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話,每一句話都表示一種空性,意思是說: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沒有什麼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沒有什麼空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重點,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是空性。在藏文稱之為四合空性”,表示四種空性組合起來,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空性,這就是“四合空性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據說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將大、小乘的八萬四千法門交給於阿難尊者,指示他說: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全部忘掉損壞,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即四句偈)忘了丟失了,我就要責罰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陀專講空性的法門,除了佛陀以外,任何宗教、學派,都說不出空性這麼深奧的道理,這是佛教唯一的特點,佛陀在世時曾三轉法輪,第二次轉法輪時,就是專講空性。

    在創作構圖上,一位摩登優雅的女子,在華麗的燈光下,手中拿著一本《心經》,正在聚精會神的閱讀著,在旁邊的窗簾上,寫著《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還有四合空性的藏文。

    簡介「空性」:空(梵文:śūnya)或空性(梵文: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術語,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而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 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

    簡介「三轉法輪」: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成佛之後有三階段的說法,對此,有兩種說法:1.在《轉法輪經》中,釋迦牟尼在鹿野苑五比丘,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稱為三轉法輪,又稱三轉四諦,或三轉十二行相。2.在《解深密經》中,將釋迦牟尼說法,分為三個階段:初轉法輪,轉阿含經等四諦法輪;二轉法輪,轉般若經等一切法空法輪,為不了義經;三轉法輪,為如來藏了義經法輪。

    第一次轉法輪,是佛陀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又稱阿含期,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無常而斷我見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主要講外加行所修的內容,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小乘的四聖諦,並沒有強調空性。

    第二次轉法輪階段佛陀講了般若,又稱般若期。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經中講到空性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姓,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即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二轉法輪的時候,佛陀雖然也會提到無常、痛苦,但卻不是十分強調,第二轉法輪的核心就是空性。

    第三次轉法輪佛陀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階段主要的代表經典為方廣唯識諸經,如《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等。即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言語無法表達的,這就是“如來藏” ,到了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空性不是最主要的,光明如來藏才是。

    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中文,就是“慧度” ,“般若”,就是“慧”,“波羅蜜多”,是指“度”,整個大乘佛法可歸納為六度,六度之一,就是“慧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意為「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是闡述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經典,又稱《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摩訶」是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之意,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與廣義的。「般若」為梵語prajñā音譯,指通達妙智慧之意,人之所以愚痴,就是因為沒有空性的智慧,讀般若心經,就是為了通達空性的智慧。「波羅蜜多」為梵語pāramitā音譯,指到彼岸或圓滿成就之意。「心」是根本、核心、精髓之意,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是線、路、徑之意,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心經》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的實相教理,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加以濃縮後,成為二百餘字的極精簡經典,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心經》經文結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歷史上至宋朝為止,可考的《心經》漢譯本,至少有11本,現存9本。

 
 

標題

 
 

譯者

 
 

版本

 
 

存缺

 

《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吳·支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

略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649年)

略本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唐·菩提流志(693年)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實叉難陀(695-710年)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淨(695-713年)

略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唐·法月(初譯)(738年)

廣本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月(重譯)(738年)

廣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般若共利言等(790年)

廣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智慧輪(847-859年)

廣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智慧輪(847-859年)

廣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成(敦煌石室本)

廣本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施護(980-1000年)

廣本

    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260字,其譯本內容約有20處,與今日所見的梵文本不同。

《心經》的內容,在此採用多數人接納玄奘法師譯的版本: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度一切苦厄。舍利子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無;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玄奘法師譯,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歷史上註疏《心經》的有:

印度論師所造的《心經》釋論,現存《西藏大藏經》有八篇:

《般若心經註·密咒道釋》,吉祥獅子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無垢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蓮花戒

《般若心經注》,阿底峽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義遍知》,摩訶闍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法義明燈》,金剛手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善軍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智友撰

中國歷代高僧大德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唐·窺基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般若心經疏》 唐·靖邁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唐·法藏撰

《心經直說》 明·德清

《心經說》 明·紫柏

《心經要解》 明·智旭

    簡介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中亞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著作,稱為「經」的佛學典籍,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中的契經。現存的佛教原典有:

大批的藏文漢文版本的翻譯經典。

錫蘭緬甸柬埔寨泰國所存,源自古印度上座部所宗奉經典的巴利文版本。

尼泊爾保存的、印度晚期佛教所存認的一部不很完整的經集,附有一部輔助性著作的選集。

少數散布在其他各地的印度語文經典,例如保存在西藏日本和印度西部某些耆那教徒的藏書,以及埋藏在中亞墓窟的藏書。

    廣義的佛經總稱「三藏」,包括:

經藏梵文Sūtra-pi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素怛纜藏」,指釋迦牟尼諸弟子所傳述的釋迦佛在世時的說教,以及其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律藏:梵文Vinaya-pi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毘奈耶藏」,記載佛教僧侶的戒律佛寺的一般清規。

論藏:梵文Abhidharma-piaka的意譯,音意合譯為「阿毘達磨藏」,是對佛教教義的解說。

    佛經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佛陀自己親口說的佛經,《般若攝頌》就屬於此類佛經;

第二種,是佛陀加被的佛經,也就是經佛陀加持以後,由別人說出來的佛經,《心經》就屬於加被教的範疇;佛陀加被的佛經又可分為三種:

1.是佛身的加被教。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將手伸出放在一個人的頭上,
那個人立即就證悟了很多境界,並說出很多空前的佛教理論,這就屬於身體的加被經教;

2.是佛語的加被教,也就是佛陀告訴周圍的某人,你要去說什麼什麼法,雖然那
個人以前沒有太大的能力,但依靠佛陀的語言,立即當下證悟,同時又說出很多前所未證的佛法理論;

3.是佛意的加被教,《心經》就屬於意加被的佛教。如何加被呢?釋迦牟尼佛入定以後,身旁的舍利子就詢問觀自在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應當如何去修。舍利子發問的動機,來自於釋迦牟尼佛禪定的力量,是禪定當中的釋迦牟尼佛促使他去詢問的,所以被稱為“意加被經”。這三種佛法的來源,都是佛的加持,所以都屬於佛經。

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所謂開許的佛經,是指在有些佛經的前面,會出現緣起的內容,中間會出現一些像“世尊白言”、“阿難啟白”等等之類的連接文,最後還有聽眾隨喜讚歎的文句,這些詞句都不是佛說的,而是後人加上去的,但這些都是佛陀允許的,佛陀曾告訴弟子們,以後你們在結集佛法的時候,前面要加上緣起,中間要加連接文,最後要有交代,這樣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換言之,穿插於前、中、後的這些部分,被稱為“開許佛經”,它既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說出的,但卻是佛陀所開許的內容,所以被稱為“開許佛經”。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CCF20140515_00000.jpg 

《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陀最重視的空性法門

10544404_827370407275192_6842268852436769407_n.jpg 

《心經》漢譯本漢譯本歐陽詢

800px-Prajnyaapaaramitaa_Hridaya_by_Ouyang_Xun.jpg 

心經》四句偈“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thCARG0V4V.jpg 

印度鹿野苑~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成佛後在此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thCABCY3K0.jpg 

th.jpg 

《當心經遇上量子物理》作者為堪布慈誠羅珠

10172861_792732474072319_7015986050816957310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 因果輪迴~佛教基本的思想觀點

 

 

 

 

 

 

    佛法基本信念是深信因果,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當我們種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有善報,只有等到因緣成熟到了,才能得到善報,所作惡,必等到因緣成熟時始得惡果。業又根據動機、道德意志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有「有漏善」和「無漏善」,無記業則是不善不惡,又分二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不善不惡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無記」;無關善惡,但也不會遮蓋本性的,則叫「無覆無記」,惡業一定是「有漏業」。

