898802_397239746626748189_n.jpg 

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之意

images.jpg

app.jpg   

 

所具有的三種身「法身、報身、應化身」

WU9Vu0DY_ogT7t_hGsBxgQ.jpg 

 

  T70033101.gif 

 

0222-5.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苦”內苦:身苦、心苦,外苦:盜賊虎狼之害、風雨寒暑之災”~世間不變的真理

 

 

 

 

 

    在佛陀認為,人類一切生存是苦,會遭遇痛苦、不安、焦慮、壓力等情緒及其帶來的影響,苦是三界世間不變的真理,一切事物的本質皆苦,每一有情眾生皆不離苦,苦,分內苦和外苦二種,內苦分身苦、心苦,身苦是指一切疾病,心苦是指憂愁嫉恨;外苦也有二種,1.盜賊虎狼之害,2.風雨寒暑之災,南傳佛教的《長部》把佛陀認為的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小女孩正在被一個張牙舞爪的婦人責罵、驚嚇、恐嚇,她緊閉雙眼,在她無奈痛苦的臉龐,從眼角流出一大滴淚水來,無奈痛苦的小女孩前方寫著“無二苦”內苦、外苦”等字。

    簡介「二苦」:苦指人類遭遇的痛苦、不安、焦慮、壓力等情緒及其帶來的影響,是三界世間不變的真理,一切事物的本質,一切有情眾生皆不離苦,苦分內苦和外苦,內苦有二種,1.身苦,一切疾病,心苦:憂愁嫉恨;外苦也有二種,1.盜賊虎狼之害,2.風雨寒暑之災。佛陀認為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自然規律,「我」是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組成,是因緣短暫偶然的產物,不是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對此佛陀也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皆是苦,有漏皆苦,這就是人生苦的真諦。

    簡介「苦諦」:為四聖諦苦(煩惱),集(苦的因),滅(除無明),道(用方法)之一,諦是真實,不顛倒之意,聖諦是唯有解脫的聖者才能撤底了知的真相(指的是四果阿羅漢)之意,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是說在三界六道中輪轉,裏外都是苦,苦集聖諦探討的是苦的來源,苦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要滅苦時是要把貪滅掉,如來藏因眾生不再貪著於五陰,死後如來藏不再幫眾生出生五陰,五陰就於未來世不再出生,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苦諦在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一切事物的本質皆苦,每一有情皆不離苦,能知此苦,才是苦聖諦,《中阿含經》卷七:「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苦聖諦是說明人生是苦的現實真相,將苦分為三苦、八苦,三苦:苦苦(身心的苦)、壞苦(由變化或失去的苦)、行苦(觀念身心的習慣性不斷感到打擊),八苦: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生,老,病,死。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苦”內苦:身苦、心苦,

外苦:盜賊虎狼之害、風雨寒暑之災”~世間不變的真理

CCF20140603_00004.jpg 

二苦”內苦:身苦、心苦,外苦:盜賊虎狼之害、風雨寒暑之災”~世間不變的真理

10525369_827370347275198_5440494637399655389_n.jpg 

苦是佛教基本的世界觀

01-1-002-01.jpg 

697ccf95tw1duycuw45yqj.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無明”一念無明、無始無明”~顛倒事物的真理,一切苦的根源

 

 

 

 

 

    無明是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真如本性,稱之無明,是一切苦之根源,顛倒事物真理,不明白理解事情的道理,以愚癡為自相,無明分為兩種,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一念無明是煩惱障,一念無明會導致眾生在三界六道當中不斷的輪迴生死,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在薰習一念無明,也就是薰習我見我所上的貪愛,無始無明是指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直接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由於眾生的這個無始無明,是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不曾有一剎那離開,但都不曾相應過,無始無明是大乘別教所斷的惑,又可稱為所知障,所知的意思是「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人一手拿著木棍,頭上戴著頭巾,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獨自坐在山谷之中,遙望著遠處,山谷中有棵葉子落盡的樹木伴隨著他,他的前方寫著“無明: 一念無明、無始無明”等字。

    簡介「無明」:是煩惱的別稱,又作無明支,為十二因緣之首,一切苦之根源,因對法界不如實知見,造作顛倒之行,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道理之精神狀態,即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其自相,指無智、愚昧之意,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稱之為痴,論無明大目犍連尊者《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上說:“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脩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裏。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無明。”

無明可分兩種,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分述如下:

    一、一念無明:是二乘菩提所斷的惑,在大乘法中就叫做煩惱障,所斷的惑就稱為見惑思惑,一念無明會導致眾生在三界六道當中不斷的輪迴生死,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在薰習一念無明,也就是薰習我見我所上的貪愛,一切佛門內外的修行人,若是真實修行禪定,凡是我見我執還沒有斷盡,凡是三界愛~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沒有斷除的人,都會有一念出現而出定的現象,四種住地煩惱,就是一念無明,包括了見一處住地(我見煩惱),以及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無色界愛住地,這四種煩惱仍是基於我見而有的,也就是二乘解脫道中所說的三縛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一念者謂如是四種煩惱未斷之前,一念甫滅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斷,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見或我執煩惱,致令意根意識不能永滅,致令不能入住無餘涅槃之真正無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復一念,繼起不斷,致令陰界入我不能斷除,因此流轉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謂住於其境界中,不知其妄,執之不捨,故名住地,無始無明是所知障,一念無明是煩惱障,明心後斷除一念無明的見一處住地煩惱,其餘的三種煩惱是修所斷煩惱,在悟後歷緣對境中修除,無始無明並不障礙眾生出離三界,只障礙眾生成佛,所以阿羅漢不曾打破無始無明,只能出離三界的生死,若親證如來藏,定會打破無始無明,於打破無始無明的同時,就會一併斷除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就是會同時斷除三縛結,所以打破無始無明也可以讓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生死,當修行人探討,如何證得解脫果,如何能證涅槃,此時就與一念無明煩惱相應了。

    二、無始無明:又稱所知障,指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由於眾生的無始無明,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不曾離開,無始無明是大乘別教所斷的惑,又稱所知障,所知的意思是「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這就叫做所知的障礙,無始無明煩惱現行流住,一切眾生及二乘定性無學自無始以來,不曾與覺知心相應,所以稱作「心不相應無始無明」,得要等到你想要弄清楚法界實相的時候,你才會跟這個無明相應到,所以說這個無明是跟眾生的覺知心不相應的,只有跟少數想要求見實相者的覺知心相應,所以說它叫做心不相應無明,心不相應無明住地,就是指覺知心還沒有起念想要去探討法界實相的時所住的境界,所以心不相應無明住地,就是說覺知心不曾相應到這個無明時所住的境界,就是一切還沒有起心想要探討實相的人所住的境界,要須親聞善知識開示,要須知有法界實相之後,要待眾生起心欲明法界實相而起心探究時,無始無明方初次與眾生之覺知心相應。

    簡介「十二因緣」:為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也稱十二緣起支,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名色六處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無明緣行。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及其註釋繼承了《大毘婆沙論》所確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的十二因緣:

1.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2.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13]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6.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7.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8.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10.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因果不亡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也。)

11.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

12.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大乘佛教劃分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聲聞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龍樹大智度論》還記載:“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為業;餘七分,名為體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渴愛因緣求,是名取。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無明”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顛倒事物的真理,一切苦的根源

CCF20140602_00000.jpg 

無明”一念無明、無始無明”~顛倒事物的真理,一切苦的根源

10543608_827370437275189_3493329295056588046_n.jpg 

無明是十二因緣之首

imagesCATL7MOZ.jpg 

f_5778738_1.jpg   

無明是過去世煩惱帶來的,蒙蔽了本性

未命名.png 

imagesCA4OT9OR.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雅各遣子往埃及糴糧,埃及宰相約瑟囚兄令攜弟至

 

 

 

 

