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毒「貪、嗔、癡」~佛教認為是眾生煩惱的根源

 

 

 

 

 

    在佛教認為,眾生煩惱的根源,來自三毒「貪、嗔、癡」,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三毒又稱三不善根、三根,為、癡三種煩惱的合稱,貪是貪愛五欲,色、聲、香、味、觸五欲,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癡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裝扮珠光寶氣、濃妝艷抹的婦人,帽子上還插著幾根象徵尊貴富有的孔雀羽毛,被一堵灰黑的牆隔絕著,手上緊抓的金銀珠寶,臉上佈滿皺紋,回頭凝望著她所有的財寶,一旁寫著“三毒:「貪、嗔、痴」”等字。

    簡介「三毒」:指貪、嗔、癡,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癡,又稱癡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為最重。滅除三毒的方法,是要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

    簡介「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五蘊的蘊又譯為陰或聚,有積增聚合的意思,意指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將蘊分析成五種基本元素,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者又稱五蘊,舊譯五陰、五聚或五眾。五蘊是指以下五種:

一、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根意指物理性的實體力量或能力,特別是指那些可以被五種感官所感受、認知到的實體或力量,它也有增長的意思。

二、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之作用。

三、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四、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五、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五蘊的體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簡介「五根」:包括五類: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分述如下:

1.信根: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2.勤根,也稱精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3.念根,是指一心專註佛法,而不忘失,即正念四念處

4.定根,即於佛法修行中,使心專註於一境而不散失,即四神足

5.慧根,是指正確認識和學習佛法,能以佛法內性自照。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三毒「貪、嗔、癡」~佛教認為是眾生煩惱的根源

10308094_799306790081554_927895494848954452_n.jpg 

三毒「貪、嗔、癡」~佛教認為是眾生煩惱的根源

10462753_827764060569160_5223341047006074956_n.jpg 

象徵尊貴富有的孔雀羽毛

10342502_804059486272951_768969035997968792_n.jpg 

10390278_804059752939591_8095759229811834889_n.jpg 

佛教認為,三毒「貪、嗔、癡」,是眾生煩惱的根源

imagesCAKYO80E.jpg 

五毒是「貪、嗔、癡、慢、疑」

imagesCAZK4CQK.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益攝、同事攝」~佛教度眾生先行的四種方便法門

 

 

 

 

 

 

    四攝法是「布施攝、愛語攝、利益攝、同事攝」,為佛教渡化眾生的方法,為了濟度眾生,須了解種種方便,故以四攝法,引眾生向佛道,在利他中亦完成自利,圓滿無上菩提道,四攝法,「攝」是攝受的意思,即接近、親近,《華嚴經》云:「若得善攝眾生智,則能成就四攝法。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用這四種方便法門攝受眾生,使一切眾生歡喜接受教化,進而信樂佛法,入佛智海。「布施」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利行」: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三業之善行,利益眾生,感化眾生共修佛道,達到度人的目的,生親愛之心而受道。「愛語」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愛的言語對待,令生歡喜心,倍感親切,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同事」以親近眾生,深入社會各階層與行業,與其友好,以此方便因緣循循善誘,待契機到來而度化之。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女孩穿著整齊,手上捧著一束花,面帶笑容去探望臥病在床的婦人,生病婦人打起精神來伸出友善的手,握著來探病女孩的手,一旁沙發椅上有位可愛的小女孩在開心的玩耍著,地板上躺臥著一隻貓咪,床頭的小茶几擺著甜點和茶,一旁寫著“四攝法:布施、愛語、利益、同事”等字。

    簡介「四攝法」:即「布施攝、愛語攝、利益攝、同事攝」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以至開悟之四種方法,《大方便佛報恩經》云:菩薩知恩報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嚴菩提,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受身安樂,是名自利。能發眾生世間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壞煩惱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知恩,是名報恩。菩薩智慧四事不可思議。「四攝法」原意為「四種把握法」,四攝法又作四攝事、四事攝法、四集物,簡稱四攝、四事、四法,分述如下:

    (1)布施攝:又作布施攝事、布施隨攝方便、惠施、隨攝方便,以無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與施捨財物(財施),謂若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道。布施分作三種分別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財布施分外財布施和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包括了錢財、物質、醫藥等的施捨,特別是在別人有所需要時,悉數贈予,內財布施是以體力勞動幫助別人,如義工,法布施是把自有的知識智慧技能傳授給對方,若果眾生對佛法追求時,我們應當將知識道理傳授,應宣說善法,令其蒙益,無畏施是一種令人脫離恐怖的施予,包括使了脫離危險或拯救瀕死之人等,如吃素或放生,三種布施以法布施為首,最快見效,效果最明顯。

    (2)愛語攝:又作愛語攝事、愛語攝方便、愛言、愛語,謂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愛語可以理解為善軟之語,而不是多語,更不是阿諛奉承、媚惑人心之語,須知口亦能作業,對人可說歡悅讚嘆之話,看見別人傷心時則說安慰之話,讓別人信賴,廣傳善法善行。

    (3)利行攝:又作利行攝事、利益攝、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謂行身口意三業善行,利益眾生,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菩薩會隨身口意三途而善行,利行是超越了一般人世間的標準,捨棄自利而行他,以別人所遇的當作自己所受的,以人飢為己飢,人溺為己溺,不論是對你有恩的,或是你所厭惡的人,都一樣平等幫助,必須把智慧與慈悲結合。

    (4)同事攝:又作同事攝事、同事隨順方便、隨轉方便、隨順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與,謂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並以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分形示現,令其同霑利益,因入佛道。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我們要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感受別人的感受,苦其苦、樂其樂,令別人多親近自己,藉機會再傳善法善行。

    藏傳佛教亦有所謂四攝法,是由四攝菩薩之鉤、索、鏁、鈴,此即相當於顯教所說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皆為菩薩化他之德,四攝菩薩─略稱四攝,意為攝引眾生之四菩薩,是指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十七尊中,位於第二院四方之金剛鉤菩薩(Vajrāvkuśa)、金剛索菩薩(Vajra-pāśa)、金剛鏁菩薩(Vajra-sphota)、金剛鈴菩薩(Vajrāveśa)等四位。若將菩薩化益眾生相,分為四種,與四攝菩薩配當,則金剛鉤具有鉤召眾生之義,取其設鉤誘引眾生,猶如釣魚必以鉤。金剛索具有以索引取一切眾生之義,猶如魚既上鉤,則以繩索繫引之。金剛鏁(鎖)具有縛住眾生於法界宮之義,猶如既獲魚,則繫縳之,使不得脫逃。金剛鈴具有歡喜之義,表菩薩攝化眾生成就作業,終得歡喜滿足;猶如世間人捕獲魚,而心生歡喜。

    簡介三業「身、口、意」:三業即身業、口業、意業,「業」是依著動機、造作行為、承受結果,前後因果關係的聯結,在過程中具有不斷生住異滅、遷流變化的前後次第承接的現象,這當中首要的是動機,動機稱為”意業” ,有了動機如果沒有後面的行為,就不會產生結果,後面的行為就是”口業”和”身業”,業離不開煩惱障,離不開無明障,也離不開意行、口行、身行的造作與承受。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益攝、同事攝」~佛教度眾生先行的四種方便法門

10313808_802860266392873_3684010697879132058_n.jpg 

 

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益攝、同事攝」~佛教度眾生先行的四種方便法門

  10443514_828063770539189_6044384275357406616_n.jpg 

  愛語為善軟之語,不是多語、奉承、媚惑之語,口亦能作業

10419066_802903733055193_601412995104194453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煩惱即菩提~就是佛的智慧

 

 

 

 

 

 

  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說”煩惱即菩提”、“佛與眾生,皆是性體,煩惱菩提,皆是性用。”,菩提(梵語bodhi),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涅槃(梵語nirvana),是作滅、寂滅、無生、不生不滅之義,煩惱是由生活中種種不如意,所引起的心境,菩提是由生活中,種種如意、不如意所得的覺悟心境,由此可知,煩惱(梵語klesa)離不開生活,菩提也不離生活,生活能引起煩惱與菩提,心能生煩惱,心也能生菩提,煩惱與菩提不離心,離心就無煩惱與菩提了,煩惱當下覺悟,煩惱即菩提,菩提不覺悟者,菩提即煩惱,菩提由煩惱中淨化得來,離煩惱無菩提是煩惱與菩提之間的微妙關係,《維摩詰經》說:“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在藏傳佛教即所謂的密宗看來,煩惱即菩提與他們所謂的”外境是佛的壇城”,是一個意思,因眾生都有內在精神和外在世界的區分,因此佛就分成內外兩個部分來講,當所有執著被打破了以後,內外就融為一體,那時兩個觀點就融合為一,煩惱即菩提,就是煩惱是佛的智慧。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少年登上一個爬梯,把自己蜷縮在爬梯上的框洞裡一手托著腮,瞪大眼睛,眉頭擠在一塊,在思想問題,左右兩邊有一棵樹和竹子,樹和竹子上都有一隻自在悠閒棲息的小鳥,在愁眉苦臉煩惱少年和大樹之間,寫著“煩惱即菩提”五個字。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與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與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三障包括,煩惱障,如貪慾嗔恚愚痴等惑;業障,如五逆十惡等業;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其中心主張是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以定慧為本」,「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佛性本有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煩惱即菩提~就是佛的智慧

CCF20140520_00004.jpg 

 

煩惱即菩提~就是佛的智慧

 

10487402_827764057235827_231617933698671462_n.jpg 

 

 

在藏傳佛教看來,煩惱即菩提,與”外境是佛的壇城”相同

  10308195_784445121567721_8690346947412245371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乘佛法治眾生病的藥方

 

 

 

 

 