    佛教的基本觀點認為輪迴是苦,佛陀雖不否定世間短暫的幸福,然而在他認為,進一步去觀察幸福,實際上,只是當下暫時沒有感覺到的痛苦,是相對的幸福,而非絕對的幸福,在這些幸福中有許多的不幸,就生命的整體而言,多數的生命都是苦的,所以佛陀認為用應該用痛苦來形容輪迴,而倘若能對世界有種痛苦的概念,對輪迴對世界對人生有危機意識,就會有所警覺,設法擺脫這一切,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創作構圖上,有二個男子面對面,二個人的中間有位女子將手搭在他們的頭上,三人身上都有西洋占星的符號,二個男子,一個頭上是雙子座的符號,下方是雙子座的守護星~水星的符號,另一頭上是牡羊座的符號,下方是牡羊座的守護星~火星的符號,夾在二個男子中間的女子,頭上是天蠍座的符號,衣服上是天蠍座守護星~冥王星的符號,形成一個牽連糾葛的三角關係,最他們的最上方,有因果輪迴四個大字。

    簡介「印度教的輪迴觀」:印度教的輪迴起於梵書時代,成熟於《奧義書》,是流轉之意。奧義書認為,輪迴包攝三道,即天道、祖道、獸道。輪迴是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婆羅門教認為四大種姓及賤民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簡介「佛教的輪迴觀」:再將印度教的輪迴三道,擴展為六道四生,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當下所存在的狀態稱為今生,前一個輪迴的生命體成為前世,下一個稱為來世或來生。以佛教而論,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三界五趣之中,或稱在六道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即「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否則無有脫出之期。在佛教看來,眾生輾轉輪迴的主因有3,第一是與無常相違的常執,第二是與痛苦相反的樂執,第三是與無我相抵觸的我執,有了這三種執著,就會造作善惡之業,造善業就流轉於人天等善趣,造惡業,就投生於地獄等惡趣,始終無法超越輪迴而獲得解脫,脫離輪迴獲取解脫的原因,不在於外,來自於自身,自身不是指自己的身體,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過推翻三種執著,才能解決精神的束縛,如果不斷除或者毀壞這三種執著,就永世不得解脫。

    簡介佛教的「六道輪迴」:又名六趣、六凡,佛教的宇宙觀,指六種欲界眾生的種類型態或者說是境界,也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佛經觀佛三昧經》載:「輪迴六趣,如旋火輪。」,《法華經》指:「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十界中由上而下的六道分別指: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因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若造善終得樂報,如天、人二道;若造惡業終得苦報,如畜生、餓鬼、地獄。

    簡介佛教的「因果論」:是論述因緣果報的業報學說,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因果說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稱之「三世因果」,而業報的業有三類:1.身業:由有情的身體行為所做的業2.口業:由語言行為所做的業、3.意業:是念頭,身行、口行之所造業都是隨著念頭而造,念善則造善業,念惡則造惡業。業又根據動機或道德意志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有「有漏善」和「無漏善」,無記業則是不善不惡,但又分二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不善不惡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無記」,無關善惡,但也不會遮蓋本性的,則叫「無覆無記」,惡業一定是「有漏業」。而因果論的因,是指能引生結果的原因,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提出六因論,認為因有六種: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4]因果論的果,是指有因有緣而生、有因有緣而報的結果,又稱果報,果報的種類有五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離系果,六因得五果,相對於六因,可分為有為果與無為果,有為果分成四者:異熟、等流、增上、士用,無為果只有一種,即離繫。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 因果輪迴~佛教基本的思想觀點

CCF20140512_00010.jpg 

因果輪迴是佛教基本的思想觀點

10487603_828063883872511_8718791549226175291_n.jpg 

佛教的輪迴觀

thCA5L27F1.jpg 

因果輪迴圖

thCAX9TVL1.jpg 

慈誠羅珠堪布認為佛教的因果學說,

對現代社會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thCAVNUTXE.jpg    thCA8NJR8O.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斷執迷愚癡,唯用智慧~佛教求解脫之法

 

 

 

 

 

 

    在佛教看來,眾生因為對世間無常與生命真相的不瞭解,稱之無明,無所了知,產生種種煩惱未能斷盡,輾轉生死輪迴之中,主因就是執迷,具體分析有3種執迷,第一是常執,與無常相違的常執,第二是樂執,與痛苦相反的樂執,第三是我執,與無我相抵觸的我執,有了這三種執著,就會造作善惡之業,造善業就流轉於人天等善趣,造惡業就投生於地獄等惡趣,始終無法超越輪迴得解脫的原因,不在於外而是來自於自身的思想精神,唯有推翻破除三種執著,才能徹底解決精神的束縛,若不斷除摧毀三種執著,就永不得解脫。唯一推翻三種執著病的藥方,就是智慧,這三種執著歸根結底是無明、無知、愚蠢的行為展現,只能採用無明、無知、愚蠢相反的對策即智慧來對治,這種智慧就是精通無常、痛苦、無我的智慧,靠這三種智慧,就能推翻輪迴三種根源。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男子拿著個斧頭,使盡全身的力氣,去砍一棵根扎的很深的樹,樹旁有個執字,中間端坐著個佛祖旁有個慧字,前方有三位在燒香、拜佛、磕頭的信眾,他們的旁邊有個迷字,整張畫面就是要呈現出,斷除執著、迷惘、無知,唯有效法佛陀,用智慧一途,才是解脫痛苦根本之道。

    簡介「我執」:又名人執,即妄執人有一實在的我體(補特伽羅),為二執之一,對應的是「法執」, 我執按三界境界相,可分為:執取見聞嗅嚐觸知等自性,於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執取見聞觸知等自性,於色界中所觸之境界,以如是知覺性為不壞之我。執取了知定境之自性,於無色界中所住之定境相或執取恆審思量心為常住不壞之我。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分別我執是指後天薰習而得,俱生我執來自深層意識,很難切斷,分別我執只在表層意識中有,即因為後天外界的影響而形成的我執,因為不是與生俱來的,故較容易斬斷。

    簡介「慧」:也稱為智、智慧,音譯為bōrě般若,佛教術語,意為智慧洞識,為三無漏學之一,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大地法,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度(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Prajñāpāramitā)。在梵文中,jñā 可以譯為知覺、知識或了解,Pra 是比較級,代表更高、更大、超過、超越的意思,因此,慧(Prajñā)有一種高級的知覺能力,分辨是非、於簡擇的能力,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具備慧的人,可依自己的觀察力,來選擇正確的道路,缺少智慧,即是愚癡無明。慧可分為世間慧與出世間慧二者,所謂出世間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要得到這種智慧,需要依的幫助。(闍那)與慧的定義接近,差別在於,智的範圍較小,主要指出世間慧,有能抉擇、決斷之意,慧的範圍較大。

   慧也稱為智慧、般若,而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在中國多指為智慧,《世說新語·文學》載:「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佛教認為,般若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同,「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因證得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而生起實相智慧,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為智慧,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大智度論》所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一般法會中大多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應為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究竟圓滿之智慧」,佛教稱之為勝義智或實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樹下體驗真理的智慧,不究竟的智、不完滿的智慧,佛教稱之為方便智。

    簡介「愚癡」: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大乘佛教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緣而成,虛而不實,性空乃生命最根本的真實本質,眾生之愚癡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諸法緣起性空,不明諸法實相、佛性本具之理。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斷執迷愚癡,唯用智慧~佛教求解脫之法

CCF20140503_00010.jpg 

斷執迷愚癡,唯用智慧佛教求解脫之法

1512576_828063953872504_5880263780431912910_n.jpg 

《般若蜜多心經》是佛陀非常重視的經典,以論述空性為主

thCAOG1Z12.jpg 

thCA9PXRXS.jpg 

這家位於台北的飯店裡,都是以佛像為主要設計風格

10306624_792130977465802_9128048795612330999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佛教與其之前的婆羅門教及其他沙門教派,主要不同之處,佛教在許多方面,承襲於婆羅門教和沙門傳統,如禪定頭陀行等,佛教反對苦行,悉達多太子,雖曾苦修六年,後來他覺悟苦行非正道,不能解脫,於是捨棄苦行,另求正法,三法印為佛所宣稱,用來印證佛法真偽的三項標準。三法印的概念來自佛經記載,在佛陀即將圓寂的時候,弟子曾問佛陀圓寂以後,如果有外道前來講法,宣稱所講的是佛法,應當如何區分真偽?佛陀答說:在我圓寂之後,無論任何一種法,或任何人所說的內容,如能具備三個條件,就是正法,如果不具備三個法印,與三個法印背道而馳,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法印的“法”是佛法的“法” ,“印”是手印、印章的“印”,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三法印是佛教永不改變的正知正見,稱之為“法印”,具備三法印就是佛法,違背了三法印,就不是佛法。