   “雅各遣子往埃及糴糧,埃及宰相約瑟囚兄令攜弟至”,是我第18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故事的內容是:約瑟為埃及酒政、膳長、法老王解夢,從囚犯一躍成為埃及宰相,約瑟當時三十歲,約瑟在埃及七個豐年內積存糧食,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七個荒年就來了,當時饑荒遍滿天下,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往約瑟那裡去,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約瑟的父親雅各,也派遣他十個兒子前往埃及糴糧,約瑟一看見哥哥們就認出,卻假裝不認識,並嚴厲地對待他們,故意說他們是來偵察虛實的,約瑟囚兄主要是令他們把親弟弟便雅憫帶到埃及來團聚,但父親雅各不容許攜幼子便雅憫去埃及,怕又像失去愛子約瑟一樣,又再失去便雅憫,然而迦南地區的饑荒越來越嚴重,雅各一家人吃完了從埃及買回來的糧食,雅各只好遣子再往埃及糴糧,最後雅各只好點頭,帶他們的最小弟弟一起去買糧食,並囑咐再帶些松脂、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等本地的特產當禮物送給埃及宰相。

    在創作構圖上,希伯來的約瑟成為埃及的宰相,高大威武的身軀,用嚴厲的表情與手示指著,站立在前來向他買糧食俯伏在地上叩拜的十個哥哥們面前,另外一邊,有一個老人跟小孩站在一起,是雅各和他的幼子,也就是約瑟的親弟弟便雅憫,埃及宰相約瑟的後方有個金字塔,與他們隔著一條長長河流的另外一個場景是有一頭驢,身上披著一個以色列國旗圖案的布袋,驢的前方有五個桶子,裡面是迦南地的特產松脂、蜂蜜、沒藥、榧子、杏仁等的特產,旁邊還有一個猶太聖殿用的七個分支的燈臺,另外一邊伸出一隻手,手上捧著一個空碗,碗裡擺著個湯匙。

    摘錄《聖經·創世紀》第42~43章,42:1~13”雅各遣子往埃及糴糧”、42:14~24”約瑟囚兄令攜弟至”、42:25”約瑟的哥哥們回迦南”、42:26~34”見金在囊則懼”、42:35~38”雅各不容攜幼子去”、 43:1~15”雅各遣子再往埃及糴糧” 、43:16~34”約瑟為弟兄設席”。

雅各遣子女往埃及糴糧

42:1 雅各一聽到埃及有糧食,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甚麼不想些辦法呢?
42:2 聽說埃及有糧,你們去買些回來吧,免得我們都餓死。」
42:3 於是,約瑟的十個哥哥都到埃及去買糧。
42:4 但是雅各沒有讓約瑟的親弟弟便雅憫跟他們一道去,因為雅各怕他遇到災害。
42:5 雅各的兒子們和其他的人都去買糧,因為迦南地區也有饑荒。
42:6 約瑟作埃及的首相,負責把糧食賣給各地來的人。因此,約瑟的哥哥們來到他面前,俯伏在地上叩拜。
42:7 約瑟一看見哥哥們就認出他們,可是他假裝不認識,嚴厲地問他們:「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他們回答:「我們是從迦南來買糧的。」
42:8 約瑟認得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
42:9 他想起從前自己做過的夢,就故意對他們說:「你們是探子,是來偵察我國虛實的。」
42:10 他們回答:「我主啊,僕人不是探子,是來貴國買糧的。
42:11 我們都是兄弟,是老實人,不是探子。」
42:12 約瑟堅持說:「不!你們是來偵察我國虛實的。」
42:13 他們說:「我主啊,僕人本來有十二個兄弟,是同一個父親生的;他住在迦南。有一個弟弟已經死了,最小的弟弟跟我們的父親在一起。」

約瑟囚兄令攜弟至
42:14 約瑟再堅持:「不!我剛才說過了,你們的確是探子。
42:15 我要試一試你們誠實不誠實。我指著王的名發誓:除非你們把最小的弟弟帶到這裏來,我絕不准你們離開。
42:16 你們要派一個人去帶他來;其餘的人監禁在這裏,等你們證實了所說的話。不然,我指著王的性命發誓,你們都是探子。」
42:17 於是他把他們拘禁了三天。
42:18 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上帝的,如果你們接受我的條件,我就饒你們的命。
42:19 為要證實你們是誠實人,你們得留下一個人在監獄裏當人質;其餘的人可以回去,把你們買的糧食帶回去給飢餓的家人,
42:20 然後把最小的弟弟帶到我這裏來。這樣可以證明你們的話真實,你們就不至於被處死。」他們接受了這條件,
42:21 彼此說:「當初我們陷害弟弟,現在受報應了!我們看見他的痛苦,他向我們哀求,我們不加理會!因此我們遭遇這災難。」
42:22 呂便說:「我勸你們不要傷害那孩子,你們不聽;現在這血債該我們來還了。」
42:23 約瑟聽懂他們的話,他們卻不曉得他懂,因為他跟他們談話都有人翻譯。
42:24 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陣,然後回來,挑出西緬,當著他們的面把他綁起來。
約瑟的哥哥們回迦南
42:25 約瑟吩咐人把哥哥們的袋子裝滿糧食,把錢放回各人的袋子裏,又替他們準備旅途的食物。一切都準備妥當,

見金在囊則懼
42:26 他們就把買來的糧食馱在驢背上,離開了。
42:27 在過夜的地方,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打開袋子要餵驢,發現錢還在袋裏,
42:28 就對兄弟們說:「他們把錢還給我了!你看,就在我袋子裏!」他們都驚惶失措,戰戰兢兢地說:「上帝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呢?」
42:29 他們回到迦南,到父親那裏,把經過的事一一告訴他。
42:30 他們說:「埃及首相嚴厲地對我們說話,指責我們是去偵察他們的國家。
42:31 我們回答:『我們是老實人,不是探子;
42:32 我們一共有十二個兄弟,都是同一個父親生的。有一個弟弟死了,最小的弟弟留在迦南陪伴父親。』
42:33 那首相卻說:『我要試一試你們誠實不誠實。你們要留一個人在這裏,其餘的可以回去,把糧食帶回去給飢餓的家人,
42:34 然後把最小的弟弟帶到我這裏來。這樣我就相信你們是誠實人,不是探子。我會把你們的兄弟還給你們;你們也可以在這裏居留,作買賣。』」

雅各不容攜幼子去
42:35 後來,他們把糧食倒出來的時候,個個都發現自己的錢包還在袋子裏。他們和父親一看見錢包,都很害怕。
42:36 雅各對他們說:「你們要我失掉所有的兒子嗎?約瑟完了!西緬也完了!現在你們要把便雅憫帶走!災殃都歸到我身上來!」
42:37 呂便向他父親保證說:「如果我不把便雅憫帶回來,你可以殺我那兩個兒子。把小弟弟交給我照顧,我一定帶他回來。」
42:38 但是雅各說:「我這個兒子不可跟你們去!他親哥哥死了,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在路上可能遇到意外的事。你們要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進墳墓嗎?」

雅各遣子再往埃及糴糧
43:1 迦南地區的饑荒越來越嚴重。
43:2 雅各一家人吃完了從埃及買回來的糧食;雅各對兒子們說:「你們再去買些糧食回來。」
43:3 猶大對父親說:「那個人嚴厲地警告我們,除非我們帶小弟弟一起去,就不准再去見他。
43:4 你若肯讓小弟弟跟我們一道去,我們就去替你買糧食;
43:5 因為那人說過,除非我們帶小弟弟一起去,就不准再去見他。」
43:6 雅各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為難我呢?何必告訴那人你們還有一個弟弟呢?」
43:7 他們回答:「那人不斷地查問我們和家裏的事:『你們的父親還健在嗎?還有其他的兄弟沒有?』我們不得不回答他;我們怎麼知道他要我們帶小弟弟去呢?」
43:8 猶大對父親說:「把孩子交給我,我們立刻出發,這樣我們一家老少就不至於餓死。
43:9 我親自作保,願負全部責任。我若不把他平平安安地帶回來,交還給你,我願意終生擔受罪責。
43:10 要不是耽延,我們已經來回兩次了。」
43:11 他們的父親說:「既然該這麼做,你們就帶些松脂、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等本地的特產當禮物送給首相。
43:12 你們也要帶雙倍的錢去,因為你們該把上次在袋子裏發現的錢歸還;那可能是弄錯了的。
43:13 你們把弟弟帶走,立刻去見那人。
43:14 願全能的上帝使他憐恤你們,讓便雅憫和另一個兄弟回來。至於我,如果命該喪子就喪子吧!」
43:15 於是,他們帶了禮物、雙倍的錢,和便雅憫出發往埃及去。他們到了埃及,去見約瑟。