    ”六度”在梵文稱為六種波羅蜜多,即是六種將自己和他人,由生死的此岸,度到生死的彼岸的方法,”六度”出自戒定慧”三學”,大乘佛教的化世精神,由”六度”而繼續開展,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佛法是對眾生與生俱來的病,提出治病的藥方,這個藥方也就是大乘佛教中所謂的”六度”,眾生與生俱來的病,歸納有「貪慳、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痴」,佛法對症下藥的”六度”藥方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赤裸上身壯碩的相撲選手造型的人,氣定神閒直挺挺的站立在一列急駛前進載著乘客的火車鐵道前,火車列車長從窗外探出頭伸出手加以警示,在此將急駛前進載客的火車,比喻做載著眾生的病「貪慳、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痴」,氣定神閒赤裸上身強健的相撲選手,看做是將病停止息滅的藥,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山洞階梯的旁邊寫著“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字。

    簡介「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六度”為六種法門,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和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六度”法門是針對眾生諸多煩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六度”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對治”貪慳”,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利、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貪求是眾生的病根,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其後眾生的病惡業、瞋恚、愚痴,也都離不開貪慳,在佛教上將眾生的煩惱歸納分析為一百零八類,所謂的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為六個根本煩惱,再濃縮歸納就是所謂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對治人心的慳貪,”六度”分為:

    一、布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佈施有三種,除了財布施,還包括佛法的布施,和信心給予的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分述如下:1.財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2.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有人就教,盡心盡力把所知的都教出去,不吝法,吝法,是慳貪心沒有斷。3.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修財物布施,所得福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修財布施而來。法布施得的福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過去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福報。反之,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佛菩薩能做到布施,因深知世界無所有、不可得、諸法皆空,眾生不布施,因執世界是真有,故貪得無厭、患得患失,只知為自己,不願為眾生。學佛法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不是求財富,法布施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才算是”六度”。

    二、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忍辱分為三大類:1.「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要能忍,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莫非前定,佛教是講因果業報的,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有因,忍受當做還債,一筆債還了,就沒了,菩薩知道債是一定要還,躲不過的

2.「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財物缺乏是過去沒有修財布施的果報,樣樣缺乏,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得財富,如今享受是應該的。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命運,就去修因,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3.「修法」:修學佛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古人跟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師友具足互相切磋,在老師指導下才能成就,有耐心、有忍辱心,就會成就。忍辱的功德有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循序漸進,才能成就,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三、精進: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精進分為三類:1.「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多是自己懈怠放逸。2.「攝善」精進:精進法的內涵,是要向一切善法努力追求,不向惡法趨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3.「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所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使世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成就圓滿,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要想方法對治。

    四、持戒: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持戒對治惡業,除惡業用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戒律,歸納為三大類:1.「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2.「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仍要遵守,也算是持戒。3.「益眾」戒:對於自己沒有好處,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戒律並非是為了約束人,而是教導如何得到自由,把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五、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的”瞋恨”,禪定對治散亂,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放不下不能得定,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不能得定,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準備,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昇起,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此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般若對治愚痴,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就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1.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2.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3.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愚痴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了,成了佛連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有能力教化,沒有障礙。

   簡介「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三障包括,煩惱障,如貪慾嗔恚愚痴等惑;業障,如五逆十惡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

   簡介「煩惱」:三障之一,三障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又稱異熟障,「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因煩惱而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稱煩惱障,除了一般所謂的煩惱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稱為煩惱,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煩惱的種子藏在藏識如來藏)中,未顯現出來,稱為煩惱隨眠,煩惱的根源來自貪、嗔、癡三毒,而三毒的根本為無明,六個根本煩惱引起其他二十個隨煩惱,佛教認為煩惱的產生,與自我中心有關而無明是一切煩惱的來源,煩惱障在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上,會障礙善根的增長,會減損原有的善根,障礙智慧,障礙解脫生死的煩惱障的意義,通於的二乘解脫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因此不能證得阿羅漢果,捨報後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是相對於只通大乘佛菩提道,而不通二乘解脫道的所知障而言,因為所知障不會障礙有情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但卻因為對法界的實相不知不證,因而會障礙有情,不能在菩薩道上的次第修行、障礙有情不能成佛,經量部唯識學派認為,煩惱的種子潛藏在阿賴耶識,隨著轉世輪迴到達下一世,稱為隨眠煩惱的分類:1.由煩惱是否顯現或隱藏的性質,可分成:煩惱現行、煩惱隨眠。2.由煩惱的粗重及分位的不同性質,可分成:根本煩惱隨煩惱。3.由煩惱的滅除的途徑及時期之不同性質,可分成:見所斷煩惱修所斷煩惱煩惱障的內涵可分為見惑思惑,也就見所斷煩惱,以及修所斷煩惱的內容,就是包含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及大中小的隨煩惱,以及種種百千萬的微細煩惱。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乘佛法治眾生病的藥方

CCF20140519_00001.jpg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乘佛法治眾生病的藥方

 

10456816_827764063902493_4920018955401620472_n.jpg 

 

"六度"內涵與對治之病

1216756402_5159296.jpg 

 

"六度"出自"三學"

images.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此來證明一切事物真如實相的智慧,叫禪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清淨的大智慧。止觀可以被視為是禪定的同義詞是漢傳佛教中,天臺宗特別重視的法門,止觀,是 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合稱,止觀分為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概念,止屬於,觀屬於,止觀就是指雙修概念,要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專注特定對象,生起智慧以觀一對象概念又作寂照、明靜,止要如明鏡止水,觀要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概念,亦稱”止觀不二”,同時,禪定也是佛教追求解脫智慧所謂六度”的六種法門其中之一項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佇立在一葉扁舟江河之上的人手持釣竿頭戴高帽低頭閉目進入禪定狀態縱使身後有山崩雷擊怪獸出沒他依然心如明鏡止水,如如不動,在他身旁邊寫著“禪定”二字。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禪定」: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止觀可以被視為是禪定的同義詞,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禪定是由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與三昧梵文समाधि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在梵語中有七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nman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三昧(samadhi)或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三摩呬多(Sanman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四禪八定分為:

  • 欲界禪定: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未來禪)
  • 色界禪定:初禪(又名:離生喜樂定)、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 無色界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 滅盡定:捨第七識的受、想心所(末那識)、捨第六識(意識)、可證得阿羅漢果(已證初果,且至少證初禪)

禪定的種類,可分為:

1.世間禪,即凡夫禪、外道禪。

2.出世間禪,即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3.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世間禪:1.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2.根本淨禪: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1.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2.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3.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4.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1.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2.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3.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4.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5.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6.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7.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8.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9.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可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1.姿勢:行姿、住姿、坐姿單跏趺坐、雙跏趺坐即蓮花坐、如意坐即方便坐、臥姿獅子臥

2.手印:金剛蓮花印、禪定印、大圓滿印、一心大法印、達摩閉關印。

修禪定的障礙有五種,即禪定的五種過患:(一)懈怠,貪吃喝玩樂而不想修行,懈怠是不能進入禪定,不可能修行的。(二)遺忘聖言,上師教給我們的修行訣竅與方法,禪定的時候把上師講的都給忘了,無法正常修行,叫遺忘聖言。(三)昏沉和掉舉,昏沉屬於無明煩惱,因頭腦迷糊、神志不清,不能專注于修行目標,掉舉屬貪心煩惱,想著曾經吃喝玩樂的景象,心向外散亂,而無法專注於目標,這兩個是所有禪定最大的障礙,甚至會影響到禪定的本質。(四)不行對治,在修行的過程中,心裡已經開始昏沉、掉舉,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亂想,心根本不在目標上了,而不採任何措施,不去控制、不對治,任其發展,即使前面修得好,後面也會變得很糟糕,叫不行對治。(五)無沉掉時行對治,當心安住在平靜狀態,沒有昏沉、掉舉的時候,卻強行去擾亂這個狀態,多此一舉地去觀察,在安住的境界,強迫讓自心離開禪定境界,這叫無沉掉時行對治。五種障礙當中的前兩種,會影響進入禪定,第三種,會影響禪定的本質,後面的兩種,會影響禪定的發展。八種對治五種過患的方法:(一)信,也即對禪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種:第一是相信禪定的方法,能夠清淨、淨化我們的內心,並讓我們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禪定的時候,要有興趣,做喜歡的事,效果就大不相同;第三是渴望追求禪定的境界。(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禪定。(三)勤,也即精進、努力。(四)輕安,開始修禪定時,會覺得很枯燥,身體坐久以後,會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當禪定訓練好以後,就會產生禪定的喜悅,心裡很平靜、很舒服,不但內心快樂,而且身體保持毗盧七法的姿勢,坐了很長時間,也不但沒有不適應的感覺,反而很輕鬆,這就叫輕安,在禪定境界比較高的時候,才會有輕安。依靠信、欲、勤、輕安四者,就能驅除懈怠,其中前三種是方法,輕安是結果,還有四個最重要的對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禪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為不知道何時需要用什麼方法去對治。(五)正念,就是一直不離開遺忘修行的目標,在修菩提心時,走神想其他的事,自己都沒發現,這是因沒有正念,如有正念,不管修什麼,意識一旦離開目標,立即就會發現,馬上就可調整回來。(六)正知,是知道,有了正知,在修行時有沒有昏沉、掉舉,都清清楚楚,否則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掉舉、散亂、昏沉,雖修了數小時,但時間怎麼過去的,卻完全不清楚,都是因為沒有正知。(七)作思,如果發現有昏沉、掉舉,一定要採取措施控制、對治,這叫作思,《阿毗達磨》當中講過五十一個心所,其中一個心所就是作思,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動機,這些念頭的產生是因為在我們心中,有個動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八)舍,“四無量心”當中的“舍” ,和禪定八對治行當中的“舍”是不一樣的,八行當中的舍,是禪修時,如果沒有昏沉、掉舉,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靜,不要去擾亂、動搖這個狀態,讓它一直保留、持續,這叫做舍。

以上八個對治,可以去除五個障礙:“舍”可以作為無沉掉時的對治,作思則對治不行對治,正念則可以對治沉掉、遺忘聖言等等。

    簡介「禪與現代生活」:從印度佛教誕生至今,禪已經有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漢傳佛教的禪學,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禪”是外來詞,為印度梵文Samadhi的音譯,翻譯成中文叫做禪、禪定或三摩地,是使人心安定、平靜下來的方法,在禪的後面加上“定”更能讓人瞭解禪的內涵。現代文明的快速節奏與工作生活的壓力,人的心靈已瀕臨崩潰的邊緣,此時,禪定是解決此一危機的很好途徑。對此,禪約略可分為三種:

第一明心見性,是佛教最高的禪,在中國開山祖師達摩的《血脈論》中說:“直見本性,名之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自古至今的禪宗,都一直在修這種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就描述了這種開悟、證悟、頓悟的境界,這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所謂的明心見性。

第二寂止,是流傳於雲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南傳佛教內觀的一部分,漢傳佛教稱之為四禪八定,因為這種禪可以分為兩個不同層次的四種境界,所以叫做四禪八定,藏傳佛教稱之為寂止,因為它能使人心寂靜或寧靜,停止雜念,實際上,內觀、四禪八定、寂止都是梵文Samadhi的不同名稱而已。

第三觀想、冥想、思維,是比較基礎的禪,在心靜下來以後,去觀想或思考問題。

    證悟了第一種禪,就可以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焦慮,只要證悟了這種禪,就能迎刃而解,但證悟這種禪很難,必須要有相當的基礎修行,第二種禪無論是什麼信仰的人都可以修,第三種禪更是什麼人都可以修,就像瑜伽有信仰沒有信仰都可以修,既可以在宗教信仰的基礎上修,也可以把信仰的部分完全拋開,而只是將其作為提升、淨化、調節心靈的一種方法,練習第三種禪,既不等於學佛,也不等於加入了其他宗教,而只是一種養生方式,就像鍛鍊身體一樣,這是心靈的一種訓練,也是我們長期忽視的一種調節身心的重要方法。

簡介「禪定與禪宗」:禪定並不等於禪宗,禪宗雖然也參禪打坐禪定,但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認為世間禪定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出世間定,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是任何外凡夫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進入四禪八定,經由修習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神通,也可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定力消失,很快又會回到世間煩惱中來,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六祖大師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簡介「止觀」:是 奢摩他毗婆舍那的合稱,是修行禪那的兩大方法,漢傳佛教中,天臺宗特別重視這個法門,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觀屬於,止觀就是指雙修,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於特定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一對象,又作寂照、明靜,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故稱「止觀不二」,止觀十門,又稱十乘觀法,十法而成止觀如下:

  • 心行稱理攝散名止。
  • 止不滯寂,不礙觀事。
  • 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
  • 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
  • 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礙一味而心境。
  • 由即理之事攝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 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
  • 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
  • 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
  • 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天臺宗十乘觀法所觀之境,即: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菩薩止觀方法主要有三種方式,即:1.漸次止觀:持戒修定,以漸次悟入實相2.不定止觀:順應眾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實踐順序亦不定3.圓頓止觀:以實相為對象而行解亦滿。修止觀意義,止為定,觀為慧,一切善法從修而生,皆為止觀所攝,止能遮結,觀能斷惑

    簡介「天臺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常駐浙江天臺山說法,故稱天臺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為該宗注重於修行止觀,又稱止觀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天臺宗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盛極一時,在宋朝之後,天臺宗在中國衰弱,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

    天臺宗與禪宗華嚴宗都是由中國本土佛教論師在中國開創,被認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天臺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在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中,華嚴、法相、三論諸宗偏於教義理論的發揮,禪、淨、律、密諸宗偏於觀行實踐的進取,天臺宗將”教觀”發揮到了極致圓融為一體,天臺宗上承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實際立宗開創者為智顗,他的著作為天臺宗宗義的根據,天臺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根本經,指南是《大智度論》、《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扶疏是《大般涅槃經》,觀法是《大般若經》,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臺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天臺宗的始祖,據章安灌頂摩訶止觀》序中的說法,可分為金口傳承與今師傳承二系:金口傳承始於釋迦牟尼大迦葉受法後一系傳承,至師子,其弟子末田地商那和修二師同時,依《付法藏因緣傳》在印度共傳承24祖,今師傳承,始於《付法藏因緣傳》中13祖龍樹,至慧文慧思,加上立宗者智顗,共四師。

簡介「六度」: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六度”為六種法門,大乘佛教的見解、行為、修法和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法門很多,可歸納為六種,就是”六度” ,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六度”法門是針對眾生諸多煩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六度”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對治”貪慳”,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對於世間名利、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貪求是眾生的病根,煩惱業障、生死輪迴都是從它而來的,其後眾生的病惡業、瞋恚、愚痴,也都離不開貪慳,在佛教上將眾生的煩惱歸納分析為一百零八類,所謂的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為六個根本煩惱,再濃縮歸納就是所謂的貪瞋痴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果報就是生死輪迴,三毒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慳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對治人心的慳貪,”六度”分為:

    一、布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佈施有三種,除了財布施,還包括佛法的布施,和信心給予的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慳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分述如下:

1.財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

2.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有人就教,盡心盡力把所知的都教出去,不吝法,吝法,是慳貪心沒有斷。

3.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

    修財物布施,所得福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修財布施而來。法布施得的福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過去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福報。反之,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痴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佛菩薩能做到布施,因深知世界無所有、不可得、諸法皆空,眾生不布施,因執世界是真有,故貪得無厭、患得患失,只知為自己,不願為眾生。學佛法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慳貪之心,財布施不是求財富,法布施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才算是”六度”。

    二、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忍辱分為三大類:

1.「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要能忍,為什麼障礙我、傷害我?為什麼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莫非前定,佛教是講因果業報的,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有因,忍受當做還債,一筆債還了,就沒了,菩薩知道債是一定要還,躲不過的

2.「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飢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財物缺乏是過去沒有修財布施的果報,樣樣缺乏,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得財富,如今享受是應該的。如果想改善自己的命運,就去修因,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

3.「修法」:修學佛法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古人跟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師友具足互相切磋,在老師指導下才能成就,有耐心、有忍辱心,就會成就。忍辱的功德有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循序漸進,才能成就,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三、精進: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精進分為三類:

1.「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多是自己懈怠放逸。

2.「攝善」精進:精進法的內涵,是要向一切善法努力追求,不向惡法趨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3.「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所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使世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成就圓滿,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要想方法對治。

四、持戒: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持戒對治惡業,除惡業用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戒律,歸納為三大類:

1.「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

2.「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仍要遵守,也算是持戒。

3.「益眾」戒:對於自己沒有好處,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戒律並非是為了約束人,而是教導如何得到自由,把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五、禪定: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的”瞋恨”,禪定對治散亂,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禪定做前方便,放不下不能得定,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不能得定,前面所修都是為禪定做準備,禪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坐禪,《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禪,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昇起,要用禪定的方法來斷除。

    六、般若:此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般若對治愚痴,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就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1.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2.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3.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愚痴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了,成了佛連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都有能力教化,沒有障礙。

    簡介《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其中心主張是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以定慧為本」,「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佛性本有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CCF20140512_00003.jpg 

禪定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佛教解脫的法門

 

10494855_827370350608531_3722372947071417527_n.jpg 

 

 

禪宗始祖菩提達摩

imagesCAZ448L0.jpg     

《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言教,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rdn_51592165057a9.jpg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2011523123840864.jpg 

禪已經成為現代人調節身心的重要方法

imagesCAJHK4GI.jpg 

imagesCAVD5F20.jpg 

64223_400761150010006_148814415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心法門~是佛教禪宗頓悟之母

 

 

 

 

 

 

    從佛教的觀點看來,萬法由心起、一切為心造,人的幸福與痛苦,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主觀感受,幸福就包括幸福和幸福的因素,幸福的因素或助緣是客觀的,而幸福本身卻是主觀的內心感受,痛苦亦然,佛陀也曾說過:幸福、痛苦不是客觀因素導致的,而在於主觀意識,並且認為世界既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也非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而是一種幻像,所有現象都是內心的投影,中觀稱之為自顯,也即自心投影出來的現象,而不是外在客觀存在的東西。

    心的主要表現形式,活動方式,就是念,觀心就與心念有關,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念,都是第六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創造了世界,業力也是我們的心創造的,沒有心就不會有業,而念分為正念、妄念(邪念),都只是心的產物,心正念正,心邪念邪,此正與邪是根據心的淨染而言,都非本體,本體是不垢也不淨,不生也不滅,心的力量超過了世上所有的力量,主宰世界的是心,內心不清淨,世界就不清淨,《入行論》所雲:“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除了調伏內心以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心所創造的世界一直在變來變去,我們卻一直不能超越這個心的特質,心有力量把世界從本質上改來改去,這就是精神的特殊力量心,心可以讓我們到清淨的世界,也可以讓我們在不清淨的娑婆世界,乃至地獄更不清淨的世界,心可以創造幸福和痛苦,若不用強制的力量介入調服它,這個心就會影響人的生生世世。

    觀心法門,屬於觀照法門,觀照的對像是心,觀心法門與觀想法門不同,觀想之觀是構思想像,屬想的範疇,觀心法門屬於覺,觀照的定慧之力,修一切法都離不開覺和照,觀心、觀照是修一切法都離不了的共法基礎。而要做到所謂的頓悟,觀心(觀照、覺照、定觀)是非常的重要,觀心(照)法門是頓悟之母。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菩薩形象的人,在繽紛的花草蟲林鳥獸的世界中,正低眉觀照自己的內心,整個畫面寧靜而祥和,一旁邊寫著“觀心法門”四個字。

    簡介「禪宗」:又稱佛心宗、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甚廣,至今仍延綿不絕,在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其影響深遠,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

    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但唯獨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獨立發展出的三個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禪宗是個綜合性學派,在思想上,主要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重視本性清淨,但也受到中觀學派的影響,禪宗不重視本身宗義的系統性建立與闡述,強調個人的修為以及神秘經驗,以開悟見性為修行重點,禪宗祖師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又稱作「機鋒」,為的是要讓弟子們悟入真如法性、自性清淨心,名為開悟,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修証,從日常生活中參究真理,直到最後悟道,也就是真正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悟道」並非事畢,是才踏入佛道的「無門之門」,真正懂得「空性」的真實義,由此「悟後起修」,一直到淨除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後,成就佛果。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在中國歷史上,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唸佛坐禪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