    在創作構圖上,在滂沱大雨中,有個穿著雨衣的孩子神情愉悅地為一隻正在地上寫毛筆字的貓熊動物,撐著傘,那隻大貓熊低著頭,聚精會神地寫著豎立在一旁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幾個大字,呈現出無常、無我、寂靜的景象。

    簡介「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所謂的三法印,三法印的概念來自佛經記載,在佛陀即將圓寂的時候,弟子曾問佛陀圓寂以後,如果有外道前來講法,宣稱所講的是佛法,應當如何區分真偽?佛陀答說:在我圓寂之後,無論任何一種法,或任何人所說的內容,如能具備三個條件,就是正法,如果不具備三個法印,與三個法印背道而馳,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法印的“法”是佛法的“法”,“印”是手印、印章的“印”,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三法印是佛教永不改變的正知正見,稱之為“法印”,具備三法印就是佛法,違背了三法印,就不是佛法。

所謂的三法印分述如下:

    1.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藉因緣所生之諸行法,當因緣變化時,即無法保有常恆不變之相。佛教認為“行”是無論是物質、精神、還是物質與精神的運動過程,因緣而生、有因有果的法,就稱為有為法,也叫做“行”,“諸行無常”的意思就是,所有物質與精神的世界,依靠因緣而起的法,都是無常的。無常可分為二種(一)外無常:1.相續無常2.刹那的無常。(二)內無常:1.相續無常2.刹那的無常。內外無常又可分為1.相續無常2.刹那的無常。(一)外無常:指沒有生命的山河大地,就是“外”,即器世間1.相續無常2.刹那無常(二)內無常:指有生命的眾生,即有情世間,不包括植物的生命在內,指有痛苦、快樂感覺的生命。勤修無常可以遠離常執,修無常就是去觀察物質和精神是如何的無常,經觀察會發現,所處的世界是靠不住的,宏觀相續是無常,刹那瞬間也是變幻無常的。

    2.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亦即無有本來自在、不藉諸緣出生、常恆不變的本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佛教認為“我”、“自我”的概念是虛空的,所謂“這是我”、“那是我”,在我們所認為“我”存在的地方,是根本沒有實有、獨立、恒常的特徵,所以釋迦牟尼佛從出離心、菩提心出發,最後通過修空性,來消滅“我” 的概念。而在佛教專用術語“我”和“我執”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的眼睛看到的物,為外在所取的物質,內在能取的是眼識,我執”就像眼識,是內在的、主觀的、精神上的執著。每個人都有一個“我執”,但我執的“我”在佛教看來是我是不存在的,“我執”對境或所緣境的“我”是找不到的,既然找不到對境,就說明以前的執著是錯誤的。

    3.涅槃寂靜:解脫就是涅槃,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法、報、化三身,五智,就叫做解脫涅槃,寂靜是解脫之後,再也沒有痛苦,包括三種痛苦的種子和名字都不存在,這種清淨永恆的快樂就是寂靜”,涅槃的境界,沒有一切生死的煩惱痛苦,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的般若中道性。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

CCF20140512_00012.jpg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

 

10517959_836753286336904_3381556143844500520_n.jpg 

 

10420372_828063720539194_3864538467989683743_n.jpg 

三法印為佛所宣稱,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 

th.jpg 

h.jpg   

th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證悟空性~實踐佛法最重要的法門

 

 

 

 

 

    學習佛法分為見解和修法兩部分,二者不能偏廢,見解指是要精通該修佛法的理論,是要通過閱讀、語言、思維獲得的知識,屬於理論知識的範圍,學習這些理論知識,建立起正知正見的目的,是為了修行,斷除煩惱,獲得解脫,進而幫助他人獲得解脫。佛教最核心的觀點就是緣起性空,其中所謂的性空,就是指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所謂真空生妙有的意涵,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本性才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出家僧人,頭戴草帽,背著個竹竿,竿子上繫著個包袱,置身於廣漠的宇宙中,一片空寂,天空上有夕陽般的層層光暈,僧人旁邊有證悟空性4個字,證悟空性一旁又寫著”徹悟本性之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簡介「空性」:空(梵文śūnya)或空性(梵文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術語,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而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 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證悟空性~實踐佛法最重要的法門

CCF20140511_00001.jpg 

 

證悟空性是實踐佛法最重要的法門

 

1981781_827370277275205_4497973855938928339_n.jpg 

介紹藏傳佛教的書籍

es.jpg 

 

thCA5C7SVM.jpg 

佛教目前有三個主要派別: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藏傳佛教

10250071_778773662134867_2177486536065056394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緣起性空~佛教最核心根本的理論

 

 

 

 

 

 

    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就是指宇宙人生沒有獨存、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指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所謂真空生妙有的意涵,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本性才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人拿著個釣竿,置身於空山峻嶺中的湖面上,一片寂寥,只有幾隻飛鳥飛翔於空中,前方有巨石坐落著,顏色的層次仿佛是藏傳師父暗紅色配金黃色的袈裟,天空的上方有今天談論的主題緣起性空4個大字,那個最主要的空字被圈選了出來,凸顯了空性的重要性。

    簡介「緣起性空」:佛教最核心的理論基礎之所在就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就是指宇宙人生沒有獨存、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指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所謂真空生妙有的意涵,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本性才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

    簡介「空性」:空(梵文śūnya)或空性(梵文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術語,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而空性為大乘佛教理論基礎, 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為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真實,是苦、空、無常、無我,近代學者認為,緣起性空是佛教區別於一切宗教或哲學的世界觀,為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絕對本質」(自性)。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緣起性空~佛教最核心根本的理論

CCF20140503_00004.jpg 

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根本的理論

 

 

 

10364026_828063783872521_919224354007827890_n.jpg  

 

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因緣和合,隨因緣分散而滅,

眼見一切都是有,因緣起而有,它的本性是空。

971200_776074475738119_4983095094905376656_n.jpg 

藏傳師父的袈裟,是暗紅色配金黃色,很強烈鮮艷的顏色

10174824_779281118750788_3272699751649852195_n.jpg   

10246753_786358271376406_6277301580517389050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菩提心、出離心~一切佛法的種子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邁向超越輪迴解脫之路,是我第6個插畫創作部落格網站,自2008年開始至今2014年陸續成立了:(1)芳的奧修禪卡插畫創作(2)芳的偉特塔羅插畫創作(3)芳的彩油塔羅插畫創作(4)芳的托特塔羅插畫創作(5)芳的《聖經》(THE HOLY BIBLE)故事插畫創作(6)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邁向超越輪迴解脫之路。

    因緣俱足下,剎那間,有關佛教生命哲學藝術的部落格”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邁向超越輪迴解脫之路”,就在昨天誕生了,而5月6日下週二,也就是農曆4月初8,就是佛陀誕辰紀念日,乃佛教界的盛事,佛教是我最早接觸的宗教,雖然從去年中我開始鑽研西方基督教思想體系,然而今年4月又恭逢其盛,聆聽了來自大陸的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副院長慈誠羅珠堪布在台灣的系列演講,讓我對東西方宗教的差異性,有了更深刻認識與對照。

    佛陀,是人類意識發展的高峰,超越了輪迴之苦,達到了生脫死境界之完人,這是歷史大家所公認的,凡是追求解脫之道者,都應向祂學習。

    人生無常,成壞住空,究竟是苦,是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與證悟,在這個認識論和宇宙論的基礎下, 為徹底地解決人類的生老病死,死亡無常之苦,發展出許多對治解除眾生痛苦的法門,而菩提心和出離心,就是佛教求道修法之路的基礎,沒有這二個心,再怎麼求道修法,都是偏離主軸,也就無法達到最終解脫之道,所以,我們就從佛法的菩提心和出離心做為開場談起。