約瑟為弟兄設席
43:16 約瑟看見便雅憫跟他們同來,就對管家說:「把這些人帶到我家裏;中午他們要跟我一起吃飯。你們宰一頭牲畜,準備筵席。」
43:17 管家遵命把他們帶到約瑟家裏。
43:18 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家裏,就都很害怕,心裏想:「一定是為了上次我們袋子裏發現的那些錢,我們才被帶到這裏來。他們也許會突然襲擊我們,搶走我們的驢,強迫我們作他的奴隸。」
43:19 因此,他們一到門口,就對管家說:
43:20 「請聽!上次為了買糧食,我們到這裏來過。
43:21 我們回家,在路上過夜時,打開袋子,各人都發現自己的錢如數在袋子裏。現在我們把這些錢帶回來,要歸還給你。
43:22 我們另外帶錢來買糧;我們不曉得上次誰把錢放回我們袋子裏。」
43:23 管家說:「不要焦急,不要害怕,一定是你們的上帝,你們父親的上帝,把那些錢放回你們的袋子裏的;你們的錢我早已收下。」接著他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
43:24 管家領他們到屋子裏,給他們水洗腳,又餵他們的驢。
43:25 他們把禮物準備好,等中午約瑟回來的時候送給他;因為他們得到通知,他們要跟約瑟一起吃飯。
43:26 約瑟回到家裏,他們就把禮物帶進去,呈獻給他,向他跪拜。
43:27 約瑟問他們好,接著又問:「你們向我提起過你們年老的父親,他老人家可好?還健在嗎?」
43:28 他們回答:「你的僕人─我們的父親還健在。」於是又向他跪拜。
43:29 約瑟看見自己的弟弟便雅憫,就說:「這就是你們告訴過我那最小的弟弟嗎?孩子啊,願上帝賜福給你!」
43:30 約瑟一見到自己的弟弟,心裏非常激動,幾乎當眾哭了起來。於是他離開他們,避進自己的房間,哭了一陣。
43:31 他洗了臉再出來,抑制自己的感情,命令開飯。
43:32 約瑟自己坐一席,他的兄弟們另坐一席。參加筵席的埃及人另有一席,因為埃及人認為跟希伯來人同桌吃飯是有失尊嚴的事。
43:33 兄弟們面對著約瑟坐席,坐位都按照長幼次序安排。這樣的安排使他們覺得很奇怪,彼此對望。
43:34 菜是從約瑟那一桌分給他們的;便雅憫分到的是別人的五倍。他們跟約瑟一起吃喝,非常快樂。

    簡介猶太教燈臺:猶太教燈臺是猶太人的當中一個最古舊的標誌,根據出埃及記25章31、33、37節,摩西以杏花形狀製作七個分支的金燈盞,起初在曠野會幕中使用,後來在聖殿中使用,燈臺是猶太假日再獻聖殿節的相關標誌,在耶路撒冷聖殿破壞以後,剩下的燈油只夠燈臺無休止燒一天,神奇的是,燈油足足燒了八天,並夠時間得到新油和重建寺廟,許多燈臺不只有七個燭臺,而是有九個燭臺,四個燭臺在燈臺左右一方,代表油用八天的奇蹟,當燈臺中間的燭臺,稱Shamash,使用它的燈火點燃其他燭臺,這類型的燈臺可稱再獻聖殿節燈臺或猶太教九燈燭臺,簡稱Menorah,燭臺七個燈盞推測是根據創世紀七天創造天地,中間燈盞代表安息日

簡介以色列國徽:以色列國徽是一個由橄欖圍繞的猶太教燈臺,下方寫著「ישראל希伯來語裡的「以色列」,猶太教燈臺3,000年來都是猶太教的象徵,這種燈臺在古代的耶路撒冷聖殿中便已使用,而橄欖枝則象徵著和平,以色列國徽也是以色列護照封面所用的圖案,以色列國在1948年建國時採用了這個國徽,圖案是由Willie Wind設計的。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簡介約瑟(Joseph):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一個主要角色,約瑟是亞伯拉罕的曾孫、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雅各的同父母(以撒和利百加)的孿生兄弟以掃(以東)的姪子,也是雅各所寵愛的拉結所生的兩個中的第一個兒子,另一個是便雅憫,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約瑟在西方較為人熟悉的《聖經》人物,因為他著名的五色綵衣,和他解夢的能力,他曾被哥哥們因為嫉妒合謀賣往埃及為奴,在埃及官員波提反手下做管家,波提反對約瑟十分照顧,把全家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他,後來由於約瑟其長相十分俊美,波提反的妻子欲勾引約瑟,約瑟不從,反被波提反妻子陷害,最後入獄,入獄長期監禁又得到釋放為埃及首席王室顧問,他的解夢能力使埃及能在大饑荒之前做好準備,後來迦南也發生饑荒,便雅憫和兄弟前往埃及買糧之時與約瑟重逢,之後,約瑟就把家人接往埃及生活,約瑟在埃及地和雅各重逄前生瑪拿西和以法連,兩人,日後在《聖經》中被當作兩個支派分別列出,這是因為雅各臨終前給了約瑟長子名分,按照托拉長子能得到兩分產業,所以約瑟能得到兩個支派繼承土地的權利,這正好因利未支派不能繼承地土(他們須在聖殿事奉),因此最後仍有十二個支派,《聖經·創世紀》共五十章,自三十七章至五十章,除三十八章外,其餘都是記述約瑟一生的歷史;可見其重要性。

約瑟(Joseph)基本資料:

父母: 雅各(Jacob)又名以色列(Israel)、拉結。

兄弟: 便雅憫, 猶大, 流便, 利未, 西緬, 但, 以薩迦, 拿弗他利, 迦得, 西布倫。

子女: 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多結果子的))和瑪拿西Manasseh(使之忘了),後來代替約瑟,成以色列支派的首領(創四一50~52)。

配偶:亞西納(Asenath)埃及祭司的女兒。

逝世:埃及

    簡介《聖經》中的約瑟:《聖經》中同名叫約瑟的共有12人,《新約聖經》中共有8人叫約瑟:

1.馬利亞的丈夫約瑟。

2.耶穌的兄弟約瑟。

3.尊貴的議士約瑟。

4.被稱為猶士都的約瑟。

5.被稱為巴拿巴的約瑟。

6.瑪他提亞的兒子約瑟。

7.猶大的兒子約瑟。

8.約南的兒子約瑟。

《舊約聖經》中叫約瑟的有4人:

1.雅各的兒子約瑟。

2.亞薩的兒子約瑟。

3.巴尼的後裔約瑟。

4.示巴尼族的祭司約瑟。

    簡介雅各:雅各(Jacob,希伯來語:יַעֲקֹב),又名以色列(Israel),猶太人的祖先、以撒的幼子,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יִשְׂרָאֵל:與天使搏鬥者之意),名字意思為”抓住”,雅各曾用一碗紅豆湯騙取了哥哥以掃的長子名份,為舅舅拉班勞動14年,以換取妻子拉結,在他與天使摔跤後,被改名為以色列(《創世記》32:23-30),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以撒和利百加結婚20年後生下了孿生兄弟以掃和雅各,那時以撒已60歲(創世記》25:26),利百加懷孕時,孩子們在她肚子裡彼此相爭,她就去求問耶和華。(《創世紀》25:22)。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中,兩族要從你身內分出。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長子以掃更得父親以撒的歡心,因為常吃他的野味;次子雅各為人安靜,常在帳棚里,更受母親利百加的偏愛。雅各騙父以撒得祝福,與母親利百加設計哥哥以掃,利百加後來得知以掃準備殺雅各,就讓雅各逃到哈蘭舅舅拉班那裡,等以掃怒消,在路上雅各夢見一個通天的梯子,和上帝耶和華的祝福,他在一口井旁遇見拉班的小女兒拉結,雅各娶拉結,服侍了拉班七年,他深愛拉結,屆滿時拉班卻用大女兒利亞代替,雅各發現受騙,拉班卻說沒有小女兒先出嫁的道理,要求雅各為拉結再服侍他七年,雅各就又服侍他七年,利亞生了許多孩子:呂便、西緬、利未和猶大,拉結沒有生孩子,就嫉妒她姐姐,把她的使女辟拉給丈夫雅各為妾,辟拉就懷孕,給雅各生了兩個兒子但和拿弗他利,利亞見自己停了生育,也把她的使女悉帕給雅各為妾,悉帕給雅各生了迦得和亞設,利亞又懷孕,生了以薩迦和西布倫,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底拿。上帝垂聽了拉結的祈禱,使她懷孕生子生子約瑟。後來雅各跟拉班要求要回家,拉班要求他留下並答應給雅各工錢,雅各則要求羊群中有斑點、黑色的,就是他的工錢,拉班同意,雅各就牧養拉班的羊,雅各研究羊群的交配生下了有紋的、有點的、有斑的來,瘦弱的歸拉班,肥壯的歸自己,雅各因此大發致富,得到許多的羊群、僕人、婢女、駱駝和驢,拉班的兒子們與拉班心生忌憚,上帝警告雅各,雅各遂帶著妻兒家當逃跑,拉班追趕雅各七天,就在趕上雅各前,上帝在夢中警告向他說:「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創世紀》31:24),拉班追上了雅各,責雅各不辭而別,拐走女兒們,偷走神像,最後二人立約,拉班回家,雅各繼續趕路,雅各在路上遇見天使,之前他已在夢中見過天使”在通天的梯子上下”(28:12,雅各天梯),當他靠近應許之地,雅各要報信的先去見哥哥以掃,以掃帶著四百人迎接,雅各送了一份厚禮給以掃,雅各將他的全家送過雅博渡口,自己一人,有一人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勝不過他,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就脫了節,那人要走雅各說:你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讓你去,那人給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意思是「與天使搏鬥者」),雅各給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因他在此看見天使,性命得以保全。雅各與上帝的使者天使摔跤後,以掃來了,他讓他的妻子和兒子們在後面,他最愛的拉結和約瑟在最後面,他自己在他們前頭過去,一連七次俯伏在地,直到就近他哥哥(《創世紀》33:3),以掃跑來迎接他,但雅各拒絕了以掃的邀請,不久,以掃將全家搬到應許之地南面很遠的地方,雅各定居在疏割一段時間,在去以法他(伯利恆的迦南名字)的路上,拉結因生小兒子便雅憫難產而死(《創世紀》35:16–20),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雅各在示劍支搭帳棚,(《創世紀》33:18),上帝指引雅各上伯特利去,在那裡築壇獻祭給上帝(《創世紀》35:6,7),上帝就向他顯現,正式改名為以色列,重立亞當與夏娃,挪亞和亞伯拉罕的誓約,上帝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後,他全家來到幔利,他父親以撒那裡。

雅各基本資料:

父母:以撒(Isaac)、利百加(Rivqa)。

兄弟:哥哥以掃。

改名:雅各與天使搏鬥天使將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與天使搏鬥之意)。

子女:呂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底拿(利亞生的孩子),但、拿弗他利(辟拉生的孩子,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迦得、亞設(悉帕生的孩子,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約瑟(拉結生的孩子)。

配偶:拉結、利亞、辟拉(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悉帕(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利亞

流便(1)

西緬(2)

利未(3)

猶大(4)

以薩迦(9)

西布倫(10)

底拿(女兒)

拉結

約瑟(11)

便雅憫(12)

         

辟拉(拉結的侍女)

但(5)

拿弗他利(6)

         

悉帕(利亞的侍女)

迦得(7)

亞設(8)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雅各遣子往埃及糴糧,埃及宰相約瑟囚兄令攜弟至

CCF20140607_00001.jpg 

CCF20140607_00000.jpg 

以色列與埃及間的距離

0146.jpg 

約瑟的哥哥們初次下埃及買糧食

af08e6e73703f581690439f2c720a0f0.jpg 

約瑟嚴厲對待他的哥哥們,故意指他們是來偵察埃及虛實的間諜

4bb9792e1c586521b928d22b4ee317aa.jpg 

雅各家譜表列:

未命名.png 

imagesCAAXQV6Y.jpg 

以色列國徽由橄欖圍繞的猶太教燈臺

下方寫著「ישראל希伯來語的以色列

Emblem_of_Israel_svg.png 

猶太教七燈燭臺

YarmulkeAndMenorah.jpg 

以色列國旗圖案

imagesCA4WPP18.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所謂的七常住果,即是證得佛位,不生不滅而常住之果,所立之七種名稱即:(一)菩提,謂知覺亦即智果。(二)涅槃,謂寂滅亦即斷果。(三)真如,謂離偽妄而無遷改。(四)佛性,謂照察不變。(五)菴摩羅識,菴摩羅譯為無垢,乃離障之所顯,即為白淨無垢識。(六)空如來藏,與妄染不相應,含藏無量功德。(七)大圓鏡智,能現身土,離倒圓成,周鑒萬有。他們名稱雖有七個,但其體為一,清淨圓滿,堅固凝然,如金剛常住而不壞。

    創作構圖上,在七常住果四個大字的旁邊,有七個人從左邊開始,由高至矮順序排下,第一個頭頂上寫著菩提,第二個頭頂上寫著涅槃,第三個頭頂上寫著真如,第四個頭頂上寫著佛性,第五個頭頂上寫著菴摩羅識,第六個頭頂上寫著空如來藏,第七個頭上頂著個發光的彩油瓶子,瓶子的上面寫著大圓境智。

    簡介「常住」:沒有生滅變遷之意。《楞嚴經》說常住之法有七種,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識、大圓境智。

    簡介「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楞嚴經》有七種常住果之相說,分述如下:
    一、菩提:覺道之意,是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是覺悟、道之意,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覺悟智慧釋迦牟尼佛因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遵從佛陀的教誨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梵文:bodhiv
ksa),「菩提」(梵文:bodhi)意為「覺悟」。
    二、涅槃:滅度之意,是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又稱般涅槃、波利暱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的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也都無法實證什麼是涅槃,後因佛陀降生示現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們才漸漸有人實證涅槃,也就是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時取證無餘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際,當有佛教的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進入涅槃或圓寂了,而涅槃也經常被一般人認為是死亡的同義語,涅槃為古印度語之音譯,在巴厘文中,
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梵文有出離、解脫、無臭、無煩惱等等意義,從字根來說,都帶有遠離煩惱狀態的意義在,在各古印度宗教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印度教哲學裏,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即是中陰階段以後,投生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天神,如欲擺脫三界世間的輪迴,唯有實證涅槃,中文舊譯作滅度,滅是滅一念無明的見、思二惑,及無始無明的塵沙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大乘佛教釋義為本際、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兩邊的中道體性意義,玄奘將涅槃意譯為圓寂

    三、真如:離妄日真,不異日如,是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又稱為如實、如如,在早期譯經中曾譯為本無,一般被解釋為的真實本質用來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現」、「如是呈現的狀況」,是事物之所以為此而不為彼的那個性質,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經常自稱如來佛教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真情實意,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佛教中,真如被用來表示諸的真實相貌,因為各宗派在教義上,對「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詮釋,因此真實」、「實相」、「實際」、「實性」、「法性」、「法身」、「法界」都經常被當成真如的同義詞,來代換使用,依各宗派宗義,真如也被等同於一些特定術語,中觀學派將真如等同於「空性」,如來藏學派將真如等同於「佛性」、「真性」、「如來藏」等,「真如」的最早理論詳述見於《解深密經》,有七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