    簡介「觀心法門」:觀心法門本意是觀照心念,此法門可分為四大類即分析、靜慮、覺照、頓觀:

    一、分析:分析自己的起心動念,哪些是正念?哪些是邪念?並分析邪念生起的緣由,念是心的反映,有什麼樣的念,就有什麼樣的心,可以說念是心的指標,分析心念非常必要。

    二、靜慮:調身、調息、正意靜思佛理,以求開解融通,於自性中體悟佛理,學佛明理離不了靜慮,讀經隨文入觀,也屬於靜慮,是基於某種特定境界、特定內涵的靜慮。

    三、覺照:不用頭腦分析,只是觀照著念頭,念頭一動,馬上照亮,念起即覺,覺即是定,定就是專注,能讓心專注於覺,所謂的觀心無相,憨山大師《觀心銘》中說:「觀心無相,光明皎潔。」心性本是清淨無染的,當一切妄想現形時,就立即掃除,回歸到清淨無染的本來面目。

    四、頓觀:觀心法門最直接的修法,是直接觀照那個能觀的本身,而不是心念法塵,如同是在以眼觀眼,即眼睛自看眼睛本身,這屬於頓修法門,稱之為頓觀,直接不迂迴,是參禪法門。

    簡介佛教「心」與「世界」的關係: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內心是世界的創造者,物質是無情之物沒有精神,不會產生幻像,只有精神,才會產生幻像,由此觀之,世界可說是一個龐大的幻相,它只是精神創造的;第二、內心是世界的感知者,世界的好壞、大小、善惡、痛苦快樂,是物質無法感受,只是精神的感受,眼識看到,耳識聽見後,內心就先創立一個世界,然後由自己的心去感受,若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知道世界的存在;第三、內心是世界的毀滅者,心是創造夢境,感知夢境,毀滅夢醒。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觀心法門~是佛教禪宗頓悟之母

CCF20140520_00001.jpg 

觀心法門是佛教禪宗頓悟之母

 

10410841_827370373941862_2998415783032400330_n.jpg   

漢傳佛教多來自於印度,禪宗是由中國本土發展出的佛教宗派

20120330074011884.jpg 

禪宗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漢字文化圈至今不衰,其影響力已至世界各地

e5055db4b9fa11e3a83122000a7d0526.jpg 

10268585_782601398418760_7217449433845204329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佛的壇城”是佛國世界~佛教密宗傳統的修持能量的中心

 

 

 

 

 

    佛教密宗認為”萬法皆為佛的壇城”,佛的壇城」亦可稱為「壇城」、「聚集」、曼荼羅(曼陀羅、慢怛羅、滿拏囉、曼達拉,梵文: मण्डलMandala,意為圓形),原是印度教中為修行而建立的一個小土台,後來也用繪圖方式製作,這個傳統被密宗吸收,形成許多不同形式的曼荼羅,是密教傳統修持能量的中心,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是密宗本尊及眷屬聚集的道場,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時必須供奉的一種物件就是佛的家藏語中稱”集闊”,中輪、輪圓之意,漢譯時,壇城還稱曼陀羅、壇場據佛經記載,印度密教修法時,為防止外道魔眾侵入,在修法處劃定界線或修建土壇,並在上面設置諸佛像,表示諸佛聚集或輪圓具足後來,修法時設置的壇和劃定的界線被稱為壇城或曼陀羅壇城以立體或平面的方、圓幾何形塑繪神像法器,表現諸神的壇場和宮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結構壇城是治的象徵,通過建立一個壇城可以變亂為治,壇城是藏傳佛教修煉者不可少的工具,它蘊涵著世界的所有原理壇城也是做法的工具,用以呼喚鬼神由於密教修法的內容不同,壇城的設置形式和內容(陳設品)也各不相同,極其複雜為便於人們修行,後人據其內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繪畫方式分別製成樣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壇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陳設於佛堂,以供觀想。

    在佛教密宗認為,除了我們的感知以外,不可能存在什麼外面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現象,就像夢境中的一切都不存在,都是我們的幻覺一樣,現實生活同樣也是我們的感知,因為夢境與現實的習氣和因緣有點不一樣,現實生活中的習氣種子比較穩定,所以感受到的外境不像夢境那麼虛幻,現實與夢境之間的差別,只是阿賴耶識上的種子是否穩定的差別,除此以外,二者完全一致。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個留著長鬍子已經成道的人,寧靜祥和的出現在寺廟壇城的上方,祂的頭上有太陽昇起,一旁有個僧侶在山中行禪,長鬍子的成道者旁邊寫著“佛的壇城”四個字。

    簡介「佛教密宗」:又名金剛乘(梵文वज्रयानVajrayāna藏文རྡོ་རྗེ་ཐེག་པ་),「乘」原是古印度用以盛放東西的一種器具,有「負載」的意思,佛教認為,它能運載芸芸眾生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是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途徑。佛教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興起,印度的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非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和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又被稱為密教,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如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其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密乘、金剛乘、真言乘、瑜伽密教。密教流傳在日本西藏最興盛,日本密教傳承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有東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兩大分支,西藏密教則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東密的道場在東寺高野山,台密在比叡山,藏密在西藏與蒙古。佛教密宗的許多儀式與修行方式,可追蹤到印度宗教傳統,密教真正興盛的時間,是印度笈多王朝時期,性力派修行者吸納了婆羅門教和某些沙門教派的部份理論和修行方法,發展出怛特羅密教,其特色是充滿神秘色彩,重視神通、鬼神、瑜伽,及神秘體驗,以密續(稱為怛特羅)作為修行的主要依據,在師徒間一對一秘密傳授,佛教經論中對密意契經最早引述見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無著集論》認為需要對其進行秘密抉擇,金剛乘在見地上認為一切眾生自心皆本性清淨,並融會了許多大乘佛教空宗有宗的理論學說,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並以這些秘密教典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或稱為「密宗」與「顯宗」,現代密宗又分為東密台密藏密。密宗發展階段,在印度和西藏有的採用經典分類法,依密宗經典的內容來區分,有的以密宗經典完成的先後順序來考量,把《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完成的時期,視為印度的「中期密宗」,在此之前,稱為「初期密宗」,其後稱為「後期密宗」。

   《長阿含經》之《大會經》記載:釋迦牟尼說出很多具有保護功能的偈語,為天、神、鬼、阿修羅、五通仙人降伏幻偽虛妄之心,龍樹大智度論》稱得陀羅尼等功德者名為菩薩摩訶薩,並略有五百種陀羅尼,各種陀羅尼及咒術儀軌等後來集結為「持明呪藏」,以《陀羅尼集經》和《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為代表,多為儀軌、咒語,火祭,講究神通與驅使鬼神等內容,不涉及高深的義理,當被稱為純密的胎藏界金剛界密續出現之後,它的地位慢慢被取代,日本空海將其稱為雜密,藏傳佛教稱呼它為事續,因為它需要倚靠外部的儀軌及咒語,才能夠得到相應。

    佛教密宗與印度教中的怛特羅密教有相似性,密宗也說人體是宇宙的縮影,與性力派一樣強調世界萬物分陰陽,互相依存,無事物孤立存在,佛教界稱密教緣自大日如來金剛薩埵所說的秘密教門,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胎藏界密法是以密續大日經》為中心所形成的一個密宗流派,它與金剛界合稱二部純密,《大日經》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三句義為根本,宣說一切眾生自心皆本性清淨,並將行者初發的一切智心比喻為處在「胎藏」,胎藏界密法結合了方便學處真言手印、和曼荼羅觀想。藏傳佛教稱胎藏界密法為行續、行怛特羅、或二俱續、事二俱瑜伽,視它為下三部密法中的第二部,修持的人較少,宗喀巴認為行續外在的真言儀軌,與內在的禪定修持是同等重要的,所以稱為行續,它與事續不同的地方在於,雖然它也重視咒語儀軌,但是它已經進入理論層次,更為重視般若智慧的層面,因此,它可以被視為是事續的進一步發展。

    金剛界密法是以密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的密宗流派。它與胎藏界合稱二部純密,它略晚於胎藏界傳承,但幾乎是同時間出現,藏傳佛教稱金剛界密法為瑜伽續、瑜伽怛特羅,視它為下三部瑜伽之首,修習的人較少,宗喀巴認為稱之為瑜伽續是,因為他們重視內在的禪定體驗。

    無上瑜伽續(Anuttarayoga Tantra)是在大乘佛教晚期所發展出的密宗流派,晚於金剛界胎藏界密法等密宗派別,但認為自身地位高於之前的密宗教派,自稱為無上瑜伽,無上瑜伽續與之前的密宗流派,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重視修練人的內在明點拙火,使它導入中脈,以求快速成佛,他們修練內在氣脈的方式有許多,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引進雙身法的修行,以男女間的性行為,做為禪定的一種,無上瑜伽續後來傳入西藏成為西藏密宗的主流,大瑜伽怛特羅被譯為父續,瑜伽母怛特羅被稱為母續,而時輪金剛續則自稱為無二續,地位高於父續與母續之上,無上瑜伽部有時專指時輪續,稱為時輪金剛乘。流傳在西藏地區的密宗派別,來自印度佛教,始於蓮花生寂護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有自己的密宗傳承,它包含了四部密續(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但是以無上瑜伽續為主,又可分成舊譯派的大圓滿傳承,與新譯派的大手印,形成兩大主流。佛教自印度和尼泊爾大規模傳入西藏時,正值印度金剛乘佛教發展期,金剛乘得以在藏傳佛教獲得發揚光大,成為藏傳佛教中最有力的一隻傳承,公元八世紀,西藏便有「金剛乘」或「果金剛乘」的名稱,作為密宗的別名,果金剛乘全名「果秘密金剛乘」,「果」指修行者追求的目標,密教特指通過各種特殊的方法和途徑,相對於佛教顯教,顯教是因相法,講求理論,密教是果法,著重探討實踐方法和輔助修煉的各種儀軌、咒語等,實踐以理論為指導,理論在實踐中得到驗証,兩者互為增益,在西藏一些苯教的神被當時的傳法阿闍梨收編為護法神,印度教一些神祇也被一同收編於護法之列(如象鼻天、地天)。密宗經典被稱為「持明藏」或「續部。」持明的「明」原為古印度吠陀二字的義譯,以後逐漸轉為聖典,此處的「明」專指本尊咒語大樂,用極其深奧的方法持慧,故名「持明藏」,誦行咒語,聚集資糧,獲得持明果,密宗是通過布施、菩提心、曼荼羅、真言、灌頂、手印、瑜伽等方便和道修得佛果的,故稱「方便乘」。如果沒有方便相助,難以修得成就,金剛乘著重講述從佛的思想意趣,所產生的各種真言咒語及其儀軌道,是方便和智慧雙運的金剛菩薩的瑜伽,最終証得金剛身。