    佛教所謂菩提心(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就是成的心,菩提梵文 बोध(bodhi),為覺之意,在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之意,故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為發菩提心之意,《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然而,菩提心又需要以出離心為基礎,所謂出離心,就是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才能獲得自由,出離心有兩個方面,一是個人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另一個是以出離心為基礎,引發菩提心,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出離心不僅是成就解脫最基本的條件,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礎。

    在創作構圖上,一個面帶笑容的小女孩,一手拿著心形的玩具,置身於豔麗的花叢中,身旁有一個大咖啡杯,從上方有個盛滿牛奶的杯子正傾注而下,在杯中拉出了一個心形的美麗圖案,上方垂下二個綠樹枝條中間,出現了刻有菩提心與出離心的二塊板子。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陀」:為佛教創始人,約出生於B.C.565~486年,原名悉達多,姓喬達摩,誕生在北印度,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為淨飯王太子古印度著名思想家,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等,漢地稱佛教祖師即佛祖。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國,有傳說稱剎帝利種姓的共同祖先是劫初時諸有情公選的大同意王(摩訶三末多王),釋迦族屬剎帝利種姓,統治了東北部邊緣的一些城邦及聚落,這些小國以憍薩羅為宗主國,釋迦牟尼即出生於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的父親是劫比羅城淨飯王,他先後娶天示城善悟王小女「大幻化」和長女「幻化」為妻,釋迦牟尼為「大幻化夫人」所生。根據《八十誦律》等記載,佛陀入胎時摩訶摩耶夫人做了四種夢:一者、見六牙白象來處胎中。二者、見其自身飛騰虛空。三者、見上高山。四者、見多人眾頂禮圍繞。摩訶摩耶夫人將此事奏告淨飯王,淨飯王召集了些相師婆羅門,請他們解夢,他們回答:「王大夫人必當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莊嚴其身,若紹王位,當乘金輪,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證法王位,名聞十方,作眾生父。」根據《八十誦律》、巴利文中部·希有未曾有法經》和《長部·大本經》記載,摩耶夫人在其父王的蘭毘尼園無憂樹下,站立生下了釋迦牟尼,《中阿含經·未曾有法經》和《長阿含經·大本經》有佛從母右脇出生的說法。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撫養成人,即「乳母」撫養,大乘佛教佛陀傳記說大愛道·瞿曇彌是佛陀的姨母,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佛本行集經》等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釋種女耶輸陀羅瞿夷,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在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過著舒適豪華的生活,29歲那年,他的兒子羅睺羅出生,有一天他走遍迦毗羅衛國的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稱四門之遊,接觸到許多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看到人生必經的生、老、病、死,讓他體會到生命無常,就在29歲時的夜晚,騎著馬出家修道,決定追求人生真諦,救渡眾生,解脫人生之苦。出家修行的前六年,他四處拜師求道,接著又與五比丘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飢餓痛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坐於菩提樹下,依南傳大藏經記載,釋迦牟尼入四種禪,得三明,現觀四諦十二緣起而成無上正等正覺,北傳佛教說,釋迦牟尼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終於悟道修成正果,悟得三明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佛陀果位,在印度恆河兩岸說法,建立僧團。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簡介「菩提心」:即成之心,菩提梵文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薩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

    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發菩提心者,應具備三種心:1.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2. 大願心:廣修善行。3. 大悲心:救眾生苦。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菩提心、出離心~一切佛法的種子

CCF20140503_00006.jpg 

 

菩提心、出離心是一切佛法的種子

 

10516713_828063867205846_106785660018048972_n[1].jpg 

釋迦牟尼佛,原名悉達多·喬達摩,為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

361px-Gandhara_Buddha_(tnm).jpg 

印度北部菩提迦耶,是佛陀坐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之處

,今摩訶菩提寺是佛教徒朝聖之地

18739_2013061222570614Z39.jpg   

大陸五明佛學院副院長慈誠羅珠堪布在台灣弘法演講

e5055db4b9fa11e3a83122000a7d0526.jpg 

10308195_784445121567721_8690346947412245371_n.jpg 

10271467_784453074900259_160084725597945491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為埃及酒政、膳長、法老王解夢,從囚犯一躍成為埃及的宰相

 

 

 

 

   “約瑟為埃及酒政、膳長、法老王解夢,從囚犯一躍成為埃及的宰相”,是我第17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故事的內容是:埃及的酒政和膳長(酒政是負責酒水的官,為法老王試酒,以防有人下毒。膳長是負責烤餅的司廚。)得罪了他們的主子埃及法老王,被關進護衛長府內的監獄,和約瑟關在一起,有一天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二人同夜各做一夢,隔天告訴約瑟說:我們各人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約瑟為酒政和膳長解夢,後來二人遭遇全如約瑟所解,約瑟解完埃及王酒政的夢,要求他說:你得好處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提說我,救我出這監牢,但酒政卻忘了約瑟,之後,因法老同夜作兩夢,無人能解,酒政舉薦約瑟,法老召見約瑟,並向他重述兩夢,約瑟為法老解夢,並建議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治理埃及地,法老任命約瑟治理埃及,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約瑟的手上,給他穿上細麻衣,把金鍊戴在他的頸項上,又叫約瑟坐他的副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埃及宰相,並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約瑟當時三十歲,約瑟在埃及七個豐年內積存糧食,荒年未到以前,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七個荒年就來了,如約瑟所說,各地都有饑荒,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做,當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在創作構圖上,希伯來的少年約瑟,跟埃及的權貴酒政和膳長三人一起被關在埃及的監獄裡,約瑟坐在衣椅子上,正在替他們解夢,酒政的頭上有朵雲裡面有棵葡萄樹,樹上有三根枝子,發芽開花,葡萄成熟了,一個人手拿酒杯上方伸出一隻手將葡萄擠進杯裡,膳長的頭上有朵雲,裡面有個筐子,筐子裡裝著餅,有隻鳥飛來吃筐子裡的食物,另一個場景是,約瑟正在替坐在寶座上的埃及王解夢,埃及王身後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約瑟的旁邊有兩朵雲,上方的那朵雲裡面有二隻母牛逐水草而居,下方的那朵雲裡面有二株麥子,麥子上分別長了七個穗子。

摘錄《聖經·創世紀》第40章:1–23,”酒政膳長同夜得夢”、 ”約瑟解為酒政之夢”、”解膳長之夢”:

1.這事以後,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得罪了他們的主─埃及王,

2.法老就惱怒酒政和膳長這二臣,

3.把他們下在護衛長府內的監裡,就是約瑟被囚的地方。

4.護衛長把他們交給約瑟,約瑟便伺候他們;他們有些日子在監裡。

5.被囚在監之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二人同夜各做一夢,各夢都有講解。

6.到了早晨,約瑟進到他們那裡,見他們有愁悶的樣子。

7.他便問法老的二臣,就是與他同囚在他主人府裡的,說:你們今日為什麼面帶愁容呢?

8.他們對他說:我們各人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約瑟說:解夢不是出於神嗎?請你們將夢告訴我。

9.酒政便將他的夢告訴約瑟說:我夢見在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樹,

10.樹上有三根枝子,好像發了芽,開了花,上頭的葡萄都成熟了。

11.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擠在法老的杯裡,將杯遞在他手中。

12.約瑟對他說:你所做的夢是這樣解:三根枝子就是三天;

13.三天之內,法老必提你出監,叫你官復原職,你仍要遞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作他的酒政一樣。

14.但你得好處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提說我,救我出這監牢。

15.我實在是從希伯來人之地被拐來的;我在這裡也沒有做過什麼,叫他們把我下在監裡。

16.膳長見夢解得好,就對約瑟說:我在夢中見我頭上頂著三筐白餅;

17.極上的筐子裡有為法老烤的各樣食物,有飛鳥來吃我頭上筐子裡的食物。

18.約瑟說:你的夢是這樣解:三個筐子就是三天;

19.三天之內,法老必斬斷你的頭,把你掛在木頭上,必有飛鳥來吃你身上的肉。

20.到了第三天,是法老的生日,他為眾臣僕設擺筵席,把酒政和膳長提出監來,

21.使酒政官復原職,他仍舊遞杯在法老手中;