    四、佛性:覺悟之本能或謂覺性,是諸佛所證真覺湛明之性,無染無淨,離過絕非,故名佛性,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為如來藏學派的學說之一,傳入中國後,成為涅槃宗中心教義,也影響到漢傳佛教各宗教,如地論宗天臺宗禪宗等,成為漢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義。佛性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成為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東晉法顯首次譯出六卷本《佛說大般泥洹經》,將這個觀念介紹入中國,提到佛性的內涵有《涅槃經》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獅子吼三昧」,大乘佛教的二轉、三轉法輪經典即敘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時的佛性一詞同如來藏義,成佛之性為禪宗所弘傳,依於如來藏法性而說:「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但眾生因迷妄的深淺,而有賢愚、明昧的不同,佛性也被等同於覺性、自性本性真如實相如來藏、圓覺等,佛性為大乘佛教有宗的核心思想,亦為中國禪宗弘揚人人皆有成佛之性常用的名相。
    五、庵摩羅識:清淨之意,或謂如白之淨,無有垢染,此識即諸佛清淨本源心體,湛若太虛,纖塵不立,非生死之所拘,非涅槃之能寂故,阿摩羅識為清淨識、無垢識,主要出自真諦三藏譯經中的《決定藏論》、《三無性論》、《十八空論》與《轉識論》,

阿摩羅識最早出自真諦三藏所譯經典中,習學真諦所譯經論的攝論宗以此建立九識學說,菩提流支所傳地論宗相洲北道派也立有九識學說,勒那摩提所傳地論宗相洲南道派玄奘所傳法相宗,認為只有八識,反對另立第九識。

    六、空如来藏:含攝萬法而無所積聚,是諸佛所證清淨法身之體,以煩惱蕩盡,無明照了,應用無窮故,是如來藏空與不空自性之一,如來藏雖然含藏了各個有情無量世以來薰染的一切煩惱種子,但如來藏從無始劫以來本具清淨性,不與煩惱種子相應,也不受煩惱薰染,也就無有關聯於一切障礙解脫之煩惱種子,如來藏離見聞覺知,於六塵中無分別性,沒有意識心所具有的了別、分析、推理、研判、記憶等功能,就如同脫離了一切煩惱種子,如來藏雖然收藏、供應有情眾生七識一切煩惱的種子,但一切煩惱卻都與祂無關,因此相異於一切煩惱障,此即是空如來藏,亦即是如來藏兩種空性的智慧之一,祂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如來藏既是空,也是不空,因為具足空與不空,所以才能成為無餘涅槃的本際,才能成為究竟成佛的所依,也才能成為一切不淨的三界有情萬法的所依,因此說祂才是真正的空。

    七、大圆镜智:洞照萬法,無所不知,是諸佛所得本有圓明覺照之智,應物無跡,不動如如之果相也,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大圓鏡者,其智體清淨,離有漏雜染之法,自眾生善惡之業報,顯現萬德之境界,如大圓鏡故名大圓鏡智。《心地觀經二》曰:「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唯識論十》曰:「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密教五智之一,密教於顯教之四智,加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配於五大五佛五方等,大圓鏡智,東方也,地大也,阿閦如來也,菩提心也,《菩提心論》曰:「東方阿閦佛由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
簡介《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據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已不存在,對於它的真偽,長期存有爭議,多數漢傳佛教信徒皆認同它是佛陀所說,而部份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

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CCF20140603_00002.jpg 

七常住果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境智~證得佛位常住之果

  10410460_827801097232123_2852085293436420066_n.jpg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的作品

1-131211132HI18.jpg 

七常住果中的大圓境智也是密教五智之一

201441421563314620.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佛為一智一覺之意,學佛的目的在開智慧求解脫,而開智慧求解脫的關鍵在於去除煩惱,即二障,二障指煩惱障、所知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大》:「二障?理障諸生。」

    創作構圖上,有二個人身體相連背對著,其中一個豎起三根手指頂住一個占星學上的水星符號,另一人的眼前有個螺旋圖案,二人頭的中間有個羅馬數字二,他們相連的身體,寫著有西洋星座雙子座的英文字,在螺旋圖案上寫著“二障:「煩惱障、所知障」”等字。

    簡介「二障」:二障指煩惱障(事障)及所知障(理障),被視為佛法修行上的障礙,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1上說:「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分述如下:

一、煩惱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煩惱障是昏煩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

二、所知障:又稱為事障,二障之一,所知障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又可稱為無始無明,所知的意思是”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就叫做所知的障礙,是大乘的別教所斷的惑,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正確的智慧一無所知,所知障是無法究竟斷除,所知障又可稱為無始無明,煩惱障是指對自我五蘊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而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執著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無法解脫,不能證阿羅漢果,不能入無餘涅槃,因對法界實相的無知,所以也會對自我色心的虛妄也無法了知,便會引發對於三界種種法的貪愛,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無明」:是煩惱的別稱,又作無明支,為十二因緣之首,一切之根源,因對法界不如實知見,造作顛倒之行,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道理之精神狀態,即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其自相,指無智、愚昧之意,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之作用之一,稱之為,論無明大目犍連尊者《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上說:“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脩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裏。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無明。”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業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三界六道",如下表:

178.jp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二執」:又稱人法二執或生法二執,分別指「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人我執,即執著人有一個可以見聞覺知的實體,法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實體。一、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1.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2.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3.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中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為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二、法執:即執著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實體,法執分為”俱生法執”與”分別法執” 二種,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

    簡介「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CCF20140527_00001.jpg 

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是成佛之路上的障礙

5301_827764093902490_8254955769386660936_n.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上談到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CH37828.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三障即所謂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為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迴向偈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者,煩惱障、惑障~迷惑,業障~造業,報障~受報,《涅槃經》云:「障,蔽也。謂諸眾生被此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云障也」,障為蒙蔽之義,凡夫迷惑,迷惑屬愚痴,愚痴則造業,造業則受報,凡夫因此三類煩惱,不得見性,正道即是自性,不見自性,故曰惑、業、報為三障,惑障即是煩惱障。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男子在河堤旁邊的蹋板上坐著托著腮在煩惱思考一些事情,在他旁邊則有一個孩童在比手畫腳的玩樂著,河中有一艘小船在漂泊著,伴隨著青山白雲燈塔小木屋,在煩惱的男子身旁寫著“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等字。

    簡介「三障」:障是蔽的意思,謂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三障包括:

    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惑障即是煩惱障,經云:「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煩惱障指貪、瞋、痴為三大煩惱,眾生內具煩惱,遇順境則生貪欲,遇逆境則起瞋恚,若遇正法則生愚痴,何謂愚痴?雖聽經、讀經而不解其義,錯解其義,故能障道,由此而知,內具貪瞋痴之煩惱障,必造業,業即業行,行是行為,正造作時,名為事,造作完畢,名為業,業為行為之結果,行善則結善業,行為不善則結惡業。

    二、業障:業即業行,由貪瞋癡起身口意,造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名業障。業障有所謂”五逆十惡”的業,五逆罪是佛教所有惡中最重者,逆者,罪大惡極,極逆於常理之意,造作五逆罪為墮無間地獄亦稱阿鼻地獄的業因,命終將墮無間地獄,故亦稱五無間業或五不救罪,五逆罪為:1.殺母。2.殺父:父母生身,弒父母大違孝親尊師諸佛之教。3.殺阿羅漢。4.出佛身血:如提婆達多欲以大石殺害釋迦牟尼佛,以代之領導僧團的歷史事件。5.破和合僧:破壞修六和敬的修行眾的和諧無諍。

    十惡、十惡業道、十不善道是佛教裡所說的十種嚴重惡行,佛教認為行此十惡者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三惡道苦報的惡業,《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刀樹劍山,焦湯猛火。」《佛說未曾有經》記載:「起罪之由,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十惡為:1.殺生:謂殺害生命。2.偷盜:謂盜取財物。3.邪淫:謂淫穢不雅。4.妄語:謂虛假不實之語。5.綺語:謂花言巧語。6.惡口:謂罵人惱人之語。7.兩舌:謂離間兩方之語。8.貪慾:吝嗇貪財。9.嗔恚:怨恨暴怒。10.邪見:不講道理。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造惡業則得惡報,故三障最後為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凡有起心動念,則因果報應同時生起。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10292524_802174529794780_6974137329466482898_n.jpg