    密教世界觀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六大」所造,故稱「密宗六大」,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法」,屬金剛界,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兩者為宇宙萬有而又皆具眾生心中,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習「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密教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城、儀軌和各種神格信仰為其特徵,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手印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需經阿闍梨(導師)秘密傳授,婆羅門教火祭的儀式,稱為火供,梵語「護摩」,譯為中文是「焚燒」、「燃燒」。護摩的作用是,藉由火焚供品,供養諸天聖眾,以便達到息災、祈福與超度的目的,其祭祀,包括四郊五嶽諸天,婆羅門教有四十四種的外道火供方法, 然而 《大日經疏》曰:外典淨行吠陀,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門,亦有火法,所以然者,為攝伏外道火祀者也。又曰:佛陀所以如此說,欲伏諸外道,分別邪正,令彼知有真護摩故。佛成正覺,復說十二種火供法,能除盡一切垢障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 《大日經疏》曰:「護摩是如來慧火,能燒因緣所生之災橫。」又曰:「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令諸弟子食。」 所以佛法之護摩有二:一、外護摩──以世火燒供品(設壇),二、內護摩──以如來之智火,燒煩惱之薪(自身為壇)。

    簡介「藏傳密宗」:佛教宗派之一,是流傳在西藏地區的密宗派別,來自印度佛教,它始於蓮花生寂護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有自己的密宗傳承,它包含了四部密續(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但是以無上瑜伽續為主,又可分成舊譯派的大圓滿傳承,與新譯派的大手印,形成兩大主流,藏傳佛教中的密宗傳承,依宗喀巴大師《密宗道次第廣論》分為四部:事續行續瑜伽續以及無上瑜伽續,藏傳佛教屬密教,有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更以上師為最重要的皈依,與漢傳佛教不同,也與以金剛界、胎藏界兩部純密為主的東密唐密不盡相同,因藏傳佛教是先傳入前三部密續,後傳入無上瑜伽續無上瑜伽續是藏傳佛教最高極的修行法門,西藏傳統上稱前三部為老密,而無上瑜伽續則稱為新密。

    在佛教進入西藏之前,西藏原本就有苯教的傳統,苯教近於蒙古的薩滿教,以役使鬼神為主,蓮華生進入西藏之後,帶入的密宗,其中有許多部份與苯教類似,因此易於被西藏人所接受,苯教的神靈與咒語,也部份被融入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是事續的一部份,蓮華生寂護傳入西藏的密法,在朗達瑪滅佛之後,多數已喪失傳承,無法了解它的面貌,以時間上來說,他們相當於開元三大士來到中國的時間,因此,他們所傳授的密法,很有可能是行續瑜伽續,在朗達瑪滅佛後,西藏再度派人至印度取回佛教經典,此時印度盛行無上瑜伽續,新譯派皆以無上瑜伽續為主要的密宗傳承,新譯派形成,先有噶舉派與噶當派,後有薩迦派,但它們皆源自於那洛巴那爛陀寺大手印傳承,寧瑪派雖然據說是傳承自蓮華生大士,但他們的九乘判教,認為無上瑜伽續才是最高的密宗,很明顯的受到了後來新起的無上瑜伽續影響,最終形成了大圓滿傳承,據說佛教傳入西藏,大約開始於西元5世紀,吐蕃贊普佗土度時期,據說當時從天而降「百拜懺悔經」、「舍利寶塔」、「六字真言」、「法教軌則」等四寶,佛教較大規模地傳入則是在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期,當時贊普松贊干布與唐朝文成公主尼婆羅尺尊公主聯姻,佛教自中國與印度兩個方向傳入西藏,與漢傳佛教相同,最初進入西藏的密教,是被稱為雜密的一些咒語儀軌。到了西元770年左右,贊普赤松德贊邀請印度高僧寂護蓮花生大師入蕃傳教,建立了吐蕃第一座出家僧寺(桑耶寺),並為七位藏族貴族青年剃度出家(此即著名的「七覺士」),寂護是一位嫻曉三藏典籍的大法師,蓮花生則是一位精通密咒的大宗師,蓮花生大師來到吐蕃之後,示現多種神通、降伏許多魔障,並傳下大量珍貴的密法,此外,赤松德贊為了奠定佛教根基,也廣泛地翻譯經典,其不僅從印度迎請多位譯師入蕃譯經,也派遣藏族才俊前往印度學習教典及翻譯,到了開成會昌年間,贊普朗達瑪卻大肆摧毀佛教。在這個時期,寺廟被毀、佛經被焚、僧人被迫還俗或殺害,這使得藏傳佛教在往後的百年間陷入了黑暗期,在這個百年間,佛教僧團在西藏絕跡,教理散失,但是佛教咒語與密法仍然留傳在西藏民間,因此蓮華生的地位逐漸提高,寂護與蓮華生傳入西藏的密法,至西元970年左右,佛教在西藏開始復興,為了彌補先前的損毀,於是西藏民間再次前往印度學習佛典或迎請高僧入藏,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以仁欽桑布譯師、阿底峽尊者、卓彌譯師、瑪爾巴譯師為主。在仁欽桑布之前所翻譯的經典被稱為「舊譯派」與「舊密咒」,而於此之後所翻譯的經典被稱為「新譯派」與「新密咒」,由於有了新、舊之分後,故教派也形成了有舊譯派及新譯派,在此時,無上瑜伽續在印度興起,成為密宗的主流,那爛陀寺為其中心,由那洛巴傳承的密法,進入西藏,形成大手印傳承,新譯派皆以此為主流,舊譯派在吸收無上瑜伽續之後,與先前舊有的密法整合,形成了大圓滿傳承。接著,至中統元年(西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薩迦派法王八思巴國師,授與玉印,統領吐蕃(西藏),於是薩迦派在當時成為隸屬於宣政院的吐蕃政治與宗教領袖,雖然往後由於元朝的衰敗,薩迦的政治勢力也逐次漸縮,但至現今,薩迦王室在藏人的心目中仍有皇族的象徵,到了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明成祖冊封噶舉派「噶瑪噶舉」第五世法王德行謝巴為「大寶法王」,噶舉派勢力逐漸抬頭,而「大寶法王」這個封號,至今也一直被「噶瑪噶舉」歷代法王所專用,此時格魯派在宗喀巴的領導之下,聲勢也發展迅速,並不斷擴展,至順治九年(西元1652年),清世祖冊封格魯派領袖五世達賴為「西天善自在佛統領天下釋教」。

    簡介佛教「曼荼羅」:為圓形之意,又稱為曼陀羅、慢怛羅、滿拏囉、曼達拉等,意譯「壇」、「壇場」、「壇城」、「輪圓具足」、「聚集」等;藏語譯為 དཀྱིལ་འཁོར།(dkyil-vkhor),音譯「吉廓」,意譯為「中圍」,曼荼羅是佛教密乘的重要名相,佛教曼荼羅在具體的密法、密乘的事相運用中,築起一方或圓的土壇,將觀修之諸天諸尊,按照一定的規則安置其中,這就是曼荼羅的基本構成。原是印度教中,為修行所需要而建立的一個小土台,後來也用繪圖方式製作,這個傳統被密宗吸收,形成許多不同形式的曼荼羅,它是密教傳統的修持能量的中心,依照曼荼羅的各種含意,它就是各個宗教,為了描述或代表其宗教的宇宙模型,或顯現其宗教所見之宇宙的真實,所做的「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用以表達宇宙真實「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禪圓」,曼荼羅是梵文字的意思是「本質」+「有」或「遏制」,也意為「圓圈周長」或「完成」。根據《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密教在諸尊集會場所的佈置和宗教成就的次第方面,有大日經為胎藏界曼荼羅及金剛頂經為金剛界曼荼羅兩部曼荼羅,分別呈顯「原本是佛子的每個宗教人才都在上師祖佛保護栽培之中」,和「金剛而不染的無上宗教成就需要教眾學人自立自強以求」的涵義,密教「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等五智,和「身密、口密、意密」等三密,就以象徵的形式藏在這些曼荼羅之中。

    曼荼羅有固定的象徵模式,主要是印度教密宗與佛教密宗,在舉行宗教儀式和修行禪定時,所用的象徵性圖形,在象徵著宇宙的曼荼羅中,有四面牆壁,牆上的四扇大門通向外部的世界,四面牆壁內的中心部坐著大日如來,或是觀自在菩薩,處於世界之主的位置,四面牆壁的外部有一圈火焰光環,能起到驅散旁觀者的不潔與邪氣、保護內部的作用,外圍的一圈金剛表示著啟迪的不滅,蓮花瓣則代表著淨土的本性。