22.但把膳長掛起來,正如約瑟向他們所解的話。

23.酒政卻不記念約瑟,竟忘了他。

摘錄《聖經·創世紀》第41章:1–57,”法老連得兩夢”、 ”酒政薦約瑟”、”約瑟為法老解夢” ”法老立約瑟為埃及宰”:

1.過了兩年,法老做夢,夢見自己站在河邊。

2.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美好又肥壯,在蘆荻中吃草。

3.隨後又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醜陋又乾瘦,與那七隻母牛一同站在河邊。

4.這又醜陋又乾瘦的七隻母牛吃盡了那又美好又肥壯的七隻母牛。法老就醒了。

5.他又睡著,第二回做夢,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肥大又佳美,

6.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又細弱又被東風吹焦了。

7.這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又肥大又飽滿的穗子。法老醒了,不料是個夢。

8.到了早晨,法老心裡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術士和博士來;法老就把所做的夢告訴他們,卻沒有人能給法老圓解。

9.那時酒政對法老說:我今日想起我的罪來。

10.從前法老惱怒臣僕,把我和膳長下在護衛長府內的監裡。

11.我們二人同夜各做一夢,各夢都有講解。

12.在那裡同著我們有一個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我們告訴他,他就把我們的夢圓解,是按著各人的夢圓解的。

13.後來正如他給我們圓解的成就了;我官復原職,膳長被掛起來了。

14.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

15.法老對約瑟說:我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我聽見人說,你聽了夢就能解。

16.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

17.法老對約瑟說:我夢見我站在河邊,

18.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肥壯又美好,在蘆荻中吃草。

19.隨後又有七隻母牛上來,又軟弱又醜陋又乾瘦,在埃及遍地,我沒有見過這樣不好的。

20.這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吃盡了那以先的七隻肥母牛,

21.吃了以後卻看不出是吃了,那醜陋的樣子仍舊和先前一樣。我就醒了。

22.我又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飽滿又佳美, 23.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枯槁細弱,被東風吹焦了。 24.這些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佳美的穗子。我將這夢告訴了術士,卻沒有人能給我解說。

25.約瑟對法老說: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已將所要做的事指示法老了。

26.七隻好母牛是七年,七個好穗子也是七年;這夢乃是一個。

27.那隨後上來的七隻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是七年,那七個虛空、被東風吹焦的穗子也是七年,都是七個荒年。

28.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做的事顯明給法老了。

29.埃及遍地必來七個大豐年,

30.隨後又要來七個荒年,甚至在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豐收,全地必被饑荒所滅。

31.因那以後的饑荒甚大,便不覺得先前的豐收了。

32.至於法老兩回做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

33.所以,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

34.法老當這樣行,又派官員管理這地。當七個豐年的時候,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

35.叫他們把將來豐年一切的糧食聚斂起來,積蓄五穀,收存在各城裡做食物,歸於法老的手下。

36.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

37.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

38.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

39.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

40.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

41.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

42.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約瑟的手上,給他穿上細麻衣,把金鍊戴在他的頸項上,

43.又叫約瑟坐他的副車,喝道的在前呼叫說:跪下。這樣、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

44.法老對約瑟說: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辦事(原文作動手動腳)。

45.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

46.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他從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

47.七個豐年之內,地的出產極豐極盛(原文作一把一把的),

48.約瑟聚歛埃及地七個豐年一切的糧食,把糧食積存在各城裡;各城周圍田地的糧食都積存在本城裡。

49.約瑟積蓄五穀甚多,如同海邊的沙,無法計算,因為穀不可勝數。 50.荒年未到以前,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

51.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52.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53.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

54.七個荒年就來了。正如約瑟所說的,各地都有饑荒;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

55.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饑荒,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做。

56.當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在埃及地饑荒甚大。

57.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簡介酒政和膳長:是埃及法老王的兩個貼身官員,酒政是負責酒水的官,為法老王試酒,以防有人下毒,膳長是負責烤餅的司廚。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簡介約瑟(Joseph):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一個主要角色,約瑟是亞伯拉罕的曾孫、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雅各的同父母(以撒和利百加)的孿生兄弟以掃(以東)的姪子,也是雅各所寵愛的拉結所生的兩個中的第一個兒子,另一個是便雅憫,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約瑟在西方較為人熟悉的《聖經》人物,因為他著名的五色綵衣,和他解夢的能力,他曾被哥哥們因為嫉妒合謀賣往埃及為奴,在埃及官員波提反手下做管家,波提反對約瑟十分照顧,把全家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他,後來由於約瑟其長相十分俊美,波提反的妻子欲勾引約瑟,約瑟不從,反被波提反妻子陷害,最後入獄,入獄長期監禁又得到釋放為埃及首席王室顧問,他的解夢能力使埃及能在大饑荒之前做好準備,後來迦南也發生饑荒,便雅憫和兄弟前往埃及買糧之時與約瑟重逢,之後,約瑟就把家人接往埃及生活,約瑟在埃及地和雅各重逄前生瑪拿西和以法連,兩人,日後在《聖經》中被當作兩個支派分別列出,這是因為雅各臨終前給了約瑟長子名分,按照托拉長子能得到兩分產業,所以約瑟能得到兩個支派繼承土地的權利,這正好因利未支派不能繼承地土(他們須在聖殿事奉),因此最後仍有十二個支派,《聖經·創世紀》共五十章,自三十七章至五十章,除三十八章外,其餘都是記述約瑟一生的歷史;可見其重要性。

約瑟(Joseph)基本資料:

父母: 雅各(Jacob)又名以色列(Israel)、拉結。

兄弟: 便雅憫, 猶大, 流便, 利未, 西緬, 但, 以薩迦, 拿弗他利, 迦得, 西布倫。

子女: 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多結果子的))和瑪拿西Manasseh(使之忘了),後來代替約瑟,成以色列支派的首領(創四一50~52)。

配偶:亞西納(Asenath)埃及祭司的女兒。

逝世:埃及

    簡介《聖經》中的約瑟:《聖經》中同名叫約瑟的共有12人,《新約聖經》中共有8人叫約瑟:

1.馬利亞的丈夫約瑟。

2.耶穌的兄弟約瑟。

3.尊貴的議士約瑟。

4.被稱為猶士都的約瑟。

5.被稱為巴拿巴的約瑟。

6.瑪他提亞的兒子約瑟。

7.猶大的兒子約瑟。

8.約南的兒子約瑟。

《舊約聖經》中叫約瑟的有4人:

1.雅各的兒子約瑟。

2.亞薩的兒子約瑟。

3.巴尼的後裔約瑟。

4.示巴尼族的祭司約瑟。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為埃及酒政、膳長、法老王解夢,從囚犯一躍成為埃及的宰相

CCF20140429_00000.jpg  

在監獄中約瑟為埃及酒政、膳長解夢

joseph-baker-butler.jpg  

約瑟為埃及法老王解夢

未命名.png    

約瑟從埃及的囚犯,一躍成為埃及的宰相

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得夢述於諸兄,太陽、月亮、11顆星星向他下拜

 

 

 

 

    “約瑟得夢述於諸兄,太陽、月亮、11顆星星向他下拜”,是我第15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得夢述於諸兄,太陽、月亮、11顆星星向他下拜”故事的內容是:《舊約聖經》的《創世紀》猶太民族的祖先約瑟,約瑟連作2個夢,第一個夢是他和兄弟們都在田裡捆禾稼,他捆的站立中間,兄弟們捆的卻向他下拜,第2個是太陽、月亮與11個星星都向他下拜,年少約瑟將夢全部告訴老父親雅各和哥哥們,引起公憤和父親的責備,那夢境中的11顆星星是約瑟的弟弟便雅敏,和雅各的妾所生的10個兄長,後來這個2個夢都應驗了,約瑟作了埃及的宰相,迦南地遭遇饑荒的時候,雅各派他的眾子往埃及購糧,他們在約瑟面前下拜(創42:6)。

    在創作構圖上,少年約瑟躺在雲海的一個寶座上,呼呼大睡進入夢境,下方有13個人在模拜他,上方有太陽、月亮,與11顆星星,前方是一遍麥田。

   摘錄《聖經·創世紀》第37章:5–11”約瑟得夢述於諸兄”:

5.約瑟做了一夢,告訴他哥哥們,他們就越發恨他。

6.約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

7.我們在田裡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

8.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

9.後來他又做了一夢,也告訴他的哥哥們說:看哪,我又做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

10.約瑟將這夢告訴他父親和他哥哥們,他父親就責備他說:你做的這是什麼夢!難道我和你母親、你弟兄果然要來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嗎?