三障” 煩惱障、業障、報障” 為佛教修行的三種障礙

10502422_827764127235820_6235090365079362605_n.jpg  

佛教迴向文云:「願消三障諸煩惱」

20120821-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佛教的基本觀點,認為輪迴是苦,世間的幸福只是短暫的,幸福實際上只是暫時沒有感覺到的痛苦,是相對的幸福,非絕對的幸福,在這些幸福中有許多的不幸,就生命的整體而言,多數的生命都是苦的,所以佛陀認為用應該用痛苦來形容輪迴,佛教的“六道輪迴”是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輪迴”又分三善道:天、人、阿修羅,和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等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眾生輪迴的路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佛教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輪迴,就是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裡不斷重生,造善得善報,如天、人二道,造惡業得苦報,在輪迴裡沒有真正快樂與解脫,只有跳脫出“六道輪迴”之苦才得寂靜涅槃。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女子閉著眼睛站立著,雙手包住自己膨脹透明的上半身,透明的身體裡,有著各種類型的人、動物、花朵等,女子透明的的下半身,被兩隻蜥蝪左右挾住,裡面有人、天使、蝴蝶、樹木、蘋果等,背後佈滿了星星的夜空一輪明月升起,女子的身旁寫著“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等字。

    簡介佛教的「輪迴觀」:是再將印度教的輪迴三道,擴展為六道四生,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當下所存在的狀態稱為今生,前一個輪迴的生命體成為前世,下一個稱為來世或來生。以佛教而論,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三界五趣之中,或稱在六道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即“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在佛教看來,眾生輾轉輪迴的主因有3,第一是與無常相違的常執,第二是與痛苦相反的樂執,第三是與無我相抵觸的我執,有了這三種執著,就會造作善惡之業,造善業就流轉於人天等善趣,造惡業,就投生於地獄等惡趣,始終無法超越輪迴而獲得解脫,脫離輪迴獲取解脫的原因,不在於外,來自於自身,自身不是指自己的身體,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過推翻三種執著,才能解決精神的束縛,如果不斷除或者毀壞這三種執著,就永世不得解脫。

    簡介印度教的「輪迴觀」:印度教的輪迴起於梵書時代,成熟於《奧義書》,是流轉之意。奧義書認為,輪迴包攝三道,即天道、祖道、獸道。輪迴是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婆羅門教認為四大種姓及賤民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簡介「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道,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類型,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初期佛教經典中,皆只有提到五趣,上座部傳統中,主要皆以五道為主,如說一切有部,以及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等,最早提出六道說法的可能是犢子部,大眾部支持六道說,大眾部中的支派如案達羅派、北道派皆採用六道,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如下:

一、三善道:天道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之所,人道人類之生所,有四洲之分。能稍修戒善感報而生,阿修羅道大力神之生所,因常懷嗔心而好鬥,故以深山幽谷為所與人隔離。

二、三惡道:畜生道禽獸之生所、多以人界為依所,而眼可見。餓鬼道:常求飯食之鬼類生處。與人界共處,但眼不可見。地獄道:惡人受苦痛之處,在地下受八熱八寒之苦。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CCF20140520_00007.jpg 

 

六道輪迴”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佛教的宇宙觀

 

10429376_827800987232134_8274185954297023256_n.jpg

 

六道輪迴是佛教的宇宙觀 

o0365045311485605980.jpg 

0.jpg   

描述”三界六道”的唐卡

Bhavachakra.jpg 

佛教的"三界六道"表:

178.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

 

 

 

 

 

 

    唐朝玄奘大師譯《心經》中提到”五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陀以”五蘊”分析宇宙人生的本質,世間因緣生滅,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世親論師依據佛陀的教法,建立法相唯識學體系而著《大乘五蘊論》,後經安慧論師擴充,並加註釋而成《大乘廣五蘊論》,將每一個名相的性質及功能,都做了精確的定義和解說,宛如一本佛法名相小辭典,能快速掌握修行的關鍵詞,也是了解唯識義理的必讀論著,而”五蘊”有所謂的聚合說,是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一部分,而此說是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緣起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意思是由彼此關涉而生起,或現象界的生命與世間彼此關涉所由之道,即現象界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相關對待而生起存在的。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人眼睛瞪著,嘴巴張著,頭上戴著小帽,插著羽毛和頂著一個碟子,臉部和上半身佈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和景觀,非常的紛亂無章黑鴉鴉的一片,他的身旁寫著“五蘊:色、受、想、行、識”等字。

    簡介「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大乘五蘊論》:《大乘五蘊論》一卷,印度世親造,唐代玄奘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小乘佛教以蘊、處、界等三科分類諸法,本書著重於闡明大乘五蘊法,並兼說大乘十二處、十八界等法,屬法相宗瑜伽十支論之一,小乘薩婆多部將諸法分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蘊總攝其中七十二有為法,對此,大乘則分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為法總攝於五蘊,即: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受蘊有受心所;想蘊有想心所;行蘊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應行法等六十七法;識蘊攝阿賴耶等八識,大乘經典中,以本論對五蘊法之說明最為簡要,安慧有大乘廣五蘊論(日照譯),即廣此論而作,〔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八、卷九、佛家名相通釋(熊十力)〕大乘光等筆受,又名《五蘊論》、《依名釋義論》、《粗釋體義論》,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書依大乘瑜伽行派的教說,簡要闡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為法相宗的重要入門書之一。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

CCF20140520_00003.jpg 

 

五蘊「色、受、想、行、識」

 

10464219_827801033898796_1151470215239776764_n.jpg       

 

五蘊「色、受、想、行、識」構成世間物質和精神的五種因素

p14.gif 

五蘊1_~1.JPG 

《大乘五蘊論》一卷,印度世親造,唐代玄奘譯

161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所謂”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佛教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八正道”以正見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然後才屬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擺在行為之前防禍從口出,跟大乘”六度”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能控制意念就可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可使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為用,相輔相成。

    創作構圖上,有一位身著修行衣服的女子愉悅輕盈地展開雙手赤裸的雙腳向前踏著八個階梯的石頭前行,四周圍都是斑斕多彩的雲朵,她的上方寫著八正道,身旁寫著“「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字。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不同,以智慧開始,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思想,涉及到慧根的問題,其後屬於持戒的範圍,在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禮儀,語言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同”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從禪定中獲取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分述如下:

一、正見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有漏正見、無漏正見,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苦:是了知四聖諦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索答般那果(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

二、正思維: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維、無恚思維、無害思維,其中思維可分為三種:邪思維、漏正思維、無漏正思惟,正思惟指正確思維,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出離,是指遠離貪業。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和諍論,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

五、正命: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裡的心所。

七、正念: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

八、正定: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苦、無常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毘缽舍那(Vipassana)簡稱內觀,釋迦牟尼佛傳下來,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 (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傳給 (1)鐵吉老師 (Saya Thetgyi,烏鐵 U Thet)(2)烏巴慶老師 (Sayagyi U Ba Khin)(3)S.N.葛印卡 (S.N Goenka): 葛印卡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在台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經由直接的經驗去認識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 (S.N Goenka)造訪台灣,開始在台舉辦內觀課程,葛印卡 (S.N Goenka)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經商致富,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並於同年八月開始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六度”為六種法門,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和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六度”法門是針對眾生諸多煩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六度”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對治”貪慳”,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利、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貪求是眾生的病根,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其後眾生的病惡業、瞋恚、愚痴,也都離不開貪慳,在佛教上將眾生的煩惱歸納分析為一百零八類,所謂的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為六個根本煩惱,再濃縮歸納就是所謂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對治人心的慳貪,”六度”分為:

一、布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佈施有三種,除了財布施,還包括佛法的布施,和信心給予的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分述如下:1.財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2.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有人就教,盡心盡力把所知的都教出去,不吝法,吝法,是慳貪心沒有斷。3.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修財物布施,所得福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修財布施而來。法布施得的福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過去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福報。反之,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佛菩薩能做到布施,因深知世界無所有、不可得、諸法皆空,眾生不布施,因執世界是真有,故貪得無厭、患得患失,只知為自己,不願為眾生。學佛法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不是求財富,法布施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才算是”六度”。