    曼荼羅是古印度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被廣泛地運用於古印度的許多宗教的「密學」,其中包括被佛教稱之為外道的,這些外道之中的「密學」,密學是許多宗教用於探索宇宙奧秘的,不為人知的秘密學問,許多宗教運用密學,來構建他們的宇宙模型,這些宇宙模型被通稱為「曼荼羅」,在傳統的漢傳密教和現在的藏傳佛教西藏,都建築有立體的供作事相儀規的曼荼羅,佛教密宗修習有關「秘密法事」,各種事相儀規,進入有關時空時,特別是進入各種中陰時空時,為防止「諸天魔眾」侵入,在修法時空劃一圓圈或建以土壇,有時還在曼荼羅各個介面彩繪佛、菩薩等諸天諸尊、諸明王、明妃、空行像。一般把劃為圓形或方形的修法壇場稱為方便曼荼羅。認為此處充滿諸天諸佛與諸菩薩,所以曼荼羅法界亦稱「聚集」或「輪圓具足」。

    依佛教十二乘教判,外三密乘曼荼羅有,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合稱「四種曼荼羅」為佛教密乘的最基本、最初級的曼荼羅,分述如下。:

「大曼荼羅」(Maha Mandala)即總聚諸尊之壇場及諸尊之形體,並圖畫壇場之全體及每一諸尊;其色黃白赤黑青,相配於地水火風空五大,而遍於一切處。大曼荼羅欲呈顯的要義在於「妙理遍於一切處」。所以大曼荼羅就是「為呈顯『妙理遍於一切處』,所做之『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

「三昧耶曼荼羅」(Samaya Mandala)描繪象徵諸尊的「器杖」(如刀劍蓮華等)和「印契」(手式);諸尊所持刀劍輪等,體為五大,五大普遍有情非情而平等。三昧耶曼荼羅欲呈顯的要義在於「萬法平等」。所以三昧耶曼荼羅就是「為呈顯『萬法平等』,所做之『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

「法曼荼羅」(Dharma Mandala)也稱種子曼荼羅,表示諸尊種子真言及一切經之文字義理(以梵、藏字為佛菩薩象徵,如胎藏界大日如來的種子是阿(A)字)的曼荼羅。諸尊種子有軌,則軌持義,故云法曼荼羅也。法曼荼羅欲呈顯的的要義在於「追隨明師,則軌持義」。所以法曼荼羅就是「為告訴學人『追隨明師,則軌持義』,所做之『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

「羯磨曼荼羅」(Karma Mandala)描繪諸尊的威儀(儀表)事業的曼荼羅,以及佛、菩薩的鑄像、畫像、土捏像等。隨如來事業差別而威儀各別,故名事業威儀曼荼羅。羯磨曼荼羅欲呈顯的的要義在於「瞻仰如來事業威儀」。所以羯磨曼荼羅就是「為『瞻仰如來事業威儀』,所做之『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佈置』」。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佛的壇城”是佛國世界~佛教密宗傳統的修持能量的中心

CCF20140520_00005.jpg 

 

佛的壇城”是佛國世界,佛教密宗傳統的修持能量的中心

 

10414486_827370410608525_4573144241187175077_n.jpg 

印度曼陀羅

 

印度曼陀羅

800px-Mandala.jpg 

胎藏界曼荼羅的中台八葉院內的佛像

520px-Mandala1_detail.jpg 

不丹所繪畫的藥師佛與波若經的曼荼羅

434px-Medicine_Buddha_painted_mandala_with_goddess_Prajnaparamita_in_center,_19th_century,_Rubin.jpg   

西藏僧侶在繪製曼陀羅

W020120906606312996049.jpg 

台灣靈修課程也喜彩繪曼陀羅~芳的曼陀羅作品

10364031_799983360013897_4278595956547676407_n - 複製.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如來藏”即真如心,成佛的基礎~佛陀第三次轉法輪

 

 

 

 

 

 

    佛陀提出如來藏是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依據,如來藏的名稱,來自如來藏中含藏著如來體性,於禪門中多名之為真如心,依之修行得成如來,為大乘佛教如來藏學派的中心學說,每一個有情眾生的身體中,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如來藏,如來藏之"藏"的意思,祂儲藏一切法的種子,即一切善業、惡業及無記業的種子,有情眾生在過去無量世,及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都完整儲存在如來藏中,未來因緣成熟時,就會由此身或另外一個色身,來承受這個果報,雖然前一世和這一世的身體不一樣,但都源自於同一個如來藏,也正因如來藏具有儲藏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業種的功能,故能連接三世之酬償,使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無量無邊諸有為法種子,會隨著有情眾生不斷攀緣五欲六塵的身、口、意之行為影響,受到熏習而變化,這種熏習變化一直不斷,要到有情眾生修行究竟圓滿成佛後,如來藏中種子的變異才會停止,“如來藏”也可稱之為阿賴耶識、第八識、含藏識、真如心、無盡藏、本法藏、第一義諦等,「阿賴耶識」為佛教三轉法輪的根本教義,就是 “如來藏”。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顆如人形的紅心,在廣闊的草原上,騰空躍起,草原連著天空有“如來藏”以及 “真如心”的字句出現,人形的紅心象徵著“如來藏”的別名“真如心”。

    簡介「如來藏」:大乘佛教術語,意指一切有情眾生本來具有的清淨本性,是成佛的基礎,《大乘密嚴經》明確說:如來藏即阿賴耶識,如來藏是成佛時的無垢識法相宗的善淨第八識(即阿賴耶識雜染還滅)、攝論宗阿摩羅識,而由如來與胎藏(有包涵、隱覆、胎藏之意)組成的複合字,如來藏的別名,也可稱之為佛性、覺性、自性、法性、法身涅槃真如實相、實際、圓覺、阿賴耶識、第八識、含藏識、真心、無盡藏、本法藏、第一義諦等等,是依據《大方等如來藏經》中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彼淳蜜在於巖樹,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護,我以佛眼如實觀之。」,以及《央掘魔羅經》卷第四中佛陀之開示,一切有情眾生之身中都有如來藏,佛說:「我說道者,說何等道?道有二種,謂聲聞道及菩薩道,彼聲聞道者,謂八聖道;菩薩道者,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如來藏的意義如下:

如為「如如不動」的意思,是說祂的體性如如不動,祂本身也如如不動。這是相對於前七識不斷地隨著外境的變化而不斷地了別,如來藏卻不會隨著外境而轉動。

來為「本來」的意思,就是從無始劫以來,祂原本就是這個樣,現在如是,未來也不會改變。也就是經典中所說的「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如來藏識不生不滅」等。

藏為「含藏」、「能藏」、「寶藏」的意思,就是含藏著能出生一切法的寶藏之庫,也就是經典中所說的「藏識持緣一切種,如影隨形不離身」。

    如來藏不是意識心,沒有意識心對於外境六塵的見聞,覺知性,因此沒有如意識般分別好惡的體性,《維摩詰所說經》說的「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如來藏沒有意識心所具有的,了別、分析、推理、研判、記憶等功能。如來藏是大乘佛教唯識學中最重要概念,亦是一切佛法之主體,也是古時禪宗祖師證悟時所證之標的,在中國如來藏與佛性的概念由於禪宗的弘揚推動,受到大眾的接受,其後宋明理學更以其為基礎發展出心性論新儒家。在藏傳佛教中,如來藏的相關典籍收錄於藏文大藏經覺囊派將如來藏相關的修行法門一併帶入西藏。寧瑪派的「大圓滿見」,以如來藏為基礎。噶舉派的「大手印」,將「如來藏」稱為「心性本質或心性實相」。格魯派宗喀巴接受了印度月稱中觀應成學說,認為三轉法輪他空唯識學與如來藏都是不了義說。

    如來藏思想由唯識思想弘揚之後,在經論中如來藏有種種名,亦被稱為是無垢識即善淨第八識,如玄奘成唯識論》卷三: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或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或名阿陀那,執持種子及諸色根令不壞故。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簡介「唯識宗」:又稱唯識瑜伽行派、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創始於彌勒,稱瑜伽行派,至無著世親時,加入唯識的觀點,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法相宗,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其中中觀學派被稱為「空宗」、「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印順法師稱唯識學派為虛妄唯識系,藏傳佛教稱唯識學派為廣見派、廣大行派。

    唯識學派的主要理論有阿賴耶識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等,瑜伽行唯識學派在其阿毘達磨體系中承襲了十八界理論,並將其「十一識」學說配入十八界中。無著攝大乘論》: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應受識),彼能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其餘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簡介「阿賴耶識」: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異熟識、阿陀那識(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是由瑜伽行唯識學派弘揚,主要依據《解深密經》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阿賴耶識屬第一能變識,玄奘成唯識論》有關有情的八識所屬能變識的說明如下: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麁故。

   大乘密嚴經》指出「阿賴耶識恆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但其本體藏識卻是「性常圓潔不增不減」,如來藏學派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佛教界一般將阿賴耶識學說的最早完整論說追溯至《解深密經》:吾當為汝說祕密之義。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簡介大乘佛教的宗派:大乘佛教思想大約是在公元1-2世紀發展出來,針對部派佛教發展到後期,過於理論化和教條化,大乘佛教提出了「探求佛陀的本懷,放棄枝末問題」的原則,有大乘佛教人士認為「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的、原則的生活佛教」,大乘佛教的宗派分為:

     1.中觀派:又稱為空宗,在公元2-3世紀由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創立,這一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是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提出了真諦俗諦八不中觀等理論,中觀派的經典《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在5世紀經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共祖」。

     2.唯識派:唯識派又稱為瑜伽行派有宗,由無著世親創立,該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知識、鼻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該派還提出了「五位百法」的理論體系,唯識思想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到了唐朝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唯識宗)。