11.他哥哥們都嫉妒他,他父親卻把這話存在心裡。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簡介雅各:雅各(Jacob,希伯來語:יַעֲקֹב),又名以色列(Israel),猶太人的祖先、以撒的幼子,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יִשְׂרָאֵל:與天使搏鬥者之意),名字意思為”抓住”,雅各曾用一碗紅豆湯騙取了哥哥以掃的長子名份,為舅舅拉班勞動14年,以換取妻子拉結,在他與天使摔跤後,被改名為以色列(《創世記》32:23-30),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以撒和利百加結婚20年後生下了孿生兄弟以掃和雅各,那時以撒已60歲(創世記》25:26),利百加懷孕時,孩子們在她肚子裡彼此相爭,她就去求問耶和華。(《創世紀》25:22)。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中,兩族要從你身內分出。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長子以掃更得父親以撒的歡心,因為常吃他的野味;次子雅各為人安靜,常在帳棚里,更受母親利百加的偏愛。雅各騙父以撒得祝福,與母親利百加設計哥哥以掃,利百加後來得知以掃準備殺雅各,就讓雅各逃到哈蘭舅舅拉班那裡,等以掃怒消,在路上雅各夢見一個通天的梯子,和上帝耶和華的祝福,他在一口井旁遇見拉班的小女兒拉結,雅各娶拉結,服侍了拉班七年,他深愛拉結,屆滿時拉班卻用大女兒利亞代替,雅各發現受騙,拉班卻說沒有小女兒先出嫁的道理,要求雅各為拉結再服侍他七年,雅各就又服侍他七年,利亞生了許多孩子:呂便、西緬、利未和猶大,拉結沒有生孩子,就嫉妒她姐姐,把她的使女辟拉給丈夫雅各為妾,辟拉就懷孕,給雅各生了兩個兒子但和拿弗他利,利亞見自己停了生育,也把她的使女悉帕給雅各為妾,悉帕給雅各生了迦得和亞設,利亞又懷孕,生了以薩迦和西布倫,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底拿。上帝垂聽了拉結的祈禱,使她懷孕生子生子約瑟。後來雅各跟拉班要求要回家,拉班要求他留下並答應給雅各工錢,雅各則要求羊群中有斑點、黑色的,就是他的工錢,拉班同意,雅各就牧養拉班的羊,雅各研究羊群的交配生下了有紋的、有點的、有斑的來,瘦弱的歸拉班,肥壯的歸自己,雅各因此大發致富,得到許多的羊群、僕人、婢女、駱駝和驢,拉班的兒子們與拉班心生忌憚,上帝警告雅各,雅各遂帶著妻兒家當逃跑,拉班追趕雅各七天,就在趕上雅各前,上帝在夢中警告向他說:「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創世紀》31:24),拉班追上了雅各,責雅各不辭而別,拐走女兒們,偷走神像,最後二人立約,拉班回家,雅各繼續趕路,雅各在路上遇見天使,之前他已在夢中見過天使”在通天的梯子上下”(28:12,雅各天梯),當他靠近應許之地,雅各要報信的先去見哥哥以掃,以掃帶著四百人迎接,雅各送了一份厚禮給以掃,雅各將他的全家送過雅博渡口,自己一人,有一人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勝不過他,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就脫了節,那人要走雅各說:你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讓你去,那人給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意思是「與天使搏鬥者」),雅各給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因他在此看見天使,性命得以保全。雅各與上帝的使者天使摔跤後,以掃來了,他讓他的妻子和兒子們在後面,他最愛的拉結和約瑟在最後面,他自己在他們前頭過去,一連七次俯伏在地,直到就近他哥哥(《創世紀》33:3),以掃跑來迎接他,但雅各拒絕了以掃的邀請,不久,以掃將全家搬到應許之地南面很遠的地方,雅各定居在疏割一段時間,在去以法他(伯利恆的迦南名字)的路上,拉結因生小兒子便雅憫難產而死(《創世紀》35:16–20),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雅各在示劍支搭帳棚,(《創世紀》33:18),上帝指引雅各上伯特利去,在那裡築壇獻祭給上帝(《創世紀》35:6,7),上帝就向他顯現,正式改名為以色列,重立亞當與夏娃,挪亞和亞伯拉罕的誓約,上帝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後,他全家來到幔利,他父親以撒那裡。

雅各基本資料:

父母: 以撒(Isaac)、利百加(Rivqa)。

兄弟:哥哥以掃。

改名:雅各與天使搏鬥天使將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與天使搏鬥之意)。

子女:呂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底拿(利亞生的孩子),但、拿弗他利(辟拉生的孩子,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迦得、亞設(悉帕生的孩子,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約瑟(拉結生的孩子)。

配偶:拉結、利亞、辟拉(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悉帕(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利亞

流便(1)

西緬(2)

利未(3)

猶大(4)

以薩迦(9)

西布倫(10)

底拿(女兒)

拉結

約瑟(11)

便雅憫(12)

         

辟拉(拉結的侍女)

但(5)

拿弗他利(6)

         

悉帕(利亞的侍女)

迦得(7)

亞設(8)

         

 

    簡介約瑟(Joseph):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一個主要角色,約瑟是亞伯拉罕的曾孫、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雅各的同父母(以撒和利百加)的孿生兄弟以掃(以東)的姪子,也是雅各所寵愛的拉結所生的兩個中的第一個兒子,另一個是便雅憫,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約瑟在西方較為人熟悉的《聖經》人物,因為他著名的五色綵衣,和他解夢的能力,他曾被哥哥們因為嫉妒合謀賣往埃及為奴,在埃及官員波提反手下做管家,波提反對約瑟十分照顧,把全家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他,後來由於約瑟其長相十分俊美,波提反的妻子欲勾引約瑟,約瑟不從,反被波提反妻子陷害,最後入獄,入獄長期監禁又得到釋放為埃及首席王室顧問,他的解夢能力使埃及能在大饑荒之前做好準備,後來迦南也發生饑荒,便雅憫和兄弟前往埃及買糧之時與約瑟重逢,之後,約瑟就把家人接往埃及生活,約瑟在埃及地和雅各重逄前生瑪拿西和以法連,兩人,日後在《聖經》中被當作兩個支派分別列出,這是因為雅各臨終前給了約瑟長子名分,按照托拉長子能得到兩分產業,所以約瑟能得到兩個支派繼承土地的權利,這正好因利未支派不能繼承地土(他們須在聖殿事奉),因此最後仍有十二個支派,《聖經·創世紀》共五十章,自三十七章至五十章,除三十八章外,其餘都是記述約瑟一生的歷史;可見其重要性。

約瑟(Joseph)基本資料:

父母: 雅各(Jacob)又名以色列(Israel)、拉結。

兄弟: 便雅憫猶大流便利未西緬以薩迦拿弗他利迦得西布倫

子女: 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多結果子的))和瑪拿西Manasseh(使之忘了),後來代替約瑟,成以色列支派的首領(創四一50~52)。

配偶:亞西納(Asenath)埃及祭司的女兒。

逝世:埃及

    簡介《聖經》中的約瑟:《聖經》中同名叫約瑟的共有12人,《新約聖經》中共有8人叫約瑟:

1.馬利亞的丈夫約瑟。

2.耶穌的兄弟約瑟。

3.尊貴的議士約瑟。

4.被稱為猶士都的約瑟。

5.被稱為巴拿巴的約瑟。

6.瑪他提亞的兒子約瑟。

7.猶大的兒子約瑟。

8.約南的兒子約瑟。

   《舊約聖經》中叫約瑟的有4人:

1.雅各的兒子約瑟。

2.亞薩的兒子約瑟。

3.巴尼的後裔約瑟。

4.示巴尼族的祭司約瑟。

    簡介以色列:以色列(希伯來語:מְדִינַתיִשְׂרָאֵל,Israel),「以色列」一詞為希伯來語,意為「與神角力者」,是一個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南岸。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獨立建國,2014年1月人口已超過813萬,主要來自猶太人族群,猶太人611萬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前,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國家。現設五個行政區:臺拉維夫區、海法區、中央區、北部區、南部區。另外,阿拉伯區被設為朱迪亞-撒馬利亞和加薩走廊區(面積6,242 km²),現交予巴勒斯坦國政府管理。1980年,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不顧反對者的抗議,堅持將首都遷往耶路撒冷,並宣佈其為「永恆的首都」。此舉引發周遭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但大多數國家根據聯合國安理會478號決議不予承認,各國大使館大多設立於臺拉維夫,阿拉伯國家僅承認臺拉維夫為以色列首都。一般國際上的新聞處理及認知還是傾向臺拉維夫為以色列首都,但少數國家官方則認定首都為耶路撒冷。猶太民族的歷史以及他們紮根在以色列這片土地上3500年的歷史了。在這片土地上,猶太人的文化、宗教和民族特性在此形成。即使大多數人被迫流亡在外,其自然風采歷經多少世紀後依然在那裡得以保存。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猶太人2000年前失去的獨立從此得到恢復。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自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利的人口增長近10倍。目前人口為7.8百萬,是不同民族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文化和傳統的大融合,其中猶太人人口比例佔75.4%,非猶太居民佔24.6%, 這其中大多數為阿拉伯人(20.5%) 。以色列9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約有200多個城市,其中一些城市建造在古蹟上。 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他們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一起合作,共同分享,這樣的生活方式被稱為基布茲和莫沙夫。主要城市有:耶路撒冷, 以色列首都(人口78.81萬),自3000年前大衛王將其定為首都之後,一直是猶太人民國家和精神生活中心。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繁榮充滿活​​力的大都市,是以色列政府所在地,也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維夫-雅法(人口40.43萬) ,建於1909年,是第一座猶太新城,今天是以色列的工業、商業、金融和文化中心。海法(人口26.82萬), 古時就是一座有名的海濱城市,現在是以色列北部主要的地中海港口、工業和商業中心。貝爾謝巴(人口19.54萬),是以色列南部最大的一座城市,為整個南部地區提供行政、經濟、衛生、教育和文化服務,《聖經》時期猶太人祖先就在此居住。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得夢述於諸兄,太陽、月亮、11顆星星向他下拜

CCF20140411_00000.jpg  

約瑟第1個夢是在田裡捆禾稼,他捆的站立中間,兄弟們捆的向他下拜

命名.png  

約瑟第2個的夢太陽、月亮、11顆星星向他下拜

未命名.png  

《約瑟夢之旅》(Joseph’s Journal) ,史堅撒著,徐雪文譯。

名.pn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雅各愛約瑟超過眾子,為約瑟做彩衣(Joseph's Coat),引起約瑟手足們的恨意

 

 

 

 

 

   “雅各愛約瑟超過眾子,為約瑟做彩衣(Joseph's Coat),引起約瑟手足們的恨意”,是我第14張《聖經》故事插畫創作,約瑟的彩衣(Joseph's Coat)故事的內容是:《舊約聖經》的《創世紀猶太民族的祖先約瑟,特別受父親寵愛,他是雅各和鐘愛的妻子拉結年老生的,另一個是便雅憫,雅各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因此招至其他兄長的妒恨。《聖經》故事約瑟的彩衣(Joseph's Coat),曾於1967被改編成音樂劇《約瑟的神奇綵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1968年起在倫敦上演,是當時20歲安德魯·洛伊·韋伯的處女作。

    在創作構圖上,雅各以雙手環抱住其愛子約瑟,約瑟身穿著父親為他做的漂亮彩衣,握住父親環抱住他溫暖慈祥的雙手,他們身邊還有約瑟的弟弟便雅敏陪伴,身後是以色列國旗圖案,雅各的頭頂上有上帝耶和華之手的賜福,圍繞著他們的是雅各的妾所生的10個兄長,因不是父親的最愛而異常憤怒。

    摘錄《聖經·創世紀》第37章: 1-4”約瑟以兄過告父。”:

1.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親寄居的地。

2.雅各的記略如下。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他是個童子,與他父親的妾辟拉、悉帕的兒子們常在一處。約瑟將他哥哥們的惡行報給他們的父親。

3.以色列原來愛約瑟過於愛他的眾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

4.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

    簡介《聖經》(THE HOLY BIBLE):《聖經》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記載了古代中東、南歐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的風土民情,《聖經》中的哲學和神學觀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對西方社會的發展、世界觀、文化習俗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聖經》也是西方文學、美術、建築、音樂領域創作的源泉。嚴格說起來,《聖經》是一部希伯來文學及基督教文學的著作集,包含神聖的啟示,bible意為“許多書”(the books),《聖經》是許多先知及受靈啟發的作者在神聖之靈影響所寫的作品(彼後1:21)。《聖經》對西方社會文化影響深遠,與希臘神話是所謂的“外邦人”了解西方文化重要的敲門磚。歐洲文學許多作品都取材自《聖經》,如英國作家彌爾頓的《失樂園》、班揚的《天路歷程》,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復活》等,都受到《聖經》思想的影響。基督教的聖經有兩部分,《舊約全書》(The Old Testament)和《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通稱《舊約》和《新約》。《舊約》包含主在塵世傳道期間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使用的經文書。《新約》則包含使徒時代的寫作,被視為與猶太人的經文同樣神聖權威。在《舊約》裏,神(上帝)曾多次題到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在《新約》裏,上帝之子耶穌在地上時,也啟示神(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上帝)。

    簡介雅各:雅各(Jacob,希伯來語:יַעֲקֹב),又名以色列(Israel),猶太人的祖先、以撒的幼子,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יִשְׂרָאֵל:與天使搏鬥者之意),名字意思為”抓住”,雅各曾用一碗紅豆湯騙取了哥哥以掃的長子名份,為舅舅拉班勞動14年,以換取妻子拉結,在他與天使摔跤後,被改名為以色列(《創世記》32:23-30),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以撒和利百加結婚20年後生下了孿生兄弟以掃和雅各,那時以撒已60歲(創世記》25:26),利百加懷孕時,孩子們在她肚子裡彼此相爭,她就去求問耶和華。(《創世紀》25:22)。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中,兩族要從你身內分出。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長子以掃更得父親以撒的歡心,因為常吃他的野味;次子雅各為人安靜,常在帳棚里,更受母親利百加的偏愛。雅各騙父以撒得祝福,與母親利百加設計哥哥以掃,利百加後來得知以掃準備殺雅各,就讓雅各逃到哈蘭舅舅拉班那裡,等以掃怒消,在路上雅各夢見一個通天的梯子,和上帝耶和華的祝福,他在一口井旁遇見拉班的小女兒拉結,雅各娶拉結,服侍了拉班七年,他深愛拉結,屆滿時拉班卻用大女兒利亞代替,雅各發現受騙,拉班卻說沒有小女兒先出嫁的道理,要求雅各為拉結再服侍他七年,雅各就又服侍他七年,利亞生了許多孩子:呂便、西緬、利未和猶大,拉結沒有生孩子,就嫉妒她姐姐,把她的使女辟拉給丈夫雅各為妾,辟拉就懷孕,給雅各生了兩個兒子但和拿弗他利,利亞見自己停了生育,也把她的使女悉帕給雅各為妾,悉帕給雅各生了迦得和亞設,利亞又懷孕,生了以薩迦和西布倫,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底拿。上帝垂聽了拉結的祈禱,使她懷孕生子生子約瑟。後來雅各跟拉班要求要回家,拉班要求他留下並答應給雅各工錢,雅各則要求羊群中有斑點、黑色的,就是他的工錢,拉班同意,雅各就牧養拉班的羊,雅各研究羊群的交配生下了有紋的、有點的、有斑的來,瘦弱的歸拉班,肥壯的歸自己,雅各因此大發致富,得到許多的羊群、僕人、婢女、駱駝和驢,拉班的兒子們與拉班心生忌憚,上帝警告雅各,雅各遂帶著妻兒家當逃跑,拉班追趕雅各七天,就在趕上雅各前,上帝在夢中警告向他說:「你要小心,不可與雅各說好說歹。」(《創世紀》31:24),拉班追上了雅各,責雅各不辭而別,拐走女兒們,偷走神像,最後二人立約,拉班回家,雅各繼續趕路,雅各在路上遇見天使,之前他已在夢中見過天使”在通天的梯子上下”(28:12,雅各天梯),當他靠近應許之地,雅各要報信的先去見哥哥以掃,以掃帶著四百人迎接,雅各送了一份厚禮給以掃,雅各將他的全家送過雅博渡口,自己一人,有一人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勝不過他,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就脫了節,那人要走雅各說:你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讓你去,那人給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意思是「與天使搏鬥者」),雅各給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因他在此看見天使,性命得以保全。雅各與上帝的使者天使摔跤後,以掃來了,他讓他的妻子和兒子們在後面,他最愛的拉結和約瑟在最後面,他自己在他們前頭過去,一連七次俯伏在地,直到就近他哥哥(《創世紀》33:3),以掃跑來迎接他,但雅各拒絕了以掃的邀請,不久,以掃將全家搬到應許之地南面很遠的地方,雅各定居在疏割一段時間,在去以法他(伯利恆的迦南名字)的路上,拉結因生小兒子便雅憫難產而死(《創世紀》35:16–20),便雅憫比約瑟小6歲,雅各在示劍支搭帳棚,(《創世紀》33:18),上帝指引雅各上伯特利去,在那裡築壇獻祭給上帝(《創世紀》35:6,7),上帝就向他顯現,正式改名為以色列,重立亞當與夏娃,挪亞和亞伯拉罕的誓約,上帝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後,他全家來到幔利,他父親以撒那裡。