二、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忍辱分為三大類:1.「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要能忍,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莫非前定,佛教是講因果業報的,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有因,忍受當做還債,一筆債還了,就沒了,菩薩知道債是一定要還,躲不過的

2.「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財物缺乏是過去沒有修財布施的果報,樣樣缺乏,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得財富,如今享受是應該的。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命運,就去修因,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3.「修法」:修學佛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古人跟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師友具足互相切磋,在老師指導下才能成就,有耐心、有忍辱心,就會成就。忍辱的功德有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循序漸進,才能成就,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三、精進: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精進分為三類:1.「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多是自己懈怠放逸。2.「攝善」精進:精進法的內涵,是要向一切善法努力追求,不向惡法趨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3.「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所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使世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成就圓滿,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要想方法對治。

四、持戒: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持戒對治惡業,除惡業用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戒律,歸納為三大類:1.「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2.「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仍要遵守,也算是持戒。3.「益眾」戒:對於自己沒有好處,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戒律並非是為了約束人,而是教導如何得到自由,把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五、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的”瞋恨”,禪定對治散亂,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放不下不能得定,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不能得定,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準備,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昇起,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此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般若對治愚痴,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就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1.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2.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3.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愚痴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了,成了佛連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有能力教化,沒有障礙。

    簡介「三學」:指”戒、定、慧”亦稱三無漏學,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防非止惡即為戒,戒能伏貪愛之心,息慮靜緣即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慧能伏愚癡,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進修行正確的三無漏學,才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戒、定、慧”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CCF20140519_00002.jpg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教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10518656_827801067232126_4534332064438487308_n.jpg 

 

 

 

八正道屬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助道品為: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八正道

MjAxMDA1MTNfMDEuanBn.jpg 

dharma-68-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學「戒、定、慧」~對治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戒、定、慧” 是佛教對治眾生的”貪、瞋、痴”的所謂三毒,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證得智慧解脫煩惱、達到寂靜涅槃,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創作構圖上,有一隻美麗的駱駝脖子上繫著個鈴鐺,駱駝上面站了隻張大口露出尖銳牙齒的獅子,獅子上頭又出現一位吹著笛子美麗有智慧的女子,吹著笛子女子與獅子、駱駝三者高疊成一條直線,上方角落的太陽露出微旬的曙光,一旁寫著“三學:戒、定、慧”等字。

    簡介「三學」:指”戒、定、慧”亦稱三無漏學,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亦即「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佛教認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學說,都不能讓修學的人解脫三界生死輪迴的煩惱,都是有所缺憾、苦樂夾雜的,現前雖然看似有益處,其本質都是無常變異的,隨著因緣變遷,就會轉變成煩惱顯現苦相,所以稱呼這些學問為「有漏」之學,「無漏」意指沒有三界生死結縳的缺憾,現世就可以為人們帶來益處、止息煩惱,防非止惡即為,戒能伏貪愛之心,息慮靜緣即為,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能伏愚癡,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進修行正確的三無漏學,才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是佛教徒修行最高理想的境地,達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數字八,ā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為道,直譯為八聖道分或八支聖道,漢譯本中為求簡潔,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語言擺在行為之前,謹防禍從口出,跟在大乘”六度”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學「戒、定、慧」~對治眾生的「貪、瞋、痴」三毒

CCF20140520_00000.jpg 

三學「戒、定、慧」 

  10532346_827801023898797_1056355320341107996_n.jpg 

三學”戒、定、慧”是八正道的總結

未命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教修行時需具備的四種態度

 

 

 

 

 

    在佛教認為,一般人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因為有這四種顛倒,所以有煩惱,因為有煩惱,才無法得解脫,為了要除煩惱得解脫,必須要有智慧,修了四念處後,知道身體是不淨的,就不會那麼執著,知道所接受的是苦,就不會那麼貪戀,知道心是無常的,就不會把自己所追求的當成是永遠的,知道一切的法、一切的現象都是無我的,就不會那麼在乎臧否得失,如果能用四念處觀,將四種顛倒轉變過來,就能開智慧,得解脫涅槃,所以佛教提出在修行時需具備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態度加以對治。

    創作構圖上,有一張閉目低眉的臉,從寧靜的夜晚湖水中浮現,一輪皎潔的明月進入到這張臉的眉心之中,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形成美麗的光影,有一朵美麗的蓮花靜坐在湖水之中,湖面上寫著“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字。

    簡介「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亦稱四念住、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四念處”是小乘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身不淨無常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原始佛教的觀點,”四念處”被認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處”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和修行為同義詞,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北傳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分述如下: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有四,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分述如下:

    一、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身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正知: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厭惡作意:是指因為身體不淨,而厭惡身體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以摒除我執

界作意:指四界分別,為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青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如果僅是五根,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觀察心念的無常,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為無常
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係,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第四念住為法念住,其下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處七覺支四諦

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舉和追悔、疑。五取蘊,即五蘊,

六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擇法精進輕安

四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觀察法的無我,法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質,所以觀察為無我大乘修空慧,觀空的方法: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簡介「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毘缽舍那(Vipassana)簡稱內觀,釋迦牟尼佛傳下來,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 (Ledi Sayadaw)將此法門依次傳給 (1)鐵吉老師 (Saya Thetgyi,烏鐵 U Thet)(2)烏巴慶老師 (Sayagyi U Ba Khin)(3)S.N.葛印卡 (S.N Goenka): 葛印卡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在台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經由直接的經驗去認識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 (S.N Goenka)造訪台灣,開始在台舉辦內觀課程,葛印卡 (S.N Goenka)是印度裔,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緬甸瓦城,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經商致富,一九五五年開始,向著名的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的方法,修習十四年後,移居印度在1969年開始傳授內觀法,將此法門傳回印度,一九七六年,在印度孟買附近的伊迦埔里,成立了國際內觀中心, 一九八二年於世界各地,開始舉辦內觀課程,自此在印度及美、日、緬、英、法、澳、泰等國相繼成立內觀中心, 一九九五年,葛印卡老師首次造訪台灣,並於同年八月開始舉辦內觀課程,一九九七年開始,於印度孟買附近籌建大佛塔,為推動佛法在印度的復甦,往前跨了一步。

    簡介「觀心法門」:觀心法門本意是觀照心念,此法門可分為四大類即分析、靜慮、覺照、頓觀:

一、分析:分析自己的起心動念,哪些是正念?哪些是邪念?並分析邪念生起的緣由,念是心的反映,有什麼樣的念,就有什麼樣的心,可以說念是心的指標,分析心念非常必要。

二、靜慮:調身、調息、正意靜思佛理,以求開解融通,於自性中體悟佛理,學佛明理離不了靜慮,讀經隨文入觀,也屬於靜慮,是基於某種特定境界、特定內涵的靜慮。

三、覺照:不用頭腦分析,只是觀照著念頭,念頭一動,馬上照亮,念起即覺,覺即是定,定就是專注,能讓心專注於覺,所謂的觀心無相,憨山大師《觀心銘》中說:「觀心無相,光明皎潔。」心性本是清淨無染的,當一切妄想現形時,就立即掃除,回歸到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

四、頓觀:觀心法門最直接的修法,是直接觀照那個能觀的本身,而不是心念法塵,如同是在以眼觀眼,即眼睛自看眼睛本身,這屬於頓修法門,稱之為頓觀,直接不迂迴,是參禪法門。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佛教修行時需具備的四種態度

10276997_801176199894613_6180295184409707296_n.jpg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10363399_828063747205858_5530050323058191449_n.jpg

四念處”是小乘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

融意設~1.JPG 

印度裔的葛印卡學習內觀十四年,一九九五年曾造訪台灣

hqdefault.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廣大利他的心

 

 

 

 

 

    佛教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四種廣大利他的心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捨四種心,或入慈、悲、喜、捨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所謂慈,是友愛之心悲是同情他人的受苦喜是喜悅他人之享有幸福捨是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親之,釋迦牟尼佛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以無量來形容四梵住,在觀想中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身上。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穿著鮮艷,留著鬍子與長髮的老人,神情慈祥愉悅,悠閒地坐在樹旁,一隻手握住鈔票,另一隻手要將手中的鈔票給出去,並且還讓一隻鳥兒在他光禿禿的頭上棲息著,在樹旁寫著“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等字。