     3.如來藏派:如來藏學派認為人本有清淨自性,稱如來藏,以堅慧智光等論師為代表人物,唯識派與中觀派都曾受到此派影響,也是漢傳佛教的主流。

    簡介如來藏學派: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古稱如來藏緣起宗或法性宗,與中觀派唯識派,形成大乘佛教的三大主流,佛教研究者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只有中觀派與唯識派兩個主流,即性宗與相宗,空宗與有宗,直到1931年,俄國學者E. Obermiller將藏文本《寶性論》(Uttaratantra)英譯出版,E. H. Johnston與H. W. Bailey於1935年在中亞發現了《寶性論》梵文殘卷,1950年Johnston校訂出版了完整版《寶性論》梵文寫本,在這三部文獻發行後,引起西方學者的注意,從而有了各種有關如來藏理論的論著出現,1956年,Frauwallner 論證說除中觀、瑜伽行之外,大乘佛教應有第三個主流即如來藏學派,現代佛教研究學界,已經認同如來藏學派是大乘佛教第三個主流。此學派主要宣揚如來藏常住的學說,以《勝鬘經  》為代表,如來藏學說與唯識學說融合出如來藏唯識學說,以《楞伽經》和《密嚴經》為代表,漢傳大乘佛教以如來藏學派為主流,藏傳密宗也受到它的影響,如來藏學派的早期歷史並不明確,在如來藏系經典中提出三時教法說中,認為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宣講小乘佛教,接著宣講般若系空宗經典,最後才闡明如來藏學說,據此,在大乘佛教中,如來藏學派出現的年代,應晚於般若經成書之後,佛教學者一般相信,因為龍樹著作中未提及如來藏學派的存在與學說,如來藏學派的興起,應晚於龍樹時代,早於無著世親。無著、世親從未引用如來藏唯識學派代表作《楞伽經》和《密嚴經》,按學者們的考證,如來藏學派至少要按《楞伽經》成立前後,分為單純的如來藏學派和如來藏唯識學派,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引用了提出「二二數會」的契經,一般作為密教中雙身法出現的最早證據,加上學者認為雙身法是無上瑜伽所有,故而如來藏唯識學派可能晚於無上瑜伽密教。

    簡介「法輪」:為佛法的代表性幖幟,在古印度,「輪」既是一種農具,也是一種兵器,佛教借用「輪」來比喻佛法無邊,具有摧邪顯正的作用。初轉法輪,佛陀在鹿野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悟道的釋迦牟尼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隨他出家苦修的五個侍衛傳法。佛說轉法輪經,經藏阿含部《佛說轉法輪經》(又名《佛說三轉法輪經》)中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鹿野樹下坐。時有千比丘諸天神。皆大會側塞空中。於是有自然法輪。飛來當佛前轉。佛以手撫輪曰。止往者吾從無數劫來。為名色轉受苦無量。今者痴愛之意已止。漏結之情已解。諸根已定生死已斷。不復轉於五道也。輪即止。佛門法輪由轂,八個輪輻和外圈組成,圖案意義為:

整個圖案是一個圓形,代表了佛教教義的完滿。

轂代表了戒律,戒律是冥想修鍊的本質核心。

八個輪輻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無明的利器。

外圈是指把所有東西匯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古代的法輪有二十多個輪輻,現在的法輪也有四個輪輻或十個輪輻的。中心部的圖案有蓮花寶座形,也有帶「卍」字圖案的。在雍和宮殿佛像前,有兩個法輪,為銀質嵌珠。法輪結構,輪轂(Hub of Wheel),法輪中心。輪輻(Spoke of Wheel),法輪外張。輪輞(Rim of Wheel),法輪外圍。法輪常轉,在佛教中,法輪代表「佛法」,「法輪常轉」意為佛法的傳法不斷,佛法如法輪一樣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餘。

    簡介「三轉法輪」: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有三階段的說法,在鹿野苑是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講述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對此,有兩種說法:1.在《轉法輪經》中,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稱為三轉法輪,又稱三轉四諦,或三轉十二行相。2.在《解深密經》中,將釋迦牟尼說法,分為三個階段:初轉法輪,轉阿含經等四諦法輪;二轉法輪,轉般若經等一切法空法輪,為不了義經;三轉法輪,為如來藏了義經法輪。

    第一次轉法輪,是佛陀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又稱阿含期,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無常而斷我見與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主要講外加行所修的內容,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小乘的四聖諦,並沒有強調空性。

    第二次轉法輪階段佛陀講了般若,又稱般若期。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經中講到空性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姓,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即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二轉法輪的時候,佛陀雖然也會提到無常、痛苦,但卻不是十分強調,第二轉法輪的核心就是空性。

    第三次轉法輪佛陀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階段主要的代表經典為方廣唯識諸經,如《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等。即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言語無法表達的,這就是“如來藏” ,到了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空性不是最主要的,光明如來藏才是。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如來藏”即真如心,成佛的基礎~佛陀第三次轉法輪

CCF20140516_00001.jpg

如來藏”是成佛的基礎

 

10520652_827370273941872_6740918395514534919_n.jpg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變現出來的

1404532_762206930459991_1810127606_o.jpg

佛教法輪圖案是圓形代表圓滿,轂代表戒律,八個輪輻代表八正道,

外圈是把所有匯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thCAQJ13CX.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苦、集、滅、道”四聖諦 ~佛陀初轉法輪,教導的解脫之道

 

 

 

 

 

    在佛教中,有所謂的二諦(世俗諦勝義諦)與四諦(苦、集、滅、道)概念,“諦”就是真實之意,四聖諦中苦諦與集諦就是二諦中的世俗諦,滅諦與道諦為二諦中的勝義諦,所謂的世俗諦就是世間的道理,所謂的聖義諦就是超越世間的道理,佛陀認為不論是做人或畜生,都有各自存在的因,既非偶然,也非造物主的安排,這個因就叫“集諦”,“苦諦”就是輪迴的果,“滅諦”就是通過修行消滅所有的苦,脫離輪迴,“道諦” 是 涅槃的因,也是解脫的因,是對症下藥給的藥方,這個對治的藥方就是:1.出離心,不將物質生活當成生存的目標2.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眾生、利益他人而生存3. 證悟空性。“道諦”所講的不超出這三條。

    佛陀初轉法輪教導四聖諦“苦、集、滅、道”,滅諦是解脫道的涅槃,指苦的滅盡,包括煩惱滅盡(有餘涅槃)與五蘊滅盡(無餘涅槃)。二諦(世俗諦勝義諦)與四諦(苦、集、滅、道)的區別在於,二諦是佛教對真理的一種看法,即所謂的見解對境,四諦則是針對此見解對境,提出修持方法,如何去獲得解脫之道。二諦與四諦都是佛教非常重要的概念與基本常識,四諦是苦、集、道、滅,為一切所知或所有存在的東西,可分為兩種:涅槃和輪迴,在這二者之間沒有第三種的存在,輪迴有輪迴的因果,涅槃也有涅槃因果,兩個因果加起來就是四個因果,佛教的四諦就是以因果來解釋涅槃和輪迴,輪回的因是集諦,果是苦諦,涅槃的因是道諦,果是滅諦,滅就是通過修行之道而消滅所有的業障痛苦,遠離輪迴一切不清淨的現象。

    而四諦的修法還是要從出離心、菩提心最重要的開始做起,出離心讓我們超越輪迴,菩提心讓我們在超越輪迴後卻不離輪迴,沒有出離心就不能超越輪迴,人就與六道眾生無異,沒有能力去度化他人,若要超越輪迴,就須斷除貪欲輪迴的念頭,但在超越之後,卻不能脫離這個輪迴世界,就是自己得到涅槃後不度化眾生,只求自己的解脫,佛教所謂聲聞緣覺,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脫離了輪迴,他們安住在滅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沒有能力,也沒有願望度化眾生,大乘佛教要求的是超越而不能脫離輪迴,大乘佛教不論是修空性、無我、大悲心,目的並非逃避輪迴之苦,而是想要為了有更強大的能力,有效地、完整地,去利益眾生,能更無私地付出,一般凡夫沒有超越輪迴之苦的能力,沒有選擇餘地,身不由己地要在輪迴之苦中流轉,大乘菩薩超越了輪迴之苦,自願不離輪迴,想要度化眾生,就必須身處眾生其中,在涅槃並無眾生的存在,所以不能脫離輪迴。

    在創作構圖上,有一對男女。穿著正式端莊的禮服。面面相覷在跳華爾滋交際舞,二人被四個螺旋圈圈給環繞著,四個螺旋圈圈的兩邊,分別寫著四聖諦“苦、集、滅、道”和輪迴、涅槃之因果,二人可象徵二諦的世俗諦勝義諦和輪迴、涅槃,四個螺旋圈圈可象徵四諦的苦、集、滅、道。

    簡介「四聖諦」:又稱四真諦、四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四聖諦”的內容是要斷集、除苦,要修道、入滅,從而到達人生的解脫之境,從”四聖諦”延伸而開展”四弘願”、”六度行門”,提供人生解脫的方便法門,”四聖諦”是佛陀之基本教義,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義,梵語 satya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漢語「諦」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之意,佛教各支派都是要依據”四諦”, ”四諦”有兩重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迴。

    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一、苦諦: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 ,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愁,是指由於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為生離死別之苦,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於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

    二、集諦: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為”無明”所障敝。

    三、滅諦: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佛陀還列舉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並提出了相應的止息,這些痛苦的止息也稱為涅槃,即明集諦理,斷盡煩惱業,則得解脫。

    四、道諦: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 ,隨順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菩提分法。

    簡介「法輪」:為佛法的代表性幖幟,在古印度,「」既是一種農具,也是一種兵器,佛教借用「輪」來比喻佛法無邊,具有摧邪顯正的作用。初轉法輪,佛陀在鹿野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悟道的釋迦牟尼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隨他出家苦修的五個侍衛傳法。佛說轉法輪經,經藏阿含部《佛說轉法輪經》(又名《佛說三轉法輪經》)中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鹿野樹下坐。時有千比丘諸天神。皆大會側塞空中。於是有自然法輪。飛來當佛前轉。佛以手撫輪曰。止往者吾從無數劫來。為名色轉受苦無量。今者痴愛之意已止。漏結之情已解。諸根已定生死已斷。不復轉於五道也。輪即止。佛門法輪由轂,八個輪輻和外圈組成,圖案意義為:整個圖案是一個圓形,代表了佛教教義的完滿。轂代表了戒律戒律冥想修鍊的本質核心。八個輪輻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無明的利器。外圈是指把所有東西匯聚在一起的正念三昧