雅各基本資料:

父母: 以撒(Isaac)、利百加(Rivqa)。

兄弟:哥哥以掃。

改名:雅各與天使搏鬥天使將他改名為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Yiśrāēl,與天使搏鬥之意)。

子女:呂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底拿(利亞生的孩子),但、拿弗他利(辟拉生的孩子,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迦得、亞設(悉帕生的孩子,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約瑟(拉結生的孩子)。

配偶:拉結、利亞、辟拉(雅各的妾,拉結的使女)、悉帕(雅各的妾,利亞的使女)。

    簡介約瑟(Joseph): 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一個主要角色,約瑟是亞伯拉罕的曾孫、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雅各的同父母(以撒利百加)的孿生兄弟以掃以東)的姪子,也是雅各所寵愛的拉結所生的兩個中的第一個兒子,另一個是便雅憫約瑟在西方較為人熟悉的《聖經》人物,因為他著名的五色綵衣,和他解夢的能力,他曾被哥哥們因為嫉妒合謀賣往埃及為奴,在埃及官員波提反手下做管家,波提反對約瑟十分照顧,把全家的家務事都交給了他,後來由於約瑟其長相十分俊美,波提反的妻子欲勾引約瑟,約瑟不從,反被波提反妻子陷害,最後入獄,入獄長期監禁又得到釋放為埃及首席王室顧問,他的解夢能力使埃及能在大饑荒之前做好準備,後來迦南也發生饑荒,便雅憫和兄弟前往埃及買糧之時與約瑟重逢,之後,約瑟就把家人接往埃及生活,約瑟在埃及地和雅各重逄前生瑪拿西以法連,兩人,日後在《聖經》中被當作兩個支派分別列出,這是因為雅各臨終前給了約瑟長子名分,按照托拉長子能得到兩分產業,所以約瑟能得到兩個支派繼承土地的權利,這正好因利未支派不能繼承地土(他們須在聖殿事奉),因此最後仍有十二個支派。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雅各和各個妻妾所生的子女及出生次序

利亞

流便(1)

西緬(2)

利未(3)

猶大(4)

以薩迦(9)

西布倫(10)

底拿(女兒)

   

拉結

約瑟(11)

便雅憫(12)

             

辟拉(拉結的侍女)

(5)

拿弗他利(6)

             

悉帕(利亞的侍女)

迦得(7)

亞設(8)

             

 

    簡介《約瑟的神奇綵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是安德魯·洛伊·韋伯提姆·萊斯(Tim Rice)於1967年推出的第一部音樂劇。該劇是洛伊韋伯的處女作,1968年起在倫敦上演,當時他僅僅20歲,正是這部戲開始了洛伊韋伯的音樂劇傳奇,約瑟的故事完全取材於《舊約聖經》的《創世紀》所描述,有關猶太民族的祖先約瑟的故事,故事講述約瑟特別受父親寵愛,因此招至他的11個兄長嫉妒,在他出外牧羊的一天,被賣給人口販子,並輾轉去到埃及,他的兄長對父親謊稱約瑟意外死了,後來約瑟因為被人陷害而下了監牢,卻意外使他有機會為法老解夢,使埃及渡過長達七年的饑荒,最後在父親兄弟家 鄉糧食不繼,前來埃及買糧之時重聚,劇中一首《無路可走》(Close Every Door to Me)生動地刻畫了約瑟被陷害後的心情,十分感人,劇中另一首《夢想成真》(Any Dream Will Do)也是膾炙人口、廣為傳唱的曲目。

    簡介以色列:以色列(希伯來語:מְדִינַתיִשְׂרָאֵל,Israel),「以色列」一詞為希伯來語,意為「與神角力者」,是一個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南岸。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獨立建國,2014年1月人口已超過813萬,主要來自猶太人族群,猶太人611萬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前,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國家。現設五個行政區:臺拉維夫區、海法區、中央區、北部區、南部區。另外,阿拉伯區被設為朱迪亞-撒馬利亞和加薩走廊區(面積6,242 km²),現交予巴勒斯坦國政府管理。1980年,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不顧反對者的抗議,堅持將首都遷往耶路撒冷,並宣佈其為「永恆的首都」。此舉引發周遭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但大多數國家根據聯合國安理會478號決議不予承認,各國大使館大多設立於臺拉維夫,阿拉伯國家僅承認臺拉維夫為以色列首都。一般國際上的新聞處理及認知還是傾向臺拉維夫為以色列首都,但少數國家官方則認定首都為耶路撒冷。猶太民族的歷史以及他們紮根在以色列這片土地上3500年的歷史了。在這片土地上,猶太人的文化、宗教和民族特性在此形成。即使大多數人被迫流亡在外,其自然風采歷經多少世紀後依然在那裡得以保存。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猶太人2000年前失去的獨立從此得到恢復。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自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利的人口增長近10倍。目前人口為7.8百萬,是不同民族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文化和傳統的大融合,其中猶太人人口比例佔75.4%,非猶太居民佔24.6%, 這其中大多數為阿拉伯人(20.5%) 。以色列9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約有200多個城市,其中一些城市建造在古蹟上。 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他們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一起合作,共同分享,這樣的生活方式被稱為基布茲和莫沙夫。主要城市有:耶路撒冷, 以色列首都(人口78.81萬),自3000年前大衛王將其定為首都之後,一直是猶太人民國家和精神生活中心。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繁榮充滿活​​力的大都市,是以色列政府所在地,也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維夫-雅法(人口40.43萬), 建於1909年,是第一座猶太新城,今天是以色列的工業、商業、金融和文化中心。海法(人口26.82萬), 古時就是一座有名的海濱城市,現在是以色列北部主要的地中海港口、工業和商業中心。貝爾謝巴(人口19.54萬), 是以色列南部最大的一座城市,為整個南部地區提供行政、經濟、衛生、教育和文化服務。聖經時期猶太人祖先就在此居住。

 

 

 

 

 

芳的《聖經》故事插畫創作~雅各愛約瑟超過眾子,為約瑟做彩衣(Joseph's Coat),引起約瑟手足們的恨意

CCF20140408_00001.jpg  

約瑟的彩衣(Joseph's Coat)

未命名.png  

安德魯·洛伊·韋伯音樂劇《約瑟的神奇綵衣》

NO17-00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