    簡介「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釋迦牟尼佛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保持著慈、悲、喜、捨四種心境,實踐這四種心態,稱為四梵行,源於印度教後為佛教所吸取,佛教修行者需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四無量觀,修行四梵住時,以慈心觀為入門,也可以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四梵住最初起源於古印度教,他們相信保持這四種心態,將可投生梵天,與大梵天同住,四無量心對應四禪定的境界是慈無量心,對應於初禪,悲無量心,對應於二禪,喜無量心,對應於三禪,至四禪時,則應採取捨無量心,四無量心分述如下:

  • ,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慈無量心在修自他平等,與眾生安樂的無量心
  • ,又稱拔苦,希望幫助眾生解脫痛苦,救拔眾生苦惱的無量心
  • 喜,又稱禪悅,希望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是一種平靜而快樂的心態,不嫉妒眾生享有安樂之無量心
  • 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斷我見、我所、我執,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平等利益之無量心

   簡介「慈悲、智慧」與「菩提心」:慈悲與智慧是菩提心應具備的條件,菩提心即成佛之心,《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要為利益眾生不入涅槃。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而發菩提心者,應具備三種心:1.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2.大願心:廣修善行。3.大悲心:救眾生苦。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廣大利他的心

CCF20140528_00003.jpg 

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10489886_827370330608533_8770066933926548368_n.jpg   

大陸慈誠羅珠堪布2014訪台弘法~你可以更慈悲

201441421295274813.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所謂「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是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欲念色欲,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為三界,又稱為苦界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由下而上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六種,“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屬於天道,稱為“六道” ,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應出離三界,解脫生死輪迴而努力。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裸體的人,向下俯視著大海,雙手雙腳搭在兩個高聳的懸崖峭壁之間,天空上有二隻飛鳥,兩邊的懸崖峭壁,是由三層紅色和寶藍色顏色相間,在右旁的懸崖峭壁上寫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等字。

   簡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即世間之三個層次,是六道眾生依託生存之器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三界是處於生死流轉中有情眾生的場所故又稱為苦界苦海三界是凡夫生死輪轉的境界,欲界者仍有淫欲、食欲,欲界眾生所居的地方,上至六欲天及我們所居的四大部洲,下至地獄都是欲界。色界是有色相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即四禪、十八天是也。無色界者只住心識於定力的眾生,所居之地也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又分為九地三界九地為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如下表:

未命.png 

    此外,印度教三界為地界(欲界)、天界(色界)、空界(無色界)道教三界為無極界(無色界)、太極界(色界)、現世界(欲界) 。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10306551_799426036736296_8523343488322259172_n.jpg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

 

10501635_827370280608538_2983926059419966653_n.jpg 

 

佛教的"三界六道"表:

178.jpg 

佛教將世間分為三個層次: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e88dcbe43049342e7ed21fa1721.jpg 

道教"本體虛空,超出三界"圖

命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在佛教認為,眾生煩惱的根源,如成唯識論所說:「由執我法,二障具生。」我執生煩惱障法執生所知障因世界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聚合而產生見聞覺知,眾生卻執著有一個主宰的人~我,所以一切煩惱障從這個我執而生起。而法執是因為不明白五蘊是由因緣而生,如幻如化,空無自性,執著於法有實性,是一切之所知障,從法執而生。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裝扮小丑的人,雙腳張開,站在一個由大象鼻子頂著的蹺蹺板上,兩手伸展,頭往上揚起,表演著平衡的馬戲團遊戲,吸引觀眾的目光娛樂觀眾,小丑一旁寫著“二執:我執法執”等字。

    簡介「二執」:又稱人法二執或生法二執,分別指「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人我執,即執著人有一個可以見聞覺知的實體,法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實體。

一、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1.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2.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3.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中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為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

二、法執:即執著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實體,法執分為”俱生法執”與”分別法執” 二種,大乘佛教不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

    簡介「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的總名,”五蘊”的蘊,有範疇之意,五蘊是是構成世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種因素,此五蘊世間,既不是抽象的意識世界唯心論,也不是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的唯物論,而是心物綜合的「五蘊世間」,此世間是時間性和空間性的存在,所以五蘊只是現象,只是因果相續的過程,只是無窮無盡的緣起狀態,緣起並不是客觀的實有,佛陀認為:緣起即是實相,是主客一如的狀態,緣起即是認識論上的現象,離開了認識的世界,即無萬象可言,所以離開了主觀即無客觀。”五蘊”分述如下:

    一、色蘊: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質料,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質料,五蘊聚合,表示這世界既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聚合主觀、客觀於一體的「法」的世界,這是佛教與外道所不共的理論,色蘊的色,相當於物質的概念。”色蘊”就是物質現象的積聚,物質性的存在,《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曰:「色蘊何相,答:變現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這在《五事毗婆沙論》中,說的更仔細一點:「問:依何義故說之為色?答:漸次積集,漸次散壞,種種生長,會遇怨或親,便能壞能成,皆是色義。」因此,色的定義就是質礙,它有形體、佔有空間,且會變壞,色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積聚而成,四大組成了有情的肉體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也組成了感覺的對象色、聲、香、味、觸的外境,就是世間一切的物質現象。

二、受蘊:受是有情精神作用的一種,是心理的感受作用,把感覺和感情合而為一,即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而領納觸的感覺即是受,受有三種稱苦受、樂受、捨受,受與現代心理學感情上的受有所不同,現代心理學的感情作用,是主客觀對立的存在,而受蘊的受,以”無我”非主客二分,不是感覺的受而是思想本身的受,在五蘊的領域中,知覺、感情、和思維之間,是不能截然劃分的。

三、想蘊:想是知覺、表像之意,即攝取表像,形成語言概念的精神活動,想蘊的取像不是心、境對立的像,是包括著知覺、觀念、思想和表像包括著知覺表像和記憶表像等心境融合的像,取的不是外界的像反映於內心,而是萬象形成之像,《雜阿含經》中稱想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想,這就是想的”法的體系”。

四、行蘊:行是造作、行為之意,指思想決定和支配人的行為因素,行也指生、滅、變異,含有無常遷流的意思,”諸行無常”是緣起的基本架構之一,在部派佛教的阿毗達磨哲學中,謂行是現象界除了色、受、想、識四蘊外的一切事物,阿毗達磨哲學建立七十五法,四十六心所有法中,除了受、想二心所外的四十四心所,和十四不相應行法,都收入行蘊中。

五、識蘊:識是透過對象的分析與分類而生起的一種了別作用,即意識,所以識的定義是了別,瞭解分別,指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精神主體,早期佛教分識為六種曰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到大乘佛教時代,在六識後建立末那識、阿賴耶識,發展為八識。

《阿含經》稱識為”別知相”,亦即眼識由眼根而了別色,耳識由耳根而了別聲,鼻識由鼻根而了別香,舌識由舌根而了別味,身識由身根而了別觸,而意識則由意根而了別法,前五識各了別自身界內的外境,意識則了別萬象的差別相,萬象的”自相”與”共相”,即單獨的形相,與他物比較的形相,世間萬象,何以有其各不相同差別相?這是由於識的了別而有的,此即是「別知相」,識的本身是法的範疇,萬像是被覺、被受、被想、被行、被識的存在,離開五蘊,就沒有萬象可言。

簡介「三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的分類法是從這三方面來觀察世界,旨在斷除我執,在佛教阿毗達磨中,,又譯為陰、入、界,合稱三科,為佛教對一切諸法的分類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分述如下:一、五蘊: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物質。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的作用。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的作用。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的本體。二、十二處: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為六種感官及其相對的客觀對象。三、十八界: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玄奘法師譯《心經》經文,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相關的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簡介「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分述如下: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裡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厘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幹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CCF20140528_00006.jpg 

二執我執法執~眾生煩惱習氣的根源

10463962_827764153902484_2072297195192210846_n.jpg 

 

佛教二執我執法執」表

1640.jpg 

對治執著的法門

築夢法~1.JPG 

772114176_m.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