    古代的法輪有二十多個輪輻,現在的法輪也有四個輪輻或十個輪輻的。中心部的圖案有蓮花寶座形,也有帶「」字圖案的。在雍和宮殿佛像前,有兩個法輪,為銀質嵌珠。法輪結構,輪轂(Hub of Wheel),法輪中心。輪輻(Spoke of Wheel),法輪外張。輪輞(Rim of Wheel),法輪外圍。法輪常轉,在佛教中,法輪代表「佛法」,「法輪常轉」意為佛法的傳法不斷,佛法如法輪一樣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餘。

    簡介「三轉法輪」: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有三階段的說法,在鹿野苑是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講述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對此,有兩種說法:1.在《轉法輪經》中,釋迦牟尼在鹿野苑五比丘,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稱為三轉法輪,又稱三轉四諦,或三轉十二行相。2.在《解深密經》中,將釋迦牟尼說法,分為三個階段:初轉法輪,轉阿含經等四諦法輪;二轉法輪,轉般若經等一切法空法輪,為不了義經;三轉法輪,為如來藏了義經法輪。

    第一次轉法輪,是佛陀在證道成佛之後的第一階段說法,又稱阿含期,主要的內容為二乘解脫道的修證,以現觀蘊、處、界無常而斷我見我執的法門,即聲聞、緣覺所修的解脫道,總名二乘菩提,以弘演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道為主,所度部眾為聲聞部;聲聞所證果位共有四果,也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羅漢;而阿羅漢在捨壽滅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就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永遠不再於三界中受生出現,永離三界生死的輪迴。精進而且慧力好的人,若是因緣具足時,只要一世就可以完成解脫果的修證。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的代表經典為《四阿含經》,也就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主要講外加行所修的內容,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小乘的四聖諦,並沒有強調空性。

    第二次轉法輪階段佛陀講了般若,又稱般若期。此階段的代表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小品般若經》及《大品般若經》等般若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就是《心經》,在此經中講到空性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姓,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即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二轉法輪的時候,佛陀雖然也會提到無常、痛苦,但卻不是十分強調,第二轉法輪的核心就是空性。

    第三次轉法輪佛陀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此階段主要的代表經典為方廣唯識諸經,如《楞伽經》、《楞嚴經》、《解深密經》、《大般涅槃經》、《勝鬘經》等。即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言語無法表達的,這就是“如來藏” ,到了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空性不是最主要的,光明如來藏才是。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苦、集、滅、道”四聖諦 ~佛陀初轉法輪,教導的解脫之道

CCF20140516_00000.jpg 

 

 

苦、集、滅、道”四聖諦 是佛陀初轉法輪,教導的解脫之道

10488189_828063833872516_3277140637265322373_n.jpg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講述四聖諦

ea_2010119112023.jpg 

佛教法輪圖案是圓形代表圓滿,轂代表戒律,八個輪輻代表八正道

外圈是把所有匯聚在一起的正念三昧

thCAQJ13CX.jpg 

西藏大昭寺顶上的法轮

W020070524607828169403.jpg 

「法輪常轉」意為佛法的傳法不斷

cgmbcc08a4f1ef0ec7e384a141564615304132.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悲智雙運~佛法的精神所在

 

 

 

 

 

    真正的佛法,簡而言之就是慈悲和智慧,慈悲是指菩提心利他之心救渡眾生之苦的心,智慧(般若、般若波羅蜜)是破除無明、愚痴,斷除煩惱的方法,亦指證悟空性的智慧。悲智二門是指度眾生之慈悲心,與求菩提之智慧,善導法事讚卷上即謂釋迦及諸佛等,皆乘其弘誓,悲智雙行,不捨有情眾生,此二者中,智慧屬於自利,慈悲屬於利他。若配於人之兩手,則悲為左手,智為右手,若配於密宗之金胎兩部,則悲為胎藏界,智為金剛界,若配於阿彌陀佛之兩脅士,則左脅之觀音菩薩表悲,右脅之大勢至菩薩表智,完全實現此悲智二門,稱為悲智圓滿,唯佛能達此一境界。

    在創作構圖上,一位充滿悲智情懷的僧人,伸手一隻手要去觸摸在此象徵慈悲與智慧的兩個雙色蛋捲冰淇淋,冰淇淋的汁液溶化向下滴落,兩個雙色蛋捲冰淇淋座落在二朵雲端之上,地上則是佈滿繽紛的落葉,上方的樹枝圍繞著繽紛的色彩,“悲智雙運”四個字高掛在上頭,其中悲智二字特別被圈選出來。

    簡介「慈悲、智慧」與「菩提心」:慈悲與智慧是菩提心應具備的條件,菩提心即成佛之心,《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要為利益眾生不入涅槃。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而發菩提心者,應具備三種心:1.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2.大願心:廣修善行。3.大悲心:救眾生苦。

    簡介「智慧」:也稱為智、般若,佛教術語,意為智慧或洞識,為三無漏學之一,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大地法,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度(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Prajñāpāramitā)。在梵文中,jñā 可以譯為知覺、知識或了解,Pra 是比較級,代表更高、更大、超過、超越的意思,因此,慧(Prajñā)有一種高級的知覺能力,分辨是非、於法簡擇的能力,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具備慧的人,可依自己的觀察力,來選擇正確的道路,缺少智慧,即是愚癡無明。慧可分為世間慧與出世間慧二者,所謂出世間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要得到這種智慧,需要依戒與定的幫助。智(闍那)與慧的定義接近,差別在於,智的範圍較小,主要指出世間慧,有能抉擇、決斷之意,慧的範圍較大。慧也稱為智慧、般若,而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在中國多指為智慧,《世說新語·文學》載:「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佛教認為,般若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同,「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因證得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而生起實相智慧,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為智慧,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大智度論》所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一般法會中大多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應為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究竟圓滿之智慧」,佛教稱之為勝義智或實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樹下體驗真理的智慧,不究竟的智、不完滿的智慧,佛教稱之為方便智。

    簡介「六度」:六度,佛教術語,又名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多,簡稱六度。又稱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波羅蜜波羅蜜多,謂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度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六度的內容是戒、定、慧三學所攝,六度萬行,意指其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由於具體行門很多,故以「萬行」稱之,修六度萬行尚有「內、外」門之分,未悟真心前多依「事相」修,名為外門,悟明真心後方能「稱理修行六度」,稱為「內門廣修六度萬行」,「六度」雖為六種法門,然互相含攝,並以「般若度」為前導,「六度」之實踐,一者為饒益諸有情,二者對治諸煩惱,也就是自己不好的習性「貪、瞋、癡」等,譬如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因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因精進故而能勇猛修諸善品減損惡習,由靜慮故伏除煩惱,因般若故消除無明能破諸暗獲得智慧光明,六度之意:

1.布施(檀波羅蜜、檀那波羅蜜):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 (財布施) 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法布施) 和信心的給予 (無畏布施) ,長養慈悲心,能除去五毒中的「慢」,對應六道中的天道。

2.忍辱(羼提波羅蜜):包括生忍和法忍:其為菩薩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以及外界的寒熱飢渴等,能除去五毒中的「疑」,對應六道中的修羅道。

3.精進(毗梨耶波羅蜜):其中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修持其餘五度,意指身體力行善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對應六道中的人間道。

4.持戒(屍波羅蜜、屍羅波羅蜜):指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和施行善法,若真持戒清淨能除去身口意的三業,能除去三毒中的「慳貪」,對應六道中的餓鬼道。

5.禪定(禪度波羅蜜、禪那波羅蜜):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能除去三毒中的「瞋恨」,對應六道中的地獄道。

6.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此上六度修行完滿之相,稱為六度滿相。

    簡介「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教導,發展為宗教,悉達多·喬達摩於35歲時創立佛教,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悉達多在畢缽羅樹(稱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之後悉達多走遍恆河谷各地傳教,五位貴族接受悉達多的教誨後,成為比丘,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的人都來聽他演講,成為他的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80歲時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舉世聞名,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在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簡介「佛教理念」:佛的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提升和覺悟,認為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在35歲成佛,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就以修習佛陀所悟到的人生真諦,看清生命的真相,超越生死之苦,斷除煩惱,得解脫之道,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是什麼呢?世界的真正面目有兩種:一個是空性,另一個,就是清淨。佛陀悟道後所下的結論是,認為: 佛是人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凈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發佛性,自能證悟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而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所在就是緣起性空,世上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微麈一沙礫,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都有將隨著因緣分散而滅,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為緣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世間上各種各樣的關係,都是緣起性空,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非因緣關係,一切皆不能成立,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最佳途徑,是證悟空性的最佳法門。

    簡介「佛教派別」: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三個大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一般「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被等同,「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三個主要派別,分別是:

   (一)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上座部佛教),由古印度向南方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等地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流傳,被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巴利語所寫。現在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說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力量,有別於藏傳佛教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地,大乘佛教晚些時候則傳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為北傳佛教中的藏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簡介「佛」與「學佛」:佛(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全稱佛陀,佛教術語,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或當下頓悟超越三界,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八正道、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八正道、無上正等正覺,今生今世可以成就,唯除最後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圓滿覺悟的聖者。根據釋迦牟尼佛傳記,他在修行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珍貴的頭、目、腦髓割捨,乃至自己的生命都願意捨棄。學佛就是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倘若沒有這樣的發心,只念咒,到廟裡燒香不叫學佛,充其量只能叫信佛,真正的學佛是效法佛陀精神,佛陀在世時怎麼做,我們也應該怎麼做,雖然佛的很多行為,我們做不到,但要從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這才叫學佛,而對一個學佛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能故意殺生,如果故意殺生,就沒有學佛的資格。

 

 

 

 

 

 

芳的佛陀生命藝術插畫創作:悲智雙運~佛法的精神所在

CCF20140506_00001.jpg 

悲智雙運乃佛法的精神所在

 

  1907708_828063937205839_1746104965128305120_n.jpg 

慈悲的要有智慧才圓滿

thCA0X51IE.jpg 

10172858_793740090638224_473919222681875340_n.jpg   

1625759_782601265085440_7282037071542951054_n.jpg 

1908265_779348068744093_1805896451041430824_n.jpg 

fang2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